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
【摘要】在中職院校,學生的鋼琴基礎參差不齊,一些學生在入學前便對鋼琴有長期接觸,能夠獨立完成一些鋼琴作品的演奏,而一些學生此前從未了解過此類樂器,在有鋼琴課時才初次接觸鋼琴,這為鋼琴教學的開展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在中職的鋼琴教學中,對教學方法的選擇會直接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而在傳統教學逐步被改變的背景下,鋼琴教學中教學做合一的理念應用也受到了教師的重視。為促進“教學做合一”理念的應用,本文對“教學做合一”在中職鋼琴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
【關鍵詞】教學應用? 鋼琴教學? 中職? 教學做合一
【中圖分類號】J624.1-4;G712?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40-0160-02
“教學做合一”的理念來源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其中要求教師對教學工作的開展應該將教、學、做結合起來,并重視“做”的作用,不管是教和學都需要將“做”當做中心,即教便是做,學也是做。在對教學做合一有所理解后,教師在鋼琴教學中,便需要將原有模式及時改變,重視教學的創新突破,在教學做合一的支持下,對鋼琴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改變,最終提高學生鋼琴學習的能力,提高鋼琴教學的效率和效果。
一、加強教學指導,突出鋼琴教學的重點
在教學做合一中,要將“教”落實,則教師應該實現“教就是做”的目標[1]。在教學過程中,鋼琴教師需要改變原有的教育教學方法,在教學工作的落實中,強調個人教學指導的作用,利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將教學重點充分突出,將教和做融合,最后打造豐富、精彩的教學課堂。
首先,教師可以使用奧爾夫教學法。在此方法中,強調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綜合動作、語言、歌唱等不同活動,其中的教學內容不會被局限在演奏中,能夠利用表演、歌唱等活動,不斷地補充更多的樂器演奏類型活動。而在此類教學模式影響下,學生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不會感到負擔,他們能全心投入到鋼琴學習中,結合自身肢體語言完成鋼琴的演奏,這也有利于教學做合一的實現,有利于提高教學有效性。其次,教師可以使用柯達伊教學法。在此方法中,強調了音樂教育應該從歌唱進行入手,學生在樂器學習前,應該利用歌唱途徑對讀譜技能進行學習。這要求在鋼琴教學中,教師應該帶領學生在歌唱中了解琴譜,以歌唱方式對自己聲音這一簡單樂器進行掌握。教師應該對此方法充分參透,在教學中,前期需要將視唱當做教學的手段,在視唱的支持下完成教和做的融合。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使其能在跟隨教師去唱的時候,對鋼琴的節奏、音準和節拍等內容進行理解,這有利于學生發展樂感。而在此基礎上,教師再組織后續的教學活動,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視唱為基礎,教師也可以嘗試分手練習,并重視慢速練習,這不容易讓學生感到過大壓力,而學生也可以在視唱及練習前提下,逐步理解對樂譜進行表達的基本要求,即指法、節奏等的應用。
二、改變教學理念,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在鋼琴教學中,教師教學的意識和理念,最后都會在教學活動中體現出來[2]。由此可見,為保障鋼琴教學的效果,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能堅持正確、科學的教學理念。而鋼琴教學一直受傳統的教學理念所影響,為實現教學做合一理念的應用,教師需要將理念觀念的改變當做入手點,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教師應該強化理念認識。教師應該認識到教和學都為教學中心,也要明確以做來教便是真教的理念,將傳統教育中的思想理念改變起來,對鋼琴教學重新審視。其次,教師需要在多元智能人才觀理念下,對人才培養的新方案進行制定。社會發展為鋼琴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鋼琴人才的培養應該有多元化特征,應該滿足當下市場的綜合型人才需求。而在鋼琴人才的各種需求中,重點要求鋼琴人才需要在理論知識豐富的基礎上,有良好實踐素養。所以,在人才培養的方案設定,以及鋼琴教育的改革中,教師都應該關注多元人才的培養,為教學做合一理念的應用做好準備。最后,教師需要對自身素養進行發展。在教學做合一的理念支持下,教師要創新鋼琴教學,便會面臨教學素養方面的更高要求。所以,教師應該主動參加教學培訓,以豐富調研豐富自身經驗,在“做”的過程中將自己的知識結構完善起來,促使自身的專業能力可以得到較大提升,而這有利于教師從自身層面為教學改革做好準備。
三、安排學習機會,引導學生的鋼琴學習
在鋼琴學習中,學生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他們屬于學習的真正主人。在鋼琴教學中,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充分機會,使其能夠有學做合一的機會,在學習過程中促使學生對鋼琴學習的意義本質進行理解,充分發揮各個學生在學習鋼琴時的主動作用[3]。
