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鳳蘭 林聰 楊滿斌


【摘要】本文以田徑運動為個案,運用文獻研究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對邊境國門高校體育專業“課程思政”教學開展情況及存在問題進行調查與分析,并提出實施建議,為邊境國門高校體育專業課融入課程思政理念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邊境國門高校? 體育專業? 田徑課程思政教學
【基金項目】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資助項目(項目名稱:邊境國門高校體育專業“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探索,項目編號:2021J0924)。
【中圖分類號】G807.4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3-0058-02
一、研究目的
體育專業課進行思政教育改革,要保障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就要從教學文件和教學過程對思政理念進行全面融入。體育專業課程主要分為理論和實踐兩種形式,基于田徑運動課程作為專業基礎課,主要是技術教學與理論知識教學相結合的課程,本文選取了最具代表性的田徑運動為個案,通過對邊境國門高校開展體育專業課程思政的現狀進行分析,找出不足,提出實施建議,為邊境國門高校體育專業課融入課程思政理念提供參考。
二、研究內容
本研究以紅河學院、保山學院、普洱學院、文山學院、滇西科技師范學院為調查對象,以田徑運動課程為具體個案,對邊境國門高校體育專業“課程思政”教學實踐進行探索。
三、研究方法
(一)文獻研究法
通過收集、分析、整理國內外相關資料,較為系統地掌握“課程思政”的研究現狀,為發現“課程思政”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解決問題打下夯實的理論基礎。
(二)問卷調查法
通過對紅河學院、保山學院、普洱學院、文山學院、滇西科技師范學院的體育專業田徑運動課程教師群體進行有針對性地發放問卷20份,回收率為100%,有效率為100%。
(三)數理統計法
通過對回收的問卷進行篩選整理,并將問卷收集的有效數據進行分析和比對,作為研究的數據。
四、邊境國門高校體育專業田徑“課程思政”教學實踐現狀
(一)教師方面
1.對課程思政“內涵”的了解程度
通過調查發現,對課程思政“內涵”一般了解的教師占45%,比較了解的占45%,非常了解的只占10%。說明教師都了解課程思政“內涵”,但大部分都不是非常了解。這將會影響到課程思政的建設質量。
2.獲得課程思政建設經驗和方法的渠道
通過調查得知,大部分教師主要通過學校下發課程思政建設參考材料、其他網絡平臺、相關主題的報告會和研討會、學校和學院網站這幾方面獲得課程思政建設經驗和方法,通過觀摩學習和查找相關文獻資料的比例相對較少。學??梢酝ㄟ^加強課程思政示范觀摩課的學習,進一步提高教師的課程思政教學水平。
3.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情況
表1是邊境國門高校體育專業田徑課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多選匯總。從表中可以看出在教學大綱增添或完善課程思政教學實踐內容占90%,在課時教學計劃中增添或完善課程思政教學實踐內容及教學環節占85%,寫課程思政案例占80%,教改研究占了65%,參加培訓會占60%,集體備課研討占比相對較少,只占了50%。說明教師在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各個方面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4.教學環節中融入課程思政情況
表2是邊境國門高校體育專業田徑課教學環節融入課程思政多選匯總。在田徑課教學目標設計上都融入了課程思政,教學大綱修訂占90%,教案課件編寫和課堂授課都占85%,實踐占60%,教學研討占55%,而作業論文只占45%,教材編審選用僅僅占40%。說明雖然田徑課教師在教學環節中注重融入課程思政,但未能將課程思政融入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
(二)教學內容方面
1.理論課融入課程思政內容情況
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教師都能根據田徑的特點,挖掘思政元素,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這幾方面的思政內容不同程度地融入到田徑課堂教學過程當中。但極少數教師還是存在融入不夠全面的情況。
2.實踐課課堂教學各部分融入課程思政內容情況
田徑實踐課課堂教學每個部分都蘊藏著不同的思政元素,應對其充分挖掘,全方位地將思政內容融入田徑課堂教學過程當中。通過調查,多數教師都在課堂教學的各個部分不同程度地融入了課程思政內容,但融入課程思政理念的力度不夠。
3.各類項目實踐課中融入課程思政內容情況
通過調查發現,在跳類項目教學中主要融入了公平意識、規則意識、競爭意識、良好的心理素質、果斷勇敢的精神;在投擲類項目教學中主要融入了培養公平意識、規則意識、競爭意識、頑強拼搏精神、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在集體類項目教學中主要融入了培養團結協作、集體主義、頑強拼搏的精神以及積極進取的精神和正確的勝負觀。但還沒能做到全方位的融入。
(三)教學方法方面
1.理論課中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教學方法
通過多選調查匯總發現,田徑課教師在理論課教學中通過分組討論的方式融入課程思政理念占90%,多媒體宣講的占75%,專家講座的占45%,演講比賽的占40%,辯論賽的占25%,表示還有其他教課方式的教師占15%。在理論課教學過程中,教師融入課程思政理念的方式以分組討論、多媒體宣講為主,少部分教師運用了專家講座、演講比賽、辯論賽以及其他方式進行思政理念的融入。
2.實踐課中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教學方法
通過多選調查匯總發現,教師在實踐課中通過案例教學法的占95%,情景教學方法的占85%,游戲教學法的占80%,角色體驗教學方法的占65%,通過分層分類教學法的占55%,多媒體教學方法的占50%,通過其他教學方式的教師沒有。
五、邊境國門高校體育專業田徑“課程思政”教學實踐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教師方面
在田徑領域理論與實踐中還缺乏對思想教育核心要素的提煉以及教育資源的整合能力,在植入思政要素方面還欠缺創新力與創造力,這將制約田徑課程思政建設的發展。
(二)教學內容方面
在學習內容的呈現上,為了使學生有更多的情感體驗,更容易溝通,應融入情感化的設計理念,更多地讓學生感覺到內容的人性化,感覺到像是在交流,而不是死板的文本呈現。
(三)教學方法方面
在理論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思政價值引導的方式比較單一,這既會影響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質量,也會影響思政育人的效果。
(四)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1.師資缺少培訓
結合時代發展要清楚培養怎樣的人,教師僅僅靠自覺修煉提升是有限的,必須通過持續專門的“思政”再教育過程,尤其是必須定期接受專門培訓、開展體育專業課“課程思政”相關培訓很有必要。
2.課程思政的元素挖掘和實踐路徑創新不足
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雖然帶來了教育資源、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的深刻變化,但在課程思政的推進上,存在形式單一且缺乏創新的問題。而且在探索課程思政建設上多為理論性研究,缺乏同向同行的實踐驗證和理論完善。
六、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課程思政”包括世界觀、人生觀、理想信念、品德修養、奮斗精神、綜合素質等方面的內容,體育“課程思政”應是將這些思政元素自然地、順理成章地融入體育專業知識之中,使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受到思想教育,提升思想境界。
(二)建議
(1)加大邊疆體育專業課師資培訓,注重提升體育教師隊伍的思政素養。(2)充分挖掘理論與實踐教學過程中的思政元素,創新實踐路徑。(3)加強教學過程思政內容融入建設,將理論課和實踐課的思政教育并重。(4)做好課程的頂層設計,為課程思政發展打下堅實基礎。(5)推進思政理念進教材,在教材中新增“思政育人”模塊。
參考文獻:
[1]張洋,魏軍.立德樹人視域下體育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價值與路徑[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0,39(6):35-40.
[2]李在軍,劉美,趙野田.課程育人:高校體育類專業課程思政特征、難點及應對策略[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1,40(3):18-24+32.
作者簡介:
胡鳳蘭(1979年-),女,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課程思政、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