田利靜
摘 要:為了有效開展初中化學的課堂教學活動,教師要圍繞教學有效性就如何提升和保持的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實踐。特別是要注重加強學生內在主動性的培養工作,讓學生喜愛化學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較為強烈的勝任感,進一步地提高學生化學學習的內在動力,讓他們在一種高效而滿意的狀態下學習這門學科。新的課程改革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也給了教師工作的改革動力,因此廣大教師要進一步地加強改革創新,有效提高初中化學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0-002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0.011
新的課程改革,對于初中化學的教學活動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特別是怎樣讓課堂教學更加有效,讓學生的內在動力更加充分等,這些問題要引起初中化學教師的重視,并且要圍繞這些問題進行改革和創新工作。從化學學科教學的需要的角度,我們要充分地尊重學科自身的特點要求,明確教學的一般目標,并且在目標的制定方面考慮到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作為初中化學教師,我們應當及時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并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引下對課堂教學的手段、策略進行大膽革新,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充分激發,核心素養得以有效培養,從而獲取高質量、高效化的化學教學效果。筆者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化學學科的教學改革工作,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實踐,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采取有效措施,激發學生化學學習的興趣
學生的興趣培養是非常關鍵的。興趣代表了他們內在的動力,而內在的動力可以讓學生更為持久地在一門學科的學習中克服困難,提高學習的效果。初中化學的學科教學,要讓學生們感受到化學學科的特點,特別是要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教師要給他們的好奇和探究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建構知識,完善知識的結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重從學生的認知角度出發,設計一些能夠引起他們好奇和關注的問題,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學生的興趣也被充分地調動和有效地培養。特別是將生活中的一些與化學有關的案例融合進來,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的動力是大有好處的。在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以及學生在生活中的一些感受等都可以引入到學科教學中,讓他們細心感悟,并且結合了個人的體驗,建構知識,理解知識。所以,從學科內容的設計到具體的教學的開展,實際上都要考慮到學生是否感興趣的問題。除了設計一些與生活有關的問題之外,融入生活的情境也可以有很多的方式,如讓學生們談自己的所見所感。另外,讓學生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化學的資料,讓他們可以圍繞著這些現象進行分享和討論,并且結合實驗的方式將假設作為檢驗的對象。所以,培養學生的興趣方法是非常多的。更為重要的是,教師要讓學生們接受一些更為概括性的知識內容。邏輯性強抽象性強的知識結合著具體的實驗和生活中的現象來進行學習,學生的理解和掌握的效果會更好。所以,在教學活動的開展中,我們要進一步地創新教學的內容,明確教學的目標,特別是在知識可視化的設計呈現方面進一步的加強,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讓學生學習化學更為高效,知識掌握得更加靈活。
二、重視導入部分,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
在初中化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學生是從來沒有接觸過化學這門學科的。雖然以前通過科學課等途徑對化學的學科內容有了一些基本的認識和了解,但是學生們并沒有系統地學習過化學,所以,要注意培養學生在化學的學科學習中建立良好的習慣,從學習化學的一開始就能夠正確地認識化學的特點,有一個非常良好的開端。課堂導入作為一節課的開端,它雖然所占時間很短,但卻影響著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關乎著學生對于一門學科的好惡程度。因此,作為初中化學教師,我們一定要在充分認識到課堂導入重要性的基礎上,尊重學生們在學習知識以及掌握知識方面所表現出來的一些規律性的特點。另外,我們更要尊重學科的具體內容的特點。要學習一堂新的課程內容,通過導入環節的精心設計,把學生的注意力充分地吸引過來,讓學生的興趣得到有效激發。教學的內容如果結合著導入部分來綜合設計,就會形成一個系統或整體的感覺,這對學生從多個方面去認識一個知識點是非常有好處的。那么,在初中化學的學習中,有很多的知識,我們都可以以非常新穎的方式來進行導入,特別是教師可以做演示實驗。一個演示實驗目標是什么,實驗過程是怎樣的,這些內容都可以成為在初中化學學科知識學習中的關注焦點。除了演示實驗,如果有一些實驗是沒有辦法在教室里去完成的,我們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方式給學生呈現相應的視頻,讓學生觀察整個實驗的過程,并且對于一些需要學生特別注意的地方予以強調。這樣便能夠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為其學習做好全面的準備。由此可見,導入部分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讓他們在課堂的學習中精神狀態更加飽滿,更加集中,很好地帶動他們的有效學習。
