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眾所周知,數學內容難度較大,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因此對于技師學校的學生而言,學習起來難度比較大,并且技師學校學生學習基礎不好,文化課底子比較薄弱,在數學教學時效果不佳,往往會出現推進不下去的情況,因此對于技師學校的教育工作者而言,必須要加強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的更新,信息化技術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關鍵詞】信息化技術? 數學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6;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8-0067-02
一、信息化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意識。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很多數學教師采用課堂講授的方式進行教學,這種方式不僅沒有獲得不錯的效果,甚至會造成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下降,如果能利用信息化教育和技術資源就能夠加強教師與數學學習之間的聯系,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吸引學生對數學課堂的關注,豐富教育形式,也讓數學課堂變得更加有趣靈動,加速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例如可以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相互結合的載體,讓學生始終保持在較為積極的思維狀態中,也讓原本單一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有趣。與此同時,計算機技術是時代的新興產物,它的運用會變革教學模式和教學體系,在和技師學校傳統數學教學相互融合的過程中,談判的教學氛圍會被打破,也會為學生帶來更加開放包容的學習環境,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之下,很多學生會通過信息化教學平臺了解外界信息,獲取更多課外知識,開拓眼界,培養創新意識。
(二)有利于教育資源的共享,拓寬素質教育高度。在技師學校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技術能夠加強不同學校甚至不同地區數學教學資源的共同分享,很多技師學校和普通高中學校相比,在師資力量和課程資源上都有較大的差距,導致教育效果難以提高,影響了技師學校學生的數學能力增長,信息化教學時代的到來能有效改變這一現狀,利用計算機網絡,教師在備課階段能夠為學生篩選他們感興趣也符合學生理解能力的教育資源,大大拓寬了教育的靈活性,同時站在學生角度,如果遇到不懂或困難的問題,通過線上交流平臺可以及時向教師尋求幫助,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通過互聯網也可以和其他學生加強合作,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我。在素質教育方面,技師學校不僅要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更要加強素質教育的深度貫徹,鼓勵學生在思想品德、學習技能等多方面共同發育,提高綜合素質,在數學教學中融合信息化教育手段就能夠迎合素質教育的發展目標,豐富學生知識儲備,為學生打開格局,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這些資料會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起到有效的支持作用。
(三)優化教學手段,減輕教學壓力。對于教師來說,在技術學校數學課堂中運用信息化教學能適當地減輕壓力,相對于普通高中的教師,技師學校教育工作者壓力較為繁重,在上課之前通常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備課,因此,把信息化技術應用在課堂教學中,能夠縮短備課時間,豐富備課資源,減輕教師的壓力和焦慮感,也可以利用先進的多媒體資源擴充教學素材。在教學方式上,信息化教育基礎的到來改變了傳統黑板式教學,也讓技師學校的教育模式朝著高素質和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信息化的利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改變傳統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在信息化教育的配合之下,分層教學法、小組教學法等多種新型教學模式就可以被靈活運用,還能推動學生課堂被動地位的轉變。
二、信息化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從一個方面來說,技師學校數學課堂應用信息化技術會受到教育資源的影響,因此要把信息化教學的優勢徹底發揮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反觀我國技師學校數學教學的整體現狀,網絡資源硬件設施和軟件配置較為落后,并不能完全滿足數學教學對信息化的渴求,部分技術學校甚至還沒有配備電子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設施,即便存在信息化技術載體,穩定性也不高,從另外一個層面看,技師學校容易受到生源影響,很多學生數學基礎較差,綜合素質不佳,學習興趣本身就不濃厚,并且不同學生之間的數學能力分層現象較為明顯。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運用過程中,由于教師運用的不熟練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容易擾亂教師對學生學情基礎的分析,不利于兩極分化現象的緩解。除此之外,某部分技師學校存在教學工作者自身的問題,有些教師都是常年在崗的老教師,他們雖然具備豐富的教育經驗,但是信息化素養和操作水平不高,在信息化課件的準備和設計上會遇到相當大的困難。對于這部分教育工作者來說,運用信息化技術展開教學反而會增加他們的工作量和學習壓力,倒不如用傳統的黑板教學更加順手,以上方面的問題都是技師學校數學教學需要思考和改進的方面[1]。
