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倫

摘 要: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也成為國家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一項主要任務。本文分析了職業教育的發展現狀和面臨的新形勢,闡述如何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主線促進職業教育發展。
關鍵詞:職業教育 ? ?教育教學質量 ? ?職業教育改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我國職業教育飛速發展,招生規模逐年擴大,學校辦學模式不斷創新,社會反響較好。2019年年初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給職業教育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職業教育面臨的新形勢
職業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獲得從事某種職業或某種生產勞動所需要的職業知識、職業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從而勝任此種職業。
(一)職業教育的特點
相比較普通教育而言,職業教育更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使學生在校習得一技之長而服務于社會,所以職業教育既能夠滿足個人的就業需求,又能滿足工作崗位對技能勞動者的要求,有益于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服務于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與轉型,這也為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國家大力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為適應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國務院在2005年召開了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且印發了《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指出落實科學發展觀,把發展職業教育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并動員全社會關心支持職業教育發展。
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要把職業教育擺在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并明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9年4月,在全國深化職業教育改革電視電話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副總理孫春蘭分別作出重要批示,指出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是提升人力資源素質、穩定和擴大就業的現實需要,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舉措;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呼吁全國要以提升職業教育質量為主線,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更好地發揮職業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教育工作全局中的作用。
二、職業教育的發展現狀
職業教育培養了大量具有良好職業道德、掌握專業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熟練、就業能力較強的勞動者,同時職業院校在為社會輸送技能型人才的過程中得到了良好的發展。
(一)職業教育的貢獻明顯
改革開放以來,職業院校累計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2億多名技術技能人才;大量的職業院校畢業生服務于社會,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生力軍。職業教育對于提高一線勞動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據教育部統計,2018年全國共有職業院校1.17萬所,年招生達到928.24萬人,在校生達到2685.54萬人,發展規模為世界之最;2019年全國高職院校擴招116萬人。根據《教育部關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深入推進高職院校分類招考,加大高職教育資源統籌,進一步擴大高職院校分類招考規模。
(二)職業教育的發展短板
當前職業教育發展存在一些短板,比如,職業院校生源少規模小,競爭激烈;職業院校辦學規模發展不均衡,與地方經濟發展結合不夠緊密;職業院校學生綜合素質偏低,提升培養層次較難;職業教育專業門類多、更替快,穩定性不夠;職業院校就業率較高,但存在低薪就業、換崗頻繁、再就業困難等就業質量不高的問題。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就業競爭的日趨激烈,人們固有的“高學歷,好就業”的社會觀念以及近年來高等院校招生大規模擴張的形勢,職業院校發展更加困難,面臨嚴峻挑戰。因此,職業院校在快速發展的同時,要補短板、抓質量、保生存、求突破,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形勢。
三、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主線促進職業教育發展
教育教學質量決定培養人才的質量,是衡量辦學成績的重要標志之一,直接影響學生的就業和學校的發展。
(一)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
教育教學質量就是對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評價,其質量通常體現在教育教學產品的質量上。教育教學產品包括學生產品和教育教學服務產品,前者是學生知識、能力的增加,即人力資本的增加;后者是教育的投入和教育過程,即教育所提供的服務。學校教育教學是一種特殊的服務產業,學生不單是受教育者,也是消費者和服務對象。作為生產和服務行業雙重身份的學校自然受“質量的優劣決定產品的生命”規律的支配,沒有質量就沒有市場,沒有質量就沒有發展,所以,為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職業院校應加強內涵建設,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加強質量管理確保教育教學質量
教育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而高質量的教學,需要科學的教育教學質量管理作保障。教育教學質量管理是通過嚴把教育教學過程各環節的質量關,包括學校教育教學的制度管理、計劃管理、實施管理、過程管理、信息管理和質量評價等過程,涉及教師、學生、學校、家長、企業、社會等多方面因素,彼此關聯,相輔相成,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職業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形成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主的新型教育教學體系,充分挖掘各種潛力,使各種因素相互協調配合,共同發揮作用。要從課程建設入手,以深入的教學改革為基礎,以科學的評價體系為保障,以實用的教學資源為支撐,培養出高質量的學生。
總之,要通過科學的教育教學質量管理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學校的綜合實力,增強學校信譽,凸顯辦學優勢與競爭實力,以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對職業院校質量和效益的要求,為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服務,在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偉大戰略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馮震.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探析[J].職業技術教育,2005(32) .
[2]常文學.“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模式的實踐[J].河南教育(下旬),2010(9).
[3] 陳繼習,李曉慶,王華彪.基于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的路徑選擇[J].教育與職業,2011(6).
[4] 李艷瑩.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J].基礎教育參考,2014(20).
[作者單位:云南交通運輸職業學院
(云南交通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