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當前我國教育教學體系的發展和建設狀況來分析,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課堂教學效率,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優化課堂教學情境是現階段教師最關注的問題,同時也是教師致力于創新和設計的教學素材。所以,在現階段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于如何借助全新的教學方法——學科融合應用機制,為學生創設有效的課堂學習情境和課堂學習空間至關重要。基于此,研究將從實際角度出發,通過探討當前我國山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現實狀況,分析其中存在的顯著性問題,并對問題進行探討和分析,從而實現對問題的有效論述,以求尋找得出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和策略。借此,應用學科融合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實現這一研究目標,且能夠為后續山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工作的深度開展提供有效的幫助和支撐,進而在滿足課堂教學需求的同時實現對學生學習素養的有效提升和發展。
【關鍵詞】山區小學? 英語教學? 學科融合? 趣味課堂
【課題項目】本文為大田縣2020年基礎教育教學研究立項課題《山區小學英語差異生的學習干預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立項批準號TKTX-2050)。
【中圖分類號】G623.3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9-0073-02
一、引言
結合當前我國山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工作開展的現實狀況來分析,教師在借助學科融合教學機制對學生進行小學英語知識教學與培養的過程中,雖然能夠在新課改的要求和教育現代化理念應用的背景下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法,但是對于如何有效應用教學方法,以及如何與其他學科進行有機結合卻存在一定的認知不足和行動缺失。對此,研究將從以下幾個問題入手對其進行探討和思考:第一是教師如何將英語學科和語文學科融合在一起對學生進行教學,從而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促進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第二是教師如何將英語學科和科學學科融合在一起對學生進行教學,從而提升學生的社會認知能力,保證課堂教學的時效性;第三是教師如何將英語學科和數學學科融合在一起對學生進行教學,從而提升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保障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邏輯性;第四是教師如何將英語學科和道德與法治學科融合在一起對學生進行教學,從而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保障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深度得以發展。
二、英語融合語文學科,借助趣味教學提升學生語言能力
教師在借助學科融合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英語知識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先從英語的本質出發——英語雖然是一門課程,但是它和語文是一樣的,都是對語言的學習,同時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所以,教師在借助學科融合教學思維對學生進行趣味性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時候,務必要將英語知識和語文知識結合在一起開展教學工作。這樣,學生在參與英語學習的時候能夠對英語知識產生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對于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有著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Do you often play with dolls?這一內容教學的時候,可以結合語文教材中的相關知識內容為學生提供有效的輔導。在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英語學習素材中的問題進行回答。此時,學生能夠做出正確的回復“Yes!”在這里,教師為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讓學生把Do you often play with dolls?這句話轉化成中文進行學習。此時,學生能夠對其進行有效的翻譯:“你經常玩洋娃娃嗎?”這時候,教師便可以讓學生通過中文表達的方式,結合個人學習語文知識中的修辭手法等,對洋娃娃這一事物進行有效的描述。在描述過后,教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深入教學,從而讓學生明白,自己用中文描述的內容如何用英文來表達。
三、英語融合科學學科,借助趣味教學促進學生社會認知
