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龍海
【摘要】當前我國的教育事業有了極大程度上的發展,目前針對我國小學階段數學的教學要求不只是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成績,還要求數學教師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從多方面鍛煉和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創新素養,只有這樣,小學生才能夠具備良好的數學學習條件,為自己未來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學科基礎。
【關鍵詞】核心素養? 小學數學? 學生? 創新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6-0175-02
一、前言
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積極培養和提升我國小學階段學生的創新素養不僅是學生學習數學應當具備的良好能力,也是新時代下教育提出的具體要求。良好的創新思維是核心素養中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目前小學生必須具備的核心素養之一,數學教師應當積極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創新環境,提升其創新素養,才能使學生在未來的數學學習中勇往直前。
二、不斷調整改進自身教學理念,構建良好的教學環境
在過去的小學階段數學教學課堂中,大多數學生對數學教學認識不正確,同時也缺少學習興趣,這是由于部分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一味地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口頭教學,并不注重將學生作為數學課堂教學的主體,在制定一系列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時也不會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只是從自身的教學角度出發,不能充分發揮出小學生的自主性,學生缺少自主思維,也就不能產生創新意識。除此之外,部分數學教師不明確核心素養下的教學要求,過于看重小學生的數學成績,因此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大多以理論知識教授為主,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思維,長此以往,小學生會逐漸形成一種固定化的數學思維方式,很難有新的突破,并且數學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過于乏味的教學模式會使學生慢慢失去數學學習熱情,從而并不能最大限度發揮出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性作用。在核心素養時代下,教育要求小學數學教師不僅僅進行理論方面的教學,同時還應當注重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學習思維、創新思維,所以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的再次發生,數學教師首先就應當先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改變在課程教學時以自身為教學中心的教學方式,要從根本上將小學生當做數學教學中心,一切教學活動、教學內容的制定中都要圍繞學生展開,積極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樹立“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充分發揮他們的實踐能力,鼓勵他們做自己學習的小主人。數學教師除了要及時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以外,積極構建良好的教學環境也能夠在極大程度上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經過調查和研究可以發現,在枯燥、無聊的教學環境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在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中的數學教師的教學效果要差的多。小學生無論是在思維方面還是學習能力方面發展都并不完善,如果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同時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那么就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減少學生學習數學的壓力,輕松、活躍的教學氛圍還能夠使他們的數學思維更加活躍,他們在回答問題和思考問題的時候就會更加有自信,因此,當數學教師在開展一系列能夠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活動時也能夠發揮出最有效的教學效果。
三、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水平,加強與現實之間的聯系
雖然數學知識具有抽象化和復雜化的特點,但是小學階段教材中的數學知識大多都來自于學生的日常生活,比如買菜費用計算、自己的身高等。所以,數學教師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將教學同實際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正確認識數學,改變對數學的錯誤認知,有效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困難程度,使他們最終喜歡上數學。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由于他們年齡比較小,所以在學習方面的經驗遠遠比不上生活經驗,另外,文字化的數學知識學生不容易理解,而數學教師如果能夠在極大程度上將數學教學同實踐相融合,提高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化水平,就可以有效激發出學生的創新思維。加強小學數學中的實踐內容,能夠有效地抓住學生感興趣的點,他們愿意將數學知識同身邊的數學場景結合起來,打破學生原本的固定化思維,有助于他們最大化地突破自己,勇于創新,樂于創新。例如,當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一百以內的加減法計算時,數學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身邊的數學知識,從而極大程度激發出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強烈欲望。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角色扮演,一個學生當做買菜的商販,一個學生當做買東西的顧客,數學教師可以將小卡片當做紙幣,寫下對應的錢數供學生之間進行交易。如,一支筆的價格為4元,一個鉛筆盒10元,一個橡皮3元,“如果顧客手里有20元,那么可以怎么消費呢?”這樣,扮演小顧客的學生就說“買一個鉛筆盒,兩支筆或者五支筆……”。從這個數學小游戲中能夠充分開動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讓他們明確能夠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不僅只有一個,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夠最大限度地鍛煉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作用。數學教師應當充分明確,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新思維要從多方面入手,積極為學生創造有利的思維培養環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學習魅力之處。
四、為學生構建自主學習的課堂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師要想最大限度地培養和提升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就可以通過積極開展學生自主學習課堂來實現。簡單來說,要想保證小學生擁有較好的創新意識與創新思維,那么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小學階段的學生缺少自主的意識和能力,更不會主動去接觸數學知識,但是良好的創新思維能力需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支撐,只有這樣,小學生才能隨時隨地發現數學問題,并在這個基礎上去對了解過的學習知識進行有效創新,否則,即便小學生擁有再強的創新思維能力,也不能很好地應用到數學學習中。現階段,經過相關調查和研究可以發現,大多數小學生并不愿意去自主學習,也不愿意獨立完成數學任務,他們在接受新知識的教育時更多的都是選擇依靠父母和教師的幫助完成一系列數學問題,這不僅不利于小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更不利于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發展。例如,當數學教師在對某一道數學習題進行講解時,數學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領悟數學題目的真正含義,抓住習題中的數學要素,然后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學習的數學知識去解決問題。當數學例題講解完成以后,數學教師就可以找幾道新的數學知識讓那個學生自主練習,前幾名做的又快又準確的學生能夠得到小獎勵。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在極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還能夠有效地激發出學生之間的競爭欲望,為他們解讀數學題提供動力。當學生又快又好地完成數學習題時,教師要及時對他們進行表揚與鼓勵,使他們繼續保持自主學習的熱情;對一些完成比較慢、準確率不高的學生,教師應當積極幫助學生找到自身的問題,用不斷鼓勵的方式推動學生繼續前進,保持自主學習的自信心。
五、積極打造問題式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小學階段的學生各個方面的發展并不完善,他們在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往往缺乏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能主動對一些數學問題提出相應的質疑并進行積極探索,缺少創新意識與創新思維,這并不利于小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和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面對這種情況,數學教師就可以通過積極建立疑問式課堂的形式來推動學生自主發現數學問題,并在發現問題的過程中實現創新意識的培養,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時體會到其中的快樂,從而達到學生自主學習、提升創新素養的教學效果。例如,當數學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整理預習,然后數學教師讓學生預習學習的同時為他們布置任務,即,找出一個數學問題并自行解答。這時候學生就會在對新知識的預習中尋找有關的數學問題,并且對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從而鍛煉他們的創新思維。到了規定時間后,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將自己所提的問題分享出來,隨后就會有學生提出“正方體和長方體各有多少個面”“正方體有什么特點”等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回答也可以選擇其他的學生進行回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能夠創新數學教學方式,學生能夠使自己的學習思維有所創新,由認識平面圖形逐漸轉變為認識立體圖形,在一定程度上講,學生對新的數學知識進行提問和探索的過程就是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創新的過程。
六、結束語
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培養與提升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目前數學教師的重點教學目標,數學教師應當充分明確現階段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學計劃,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創新學習環境,使學生在無形中能夠發揮出自己的創新能力,并將其積極應用到數學學習中,以此來不斷提高自身整體的數學水平。
參考文獻:
[1]趙秀蘋.在小學數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2):163.
[2]林禮容.探究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策略[J].新課程(綜合版),2019(10):195.
[3]李箐.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策略[J].科普童話,2019(38):46.
[4]尤麗潔.小學數學基于核心素養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4):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