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華
【摘要】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永恒主題。初中歷史老師要意識到立德樹人教育的重要性。并將此作為教學目標,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更新思想,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教學活動,提高立德樹人背景下歷史教育教學的效果。在此背景下,本文對立德樹人背景下的初中歷史微主題教學進行了相應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立德樹人? 初中歷史? 微主題教學? 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5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6-0101-02
一、初中立德樹人教育的重要性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背踔袣v史教學中,老師要認真科普歷史知識,將歷史知識中蘊含的價值觀傳達給學生。讓學生了解歷史、尊重歷史、記住歷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觀念,充分發揮初中歷史教學的優越性。認真地學習歷史可以讓學生更清楚地知道歷史興替,國家、個人在過去的年代經歷的各種事件??梢员绕渌颇扛犹嵘龑W生的愛國熱情。讓學生知道我們現在和平美好的生活是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和鮮血換來的。讓學生知道國家發展的艱辛。讓學生意識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應該是現代社會每個普通人都該具備的基本素養。
二、微主題教學的必要性
由于傳統的歷史教學方式較陳舊,沒有與時俱進的更新書本內容和教學方式,造成學生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歷史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來。無法對歷史學習產生樂趣,進而無法進一步感受到歷史事件背后的真正含義。大多數歷史課程都是重復性地講解定義、背誦相關知識點,千篇一律的學習方式甚至讓學生產生了抗拒心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只是按照書本上的知識點按順序講解內容,并沒有進行靈活的變通,沒有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從而影響了課堂學習效果。歷史是一門特殊的課程,有的定義和理論沒有具體地給學生講解明白,學生只能公式化地背誦相關定義,為考試服務,考試成績才是檢驗學習成果的唯一衡量標準。學校并沒有意識到歷史學習的重要性,學生也對歷史學習漸漸失去興趣,使歷史教學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所以立德樹人背景下進行初中歷史微主題課堂的探究是十分必要的。
三、微主題教學實踐的依據與原則區分
(一)微主題教學實踐的依據
1.要根據歷史這門學科的特點,根據課本內容與現如今社會發展現狀相結合,創新教育教學方式,不能完全拋棄課本中的內容,也不能照搬照抄。
2.也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和性格特點,制定相應教學方案。由于初中生已經具備了自主選擇能力和思考能力,我們要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制定符合相應教學環境的教學內容。以此方式來最大限度地傳授更多的歷史相關知識。
3.老師要與時俱進,做到教學內容與社會相匹配,改變教學方法和更新教育理念,用更多教育方法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歷史,樹立立德樹人的觀念。
(二)微主題教學實踐的原則
1.以學生為主體,帶領學生積極地進行學習交流,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學習觀點和見解。拓展思維,鍛煉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有機會能夠自主地去探索和思考問題,讓學生養成自主思考的習慣。讓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地學習課堂知識。
2.完善教學評價模式,不能只是單一地通過期末考試來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考量。要與時俱進,通過更新教育教學方法帶領學生領略到歷史的內涵。而不是將歷史知識的學習都停留在表面。
3.科學進行微主題教學的設計。要認真制定科學嚴謹的教學流程,形成完善的微主題教學體系。循序漸進地帶領學生領略到歷史的內涵并將其牢記于心。這才是歷史學習的重要目的。
四、立德樹人背景下的初中歷史微主題教學方法
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掌握方法,讓學生能夠正視歷史、了解歷史,讓學生對國家的過去和未來有一個清醒的認知,實現立德樹人教育的目標。初中生正是人格建立的關鍵時期,學校正確利用這一階段進行系統教學,可以讓學生在現如今經濟飛速發展、國際關系日趨緊張的背景下,找準歷史定位,有一個清醒的認知。讓學生在學習歷史事件、認識歷史人物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找準自己的定位。讓他們在生活中能夠用正確的觀念和態度看待生活、看待現如今的社會環境。因此,教師需要學會使用正確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歷史的學習和認識。
(一)深入挖掘書本中的學習內容