三、信息化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加強對信息化教育資源的整合。信息化教育手段本身存在多方面的優勢和長處,比如它能把知識點更加直觀形象地展示出來,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因此在技師學校數學教育課堂中運用信息技術能有效提高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投入學習狀態,快速完成教師交代的學習任務,通過長期的實踐,學生也會加深對數學知識的印象和內化程度,自覺把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結合在一起,提高數學學科素養。比如在學習和統計有關系的知識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采用信息化設備為學生展示統計學相關內容,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把統計學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運用結合在一起,在腦海中構建和統計有關的知識思維導圖,明確統計部分相關知識在具體生活方面的運用形式。之后,教師也可以安排學生展開課下調查或線上問卷調查,以小組教學的形式前往學校周邊各個安全地區統計各個路段、不同時間的車流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制作表格,并且對表格內容展開自由調整。在具體表格制作中,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和帶領之下制作 Excel表格,方便地修改數據,合并單元格。在接下來的教育活動中,學生可以把自己制作的成果進行課堂展示,由此可見,依靠信息化的教育方式學生能夠加深對于隨機抽樣、樣本估計和隨機概率判斷等概念的認知,讓學生從思維深處建立統計學模型,學以致用,體現技師學校人才培養的優勢和特色。
(二)根據學習基礎,優化課堂設計。在技師學校數學教育課堂中,若要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發揮信息化資源的優勢,教師就一定要展開分層教學的模式,關注學生基本學情和實際基礎,確保課堂的教學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能力,匹配學生學習需求。具體而言,教師需要明確技師學校的學生與普通高中學生在數學學習基礎、理解能力等多個方面的差異,利用線上調查、問卷小測試等多種形式,明確所在班級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在之后的教學中可以根據這一基礎對教學形式展開不斷的打磨,比如在設計函數教育課件時,要加強函數課件元素和教材的匹配程度,不能出現偏離教育大綱的情況,緊密結合教學任務,也要提高課件的制作質量,符合學生認知能力,讓學生能看得懂,能聽得進去。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結合學生的不同專業,加強數學知識與其他課程內容的橫向聯系。比如講解函數概念,可以輔之以細胞繁殖、林場用地等多方面內容共同講解,更重要的是要用計算機軟件把函數圖像用動態化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學生清楚地看到隨著數值變化函數圖像的運動趨勢,更好地理解函數圖像的形狀構成和其他概念,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課堂的具體反饋情況,對教育進度進行靈活控制,讓教育內容更符合技師學校學生的需求。
(三)利用信息技術,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當前有很多技師學校的教育工作者認識到了信息教育的優勢,但還要注意到如果要更充分地發揮教學價值,就必須要鼓勵學生展開自主探究,自主探究能力本身就是數學學科的思維能力基礎,對于技師學院的學生來說,自主探究更是確保他們未來順利工作的良好能力與個人加分項。數學課程在知識點上較為抽象,為了緩解學生不感興趣的問題,教師要用信息技術軟件激發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帶領學生轉變個人想法,豐富課堂內容,使學生加強對數學知識內容的清楚認知和理解,有效營造教育氛圍。可以采用合作學習和小組學習的形式,對學生展開科學分組,讓每個小組內的同學共同配合完成任務[2]。
(四)改進課程評價手段。在技師學校的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還要注重對傳統課程評價方式的改變,傳統的數學考核手段一般都是結果性評價,注重學生的考試分數和期末表現,在整體的考查手段上較為單一,導致最終評價結果缺乏客觀性和可參照性,針對這一現象,數學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化評價軟件比如超星平臺,為學生提供線上簽到和問答功能[3]。除了結果性評價之外,充分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作出過程性評價,這樣一來期末考核的時間也會大大節約,有助于教師把更多的時間運用在講解知識和重難點上,比如教師在教學課程開始之前先讓學生在軟件上簽到,利用軟件的智能定位功能反饋學生的位置信息,之后每隔10分鐘左右結合教育內容向學生提出一個簡單的問題,學生可以在軟件上自行解答,一旦出現問題或者學生不在班級內的情況也可以被及時發現,這樣一來信息化系統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加強教師對學生學習全過程的情況把控,也容易讓數學課堂教學引起學生的重視。
四、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化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具有多方面的優勢和價值,要加強對信息化教育資源的整合,根據學習基礎,優化課堂設計,利用信息技術,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改進課程評價手段,提高技師學校數學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蔣永兄.淺談信息技術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幻畫報,2021(7):113-114.
[2]孟曉仁.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信息記錄材料,2020,21(6):97-98.
[3]李云杰.信息化教學技術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J].科幻畫報,2020(3):152.
作者簡介:
董純瑋(1987年-),男,漢族,講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為數學與應用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