三、通過教學信息化的建設,提高教學的成效
信息技術是當前初中化學學科教學改革過程中經常采用的方式或途徑,所以,信息技術的教學活動要圍繞著學科教學的整個過程來開展。隨著信息技術在初中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和發展,越來越多的初中教師開始逐漸對教學的信息化重視起來。如何能夠加快教學的信息化建設,實現對教學模式的革新成為了當前初中教師最需要解決的難題。信息技術在初中化學的學科教學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不過,很多教師用的不夠具有創新性,而且沒有把信息技術的優勢真正地發揮出來,所以,對于很多初中化學教師來說,在信息技術的使用和功能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當前在初中化學的學科教學改革工作中,可以重點圍繞著信息技術的創新應用來開展一系列的教學工作,并且有針對性地圍繞著學科教學中的一些難點和痛點尋找信息技術的解決途徑和辦法。特別是在提高教學的直觀性方面,信息技術的應用是非常有效的。正如前面我們所論述的那樣,實驗的方法非常的直觀,學習的效果非常好,不過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辦法現場做實驗,有一些實驗是非常危險的,有些實驗又非常復雜,所以,要想在較短的時間內把知識更集中地呈現出來,我們可以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方式來開展教學。信息技術的應用是為整個教學的過程而服務的,教師在創新應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也要結合著具體的教學要求。例如,教師可以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真正有效地開展起來,注重加強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建設,這也是一條今后我們在教學改革工作中的必經之路。信息化的教學資源建設,主要包含一些重要的知識點的微視頻的制作,以及題庫資源的建設,不僅有題庫,而且要有較為詳細解析的內容。這樣的一些信息化資源建設,可以有效地解決當前在學科教學中,我們在信息化資源方面存在不足的問題。由于教師對教學過程和設計本身的獨特理解和應用,因此在資源的建設方面都會有一些個性化的特點。當然,如果我們教師從一個整體出發,對于很多教學問題有著充分的討論和意見的交換,就可以承擔一部分信息化資源建設的工作。這樣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以更加高效的方式來完成資源的建設工作,讓這些資源盡快地投入使用,幫助學生更加扎實地掌握化學學科的內容。特別是在當前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整體背景之下,信息化資源的建設給了學科教師更多的課程教學設計的系統化建設動力,因此教師要進一步地培養學生的學科學習的能力,也讓教師的專業素養給學生的化學學科學習的過程帶去更多滿意的體驗。
四、結合化學實驗來進行有效教學
雖然由于條件的限制,在化學的學習中并不是所有的化學實驗,我們都能夠現場進行或者給學生進行直觀的演示,但是有一些經典的實驗要讓學生們親自動手操作,掌握基本的操作規程,并且通過自己的觀察對知識點進行全面的梳理。化學實驗在整個初中化學的學習中是不容忽視的,結合具體的化學實驗的學習,學生們對于課程本身的認識更加系統,而且結合了具體的實驗過程的觀察和體驗,學生在頭腦中輔助抽象的語言符號來建構知識的結構,學習的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這就要求教師要系統地分配教學的各個環節,特別在時間分配方面要進一步加強。在一些經典的實驗的操作練習中,學生們經常會有一些新的體會,教師也可以抓住這樣的機會,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讓他們在科學思維和方法方面得到訓練。初中化學教學的有效開展是要從綜合的方面進行考量和評價的,知識的掌握、興趣的培養和學生價值觀的培養等都是我們在初中化學學科教學中培養的對象,而結合著化學實驗,學生的科學思維、動手操作能力等都可以得到積極的促進。初中化學教師要進一步豐富學科教學的內容,特別是在形式方面加強創新,給學生設計促進他們探究的化學學習的氛圍,讓他們提出問題,提出假設,再幫助他們借助實驗的方式來進行探究和驗證。所以,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來說,這些方法和途徑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進一步加強學科的教學改革調整工作,不斷地反思和優化,也讓化學實驗從經典的方面不斷地向外延伸,讓學生逐漸掌握探究實驗的開展方法,訓練他們的科學思維。化學實驗的順利開展也要學校在硬件方面給予支持和配合,同時教師要不斷提高對自我的專業能力的要求,讓自己在化學學科的學習和研究方面富有成效,能夠在對學生進行授課培養的過程中,將自己的個人體會分享出來。這對于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培養來說是非常有效的。
總的來說,作為初中化學教師,我們要追求學科教學活動的高效化,要從有效性方面對化學學科的教學改革進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要重視實驗活動,給學生更多鍛煉的機會,也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特別是要注意加強培養他們的學科探究的能力,讓學生進一步地在學習中提高自信心。
參考文獻:
[1]李宏偉.初中化學有效教學策略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
[2]儀瑞紅.初中化學有效教學策略探析[J].文學少年,2019(11.
[3]張艷.新課改下初中化學有效教學策略探析[J].明日,2018(10).
[4]杜亭序.新課改下中學化學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