微主題教學主要體現在“微”字上。即將知識點進行細化、分類,帶領學生進行更加系統細致的學習。每個歷史知識不管大小,都包含著豐富的德育教育觀點,都可以對學生產生深刻重要的影響。讓學生進一步地認識到學習歷史的意義和重要性。讓學生將學習到的歷史知識變成自己的觀點,牢記于心,成為督促他們進步的動力。在思想上獲得進步。老師要在相關知識點上進行內容的擴充,提升德育的教育效果。比如在近代史教學中,抗日戰爭的歷史是非常重要的一節內容。這是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戰爭。其中涌現了大量的英雄事跡和英雄故事,每一個內容都能引發人們的愛國熱情。由于書本的限制,大量的內容沒有詳細介紹,導致學生無法深切體會到這段恥辱、悲慘的歷史。老師可以將這節內容進行擴充,介紹楊靖宇、趙一曼、趙登禹等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和抗戰過程中的經典戰役,如百團大戰、平型關大捷等,這些內容是需要我們牢記于心的,這段歷史不能被我們遺忘。由于書本內容的欠缺學生很容易忽視這段歷史的內容,老師需要帶領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這段歷史,牢記這段歷史,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奮斗,發揮歷史教育的根本作用。
(二)多種教學手段相互配合
教育的現代化出現了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老師要對它們善加利用和加以創新,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歷史知識的學習。老師要與時俱進,更新教學方式和方法,利用學生對新奇事物的興趣,采用更加科學有趣的教學方法進行歷史教學。比如在《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這一課中,涌現了很多偉大的歷史人物,如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蔡元培等。由于該節的知識點過于繁雜,很多知識點只是介紹了定義,并沒有進行系統的內容闡述,課程內容空洞,很容易影響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學習,降低學習興趣。老師可以根據學生對于電視劇的濃厚興趣,利用多媒體播放近期大熱的主旋律電視劇《覺醒年代》,帶領學生進行相關內容的觀看,讓學生通過這部電視劇更加感同身受,體會到中國建國的艱辛,知道我們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讓學生對于歷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促進立德樹人教育觀點的落實。也可以在學習《三國鼎立》這節課中,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通過演繹“舌戰群儒”這一經典場景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三國時期那段硝煙彌漫、人才輩出的歷史。
(三)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由于學生的學習水平、性格特點、學習方式都各不相同,老師不能按照單一的方式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要求學習和思考。這對立德樹人教育是十分不利的。老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利用學生的不同特點,更新教學方式,鼓勵每個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受到良好的引導和品德教育。
(四)引導學生開拓思想,以史為鑒
歷史是一面鏡子,歷史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我們通過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等內容學習相關知識,學習有關精神,豐富自身思想,以史為鑒,通過前人的經驗豐富自身思想,督促自己進步,認識到有些行為和歷史是錯誤的,具備明辨是非和思考能力,樹立正確觀念。老師要認識到歷史教育的真正目的,讓學生通過歷史的學習對過去、將來、自身和社會產生思考,培養良好品德,樹立正確思想。比如在古代科學文化發展這一課中,涌現了很多偉大的歷史人物,他們為現代科技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比如祖沖之將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第七位,直到15世紀其他國家才達到這一水平。老師可以要求學生自己尋找相關的案例,在課堂上進行介紹,并總結這一成果的歷史意義。讓學生意識到古人的偉大和科學技術的重要性。
(五)注意收尾,升華主題
課程結束時,老師要學會進行收尾,利用內容總結、互助討論、課堂小測、抒發觀點等方式來驗收教學成果,保證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真正有所收獲、有所感悟。對課堂內容進行一個系統的總結能夠讓學生進一步地對內容加深印象,起到復習作用。老師可以通過學生的表現發現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和學生對于相關知識點掌握中存在的問題,進而能夠進一步提升教學水平。
老師可以在一段時間后進行相關知識點的小測試,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很容易對知識點內容的記憶越來越模糊,通過測驗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地鞏固知識點。當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產生疑問時能夠及時講解,加深學生對于相關知識點的印象。
五、結束語
在初中歷史教育中,老師要在社會觀念、學習觀念等方面全方面地教育引導學生,滿足社會的需求,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進步和發展。歷史教師要公正、正視歷史,重視歷史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初中學生心理成長規律,樹立正確的立德樹人理念,從歷史角度培養學生的世界觀、社會觀、民族責任感,促進初中歷史教育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葛立功.核心素養引領下的初中歷史主題式教學 ——基于部編版初中歷史教材的實踐研究[J].教師,2019(24):96-97.
[2]賀全城.立德樹人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J].試題與研究,2021(30):133-134.
[3]杜瑋.立德樹人背景下的初中歷史微主題教學實踐研究[J].甘肅教育研究,2021(5):119-121.
[4]楊紅紅.立德樹人視域下的初中歷史微主題教學實踐研究[J].品位·經典,2021(4):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