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妍
【摘要】智障學生作為特殊的教育群體,相比較普通學生,智障學生的認知能力極度缺乏,學習接受能力較低,普通學生的教育方法對于智障學生并不適用,為此在教育部頒布的《培智學校課程設置實驗方案》文件中,專門針對智障學生特點,開展了生活語文課程。本文就是于此展開的研究,重點探討如何在生活語文教學中,培養智障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生活語文? 智障學生? 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76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7-0108-02
閱讀能力培養對智障學生而言很重要,因為在閱讀學習中,不僅涉及對漢字的識別,還包括對語言的表達,這對智障學生的正常生活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可幫助智障學生更好的獲取信息、發展思維、認識世界。但考慮到智障學生認知能力較差,接受能力較慢,因此在專門為智障學生開設的生活語文課程中,為促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更好的培養,教師還需不斷潛心研究探索。
1.生活語文教學中智障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意義
在我國智障人群大約有550萬人,是值得社會特殊關注的群體,尤其是要對他們的教育問題加以關注。如在過往的調查研究中就發現,由于智障學生的智力水平落后于正常學生,使得這些智障學生所面臨的生活學習問題更多,尤其是在社會融入方面存在很大的障礙。而閱讀能力的培養對于智障學生社會融入是很有好處的,閱讀是人們獲得知識和自我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閱讀能力之中還包含了語言的理解能力、閱讀的語感能力,語言的概括能力、信息的篩選能力、語言的解碼能力、閱讀時的組織與連貫能力[1]。對于智障學生而言,通過閱讀學習可以提高智力障礙學生的語言溝通的能力,并且還可以幫助智障學生更好地認識世界、了解自己的生活環境,而這無疑是有助于智障學生的社會交往和社會發展的。而生活語文是專門針對智障特殊學生開設的語文學科,課上的相關知識都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也是學生在特殊學校中,接受閱讀學習的重要途徑,因此在生活語文教學中智障學生閱讀能力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2.生活語文教學中智障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策略
2.1支持學生個性化閱讀
在特殊學校的生活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不同學生的智力障礙情況各有不同,而這也導致不同學生的閱讀接受能力存在很大的差異。在教學過程當中,若是采用整齊劃一的教學方法,容易出現“吃不飽”和“吃太撐”的問題,因此為促使每一位學生的閱讀能力都能得到更好的培養,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有必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帶領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三個層次,中度障礙的A層次學生、重度障礙的B層次學生、多重障礙的C層次學生[2]。對于中度障礙的A層次學生,由于他們的閱讀基礎能力較好,教師可以繪本閱讀為載體,利用繪本圖畫多、句子句式少的特點,循序漸進的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而對于重度障礙的B層次學生,教師可以專門為他們制定加粗、加大,具有顏色對比的閱讀材料,同時還可以將閱讀材料內容與相關的圖片一一對應,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指出對應上方的圖片,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字的含義。而對于多重障礙的C層次學生,考慮到他們的閱讀能力要更差一些,因此教師可以將認識一些生活事物作為閱讀內容,如帶領學生閱讀班級同學的名字、閱讀課程表等。通過這種差異化、個性化的教學方式,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生活語文課堂當中閱讀閱讀知識收獲,得到基礎能力上的進一步發展。
2.2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而在對智障學生的生活語文教學中也是如此,若是想要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就要從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入手,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感知體驗閱讀學習的快樂,這樣才能夠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進行自我閱讀構建,對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議。首先,組織開展游戲活動,在智障學生的生活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把游戲元素融入到生活語文教學當中,借助游戲的趣味性,更好地激發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愉悅的閱讀氛圍當中,更好地掌握理解閱讀知識。如教師可以結合文章內容,帶領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的游戲,從而在這樣的表演游戲當中,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加深學生的閱讀理解。其次,注重對學生的激勵和表揚,智障學生由于身體智力方面的障礙,在生活當中多受到同齡人的歧視,容易產生自卑心理。針對于此,在生活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多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自信。如果在學生能夠流暢閱讀文章時、能夠正確理解文意時,教師一定要及時給予學生鼓勵,以此讓他們感受到閱讀所帶來的成功喜悅,而這對于學生而言將是很大的動力,可以促使學生的閱讀熱情得到調動,更愿意參與到閱讀學習當中[3]。最后,設置問題情景。