首先,教師需要將預習工作設定好,引導學生的有效預習。預習要求學生在課前對鋼琴知識進行自學,這屬于他們學習鋼琴的初步也是重要活動,有利于學生初步認識鋼琴。而認知和認識的這個過程,便屬于學生實現學做合一的一個過程。為促使學生的課前預習提高效果,鋼琴教師應該根據鋼琴教學的具體內容,設計好預習的導學案。這些工作的目的是以導學案為指引,保障學生在自主預習中能堅持正確的方向。而在導學任務的設計中,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搜集作品資料,了解音樂作品的背景知識;在自學的支持下,對音樂作品實際強弱規律進行掌握;利用自學活動,對音樂作品實際彈奏方式初步理解。在這些任務問題的指導下,學生可以看到預習鋼琴知識的方向,而上述任務問題也和教學的重難點有所貼合,有利于學生在后續課堂上順利完成學習。
此外,教師應該嘗試小組合作,由學生進行自主實踐。在鋼琴教學中,小組合作也屬于教師開展教學的有效方式,在小組合作的鋼琴學習中,學生可以有充分的學習自主性。在自主實踐和探究的過程內,學生能集思廣益,深度理解并且學習鋼琴知識,并解決各自在自學中、在演奏鋼琴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彼此幫助并且彼此提升。而小組合作的方法,堅持了學做合一的理念,也有利于學生、教師在鋼琴課上的正確角色定位,為學生的鋼琴學習主動實踐帶來了充分機會,有利于鋼琴教學真正煥發活力。
四、提供表現機會,以實踐鍛煉促進學習
在教學做合一的“做”中,在強調課上學生跟隨教師完成“做”,學生自主實踐練習的“做”外,還會包含學生在課下時的舞臺表演,此類實踐表演有利于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提升鋼琴素養[4]。而這要求在鋼琴教學中,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表現機會,利用由課堂教學逐步轉移至課下教學的方式,對實踐鍛煉的各種活動進行創新,促使學生在鋼琴學習中從獨自演奏這一模式中抽離,在實踐參與中逐步提高實踐能力,提升參透鋼琴藝術的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校內實際,定期組織多彩豐富的鋼琴活動,比如鋼琴比賽,而活動形式的設計需要激發學生興趣,符合學生實際,促使學生在各種鋼琴活動中鍛煉鋼琴基本功,掌握更多的鋼琴彈奏技巧。教師也可以推薦學生參加校外的鋼琴比賽,帶領學生參與社會層面的鋼琴活動,促使實踐教學獲得更為豐富的渠道,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將教學做合一落實起來,實現教學的創新改變、延伸拓展。
五、以信息化教學,促進教學做的合一
鋼琴學習的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學生的長期練習以及正確練習,而對學生的鋼琴練習而言,練得正確屬于有效實踐練習的重要前提。但鋼琴教學屬于實踐性較強的活動,鋼琴彈奏的技巧、指法等,也無法充分通過紙質教材表現出來,這容易影響學生的鋼琴知識理解。所以在互聯網時代,為促進教學的教學做合一,教師需要將信息化教學靈活運用起來。
在教學中,為幫助學生掌握鋼琴彈奏的技巧,教師需要首先明確學生鋼琴學習的基礎、能力和方法等。在此基礎上,教師應該結合學生實際、教學的主要內容和重難點,選擇或制作對應的教學視頻。在教學視頻中,教師應該將一些學生難以通過書面途徑理解和學習的內容展示出來,而在此類視頻提供給學生后,他們便能利用視頻,在課后時間中反復練習,直至掌握鋼琴彈奏的相關技巧,促使教學實現教學做的合一。
此外,在鋼琴彈奏中,簡單掌握鋼琴彈奏的技巧并不能完成優秀的鋼琴表演,優秀的鋼琴藝術家能在掌握彈奏技巧的基礎上,結合個人對樂曲的理解進行發揮,這也體現了他們的藝術理解、藝術審美和藝術表現能力。但對中職學生來講,他們很多都是剛剛接觸鋼琴,自然無法很快在鋼琴彈奏中游刃有余,所彈奏的樂曲總是略顯僵硬。因此,在鋼琴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需求、樂曲內容,為學生展示優秀鋼琴家在演奏時的表演視頻,帶領學生在對演奏表演的賞析和評價中,促使學生明確該如何以鋼琴為工具演奏音樂,而不是刻板的按對所有的琴鍵。這種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了學做合一的重要參考,學生可以在課后時間觀摩優秀鋼琴家的表演,反復觀看找到他們在表演中的技巧,通過自己的模仿和感悟,最終讓模仿到的技巧變成自己的技巧,實現學做二合一。
六、結束語
總的來講,在中職的鋼琴教學中,教師需要在“教學做合一”的理念支持下創新教學。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正確認識教學做的關系,并從教學做的角度出發,設計對應的教學改革措施,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而“教學做合一”理念在鋼琴教學中的滲透,有利于達成鋼琴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的提升,進而培養其良好的鋼琴藝術素養。
參考文獻:
[1]孫達天.傳統鋼琴教學中網絡教學的運用探究[J].北方音樂,2019,39(16):2.
[2]張瀅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9(5):2.
[3]于波,紀大川.中職“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的建構與實踐研究——以重慶市合川職業教育中心為例[J].職業教育研究,2014(6):112-115.
[4]張雪琳.信息化教學模式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求知導刊,2018(19):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