在英語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無法建立屬于自己的學習思維和學習邏輯,那么學生在后續的英語知識學習中必然會遇到很多困難。因此,教師務必要在學生初學英語的階段對其進行問題的解決和處理,并引導學生構建科學合理的英語知識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在這里,教師可以基于現有的教學素材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教學輔導,鼓勵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時候,結合自己學習科學知識的習慣和方法對其進行研究與分析。此時,學生能夠想到,自己在學習科學知識的時候,需要不斷地做實驗、不斷地觀察、不斷地探索問題并解決問題。例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學習英語和學習科學是一樣的,都需要同學們通過不斷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對課堂知識進行有效理解和判斷。而且,在學習科學知識的過程中,需要借助實驗的方法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在英語學習中這一方法同樣適用。特別是對于語言的表述,如在學習Do you want to visit the UN building?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在PPT上出現聯合國辦公大樓的圖片,然后讓學生對其進行觀察和了解。此時,學生會看到一個恢弘大氣的建筑物,而且會表示驚嘆。這時候,教師便可以借助學科融合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趣味課堂的設計,并提出相關問題:“同學們,我們雖然無法親自去聯合國大樓跟前去參觀,但是我們可以參觀我們的學校教學樓。現在,老師就給大家留一個作業,希望大家能夠在參觀過學校教學樓之后,用英語將教學樓的獨特之處表達出來。”基于此,學生便可以像學習科學知識一樣,對英語學習素材進行實踐探索與觀察。這對于提升學生的英語知識學習素養,促進學生的英語知識學習認知具有重要的引導意義和幫助作用。
四、英語融合數學學科,借助趣味教學發展學生科學思維
眾所周知,學習數學知識需要有一個嚴謹的思維和端正的態度,因為數學需要通過不斷地計算來求證結果,而計算的過程則是一個非常嚴謹的過程,容不得一絲失誤。因此,教師在借助學科融合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英語課堂趣味性教學的時候,可以將英語知識與數學文化融合在一起對學生開展教學和輔導,以此提升學生的科學思維。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英語知識教學的時候,可以先從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角度入手進行提問:“同學們,我們平時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如果想正確得出一個結果,那么我們需要保證什么呢?”此時,有學生回答說,需要保證自己能夠將最終結果正確地計算出來,如果計算失誤,一切惘然。基于此,教師便可以結合Can you be my Chinese pen friend?這一內容對學生進行重點教學。并且要讓學生明白什么是“pen friend”。同時要告訴學生,“pen friend”是不見面的,而且是通過紙和筆進行交流與溝通的。因此如果想讓對方清晰地了解到自己的情緒,必須要在寫信的過程中精準提煉文字,而這一思維的建立,能夠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訓練個人語境和英語寫話能力的時候,就像學習數學知識一樣細致入微。
五、英語融合道法學科,借助趣味教學培養學生德育素養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是提升學生人格品質,培養學生德育素養的有效應用途徑。但是,從本質上分析,每一門學科都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德育素養,英語教學也不例外。所以教師需要思考如何針對英語教學工作的開展,融合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素材,對學生進行德育素養的深度培育與提升。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I want to go to Shanghai.這一內容進行教學時,可以從德育教育的角度出發對學生進行提問:“There are lots of beautiful places to go in China. What do you want to go?What do you think of China?”通過瀏覽各種風景名勝圖片、觀看視頻讓學生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引導學生用所學英語進行交際的意識和勇氣,結合I want to go to shanghai.這句話進行設計,并且在其中加入一些禮貌用語。如:Excuse me, where is Shanghai? Excuse me,how can I get to the Pudong Airport?等。基于此,學生能夠借助英語知識的學習提升自己的德育素養,增強愛國主義情感,讓自己在將來的生活和學習中懂得講文明、講禮貌的重要性。
六、總結
綜上所述,結合當前山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工作開展的情況來分析,教師基于學科融合教學理念的應用,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而且可以讓學生在參與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依托其他學科的核心素養對英語學習做有效探索和分析,從而將個人帶入到“英語環境”中進行思考和探究,借助語文的語言、科學的新穎、數學的嚴謹和道德與法治的德育知識等,實現對山區小學生英語學習綜合素養的有效培育與提升。基于此,學生的英語知識學習能力和學習素養將得到顯著的發展,而且學生參與學習的態度和認知能力也將得到進一步的建設。這對于改變學生傳統的學習態度,優化學生現有的學習認知具有重要的幫助作用和引導意義。
參考文獻:
[1]張麗娜,孫吉成.山區小學英語生活化主題式教學的實踐探索[J].現代教育科學,2015(10):156-158+166.
[2]張艷,張學儀.粵北山區鄉鎮小學英語教學現狀調查與思考[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14-17+42.
作者簡介:
郭金兒(1981年-),女,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人,本科學歷,一級教師,主要從事小學英語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