2.3鞏固學生良好閱讀行為習慣
良好的習慣培養是可以受用一生的,而在對智障學生的生活語文閱讀教學當中更是如此,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行為習慣,使學生的閱讀時間不斷增長。對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議,首先,教師采用代幣制的教學方式,代幣即運用一些象征獎品、錢幣的等標物,對學生實施激勵,以此實現對學生良好的行為的養成。如在特殊學校生活語文教學中,若是學生能夠在閱讀過程中注意力、手指圖片或用鉛筆進行標記閱讀,教師就可以送給學生一枚代幣,而不同數量的代幣可以換取不同的獎品,學生集齊的代幣數越多,獎品就越豐厚,這種教學方式是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良好閱讀行為的。其次,教師還可以在每學期初,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制定閱讀計劃,提供適合學生閱讀的書單,然后讓學生每日進行閱讀打卡,能夠完成閱讀計劃的學生,都可以獲得教師的特殊獎勵,這樣的教學方式,也可以促使學生的閱讀習慣、閱讀能力得到更好的鞏固發展。總之,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的閱讀習慣養成作為重點內容,以此為學生的閱讀能力發展增添助力。
2.4提供生活化的教學環境支持
在特殊學校的生活語文教學中,教師還要認識到智障學生群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們對于抽象概念的理解程度非常差,且遷移能力也較差。而環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良好的環境支持,可以為智障學生的閱讀學習增添助力,教師要通過生活環境的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閱讀學習。如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閱讀知識并不一定在課本,生活是學生閱讀學習更加廣闊的天地,如利用教室的各個角落,開設“圖書角”“小書房”等,并且可以讓教室的墻面“活”起來,為學生粘貼各種閱讀圖畫,讓學生在這些富有生活化的閱讀環境當中,更好的學習閱讀。此外,學校也可以通過開展各種主題閱讀活動,將活動過程中的精彩照片拍攝下來,制作出大圖書,指導學生進行閱讀,這些生活化的環境支持,可以無時無刻的對學生進行閱讀知識的有效滲透,從而促使學生在生活的天地之中,得到閱讀能力的更好發展。
2.5培養智障學生的閱讀感情
智障學生情感發展緩慢,在閱讀學習中容易出現體驗不深刻的問題,為此在特殊學校生活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能夠強化對學生的閱讀感情培養也是十分重要的,對此本文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首先,親子共讀,教師要充分地發揮出家長的作用,以書為媒介,讓家長與學生共同閱讀,從而在這樣的特殊閱讀中,培養智障學生的閱讀感情。為此,建議教師利用家長日期間,向家長傳授更多的閱讀教育經驗,為家長上親自閱讀示范課,以此促使家長能夠與子女更好的閱讀分享互動。其次,伙伴共讀,在智障學生的成長發展過程中,與伙伴之間的交流交往是十分重要的,伙伴的榜樣力量是無窮的,因此在生活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采用伙伴共讀的方式,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與伙伴交流分享,這樣也可以更好地培養智障學生的閱讀感情,促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提升。
2.6構建符合智障學生的教學評估體系
評價是特殊學校生活語文閱讀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節,通過有效的評價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閱讀知識掌握情況,同時也可以促使教師更好的反饋教學、優化教學設計。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智障學生的特殊差異特點,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就不能按照常規的方法評價,一定要保證評價內容符合智障學生的特點,本文認為必須要做到以下兩點。首先,注重過程評價。特殊學校生活語文教師要認識到,相比較強結果,對于智障學生而言,過程學習更為重要,教師要將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習慣、閱讀潛力等作為重要的評價指標,通過縱向對比,注重學生在自身原有基礎上的提高程度,這樣的評價可以更好地助力學生閱讀能力發展。其次,實現評估方式的多元化,由于不同學生的智力差異情況各有不同,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還要做到因人而異,要盡可能的豐富評價方式,如可以通過口頭測試、書面測試、情境測試、活動眼見等多種測試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考核。
3.總結
生活語文是特殊學校中的一門課程,培養智障學生的閱讀能力,是特殊學校生活語文的重要任務,本文建議教師以興趣為抓手,支持學生個性化閱讀,通過鞏固形成良好的習慣和提供生活化的環境支持以及符合智障學生特點的教學評估體系構建,助力智障學生閱讀能力得到更好的培養發展,為其適應生活和社會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李敏淵,章瀟鋒.生活語文教學中智障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現代特殊教育,202(7):62-63.
[2]孫靜.促進智障學生語言發展的生活語文教學探索[J].現代特殊教育,2020(21):52-53.
[3]何永明.如何對低年級智障學生進行語文生活化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