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天
【摘要】互聯網技術的高度普及,使得其為成為高校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但網絡信息復雜繁多、信息質量參差不齊,如何保證學生獲得正面、優質的網絡信息,是對高校網絡思政教育的重大挑戰。文章對高校網絡思政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闡述和剖析,并對如何完善高校思政體制提出了策略性建議,以期拋磚引玉,為完善高校網絡思政管理體制提供有參考。
【關鍵詞】高校? 網絡思政管理? 網絡思政專職部門
【Abstract】The high popularity of Internet technology makes it one of the important channels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obtain information. However,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is complex and various, and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is uneven. How to ensure students to obtain positive and high-quality network information is a major challenge to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expounds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anagement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strategic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anagement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university;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anagement;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full-time department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9-0091-02
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互聯網的高度發展使得其在青少年群體中的覆蓋率不斷走高,因而對于青少年三觀的塑造和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國是世界上網民數量最多的國家,高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更是與互聯網息息相關。尤其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發展,高校學生已經能夠實現全天候、全地域的信息獲取。鑒于高校學生對于信息優劣的判斷能力不足,若不采取必要的干預措施,難以保證其不被不良信息誤導和侵害。因此,高校網絡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應運而生。
一、高校網絡思政管理體制存在的普遍問題
雖然思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各大高校也紛紛采取措施對學生進行良性引導,但是高校學生已經具有獨立的自我意識,過于嚴苛和一刀切的干預管理已經不適合該學段的學生管理,因此由不當管理而產生的負面案例也頻頻出現。究其根本,在于高校網絡思政管理體制尚不健全,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未能與時俱進。盡管高校達成了針對網絡思政管理的共識,但卻未能將思政管理和網絡管理工作進行有效融合,管理效果達不到預期也就并不奇怪了。
(一)高校思政管理工作人員存在的問題
由于缺乏健全管理體系的指導,高校思政管理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管理隊伍缺乏有效合作以及網絡技術能力的欠缺。
1.高校思政管理團隊網絡能力和現階段高校的思政管理工作是分級而治,工作思維未能與時俱進
現階段高校的思政管理工作是分級而治,由學生處、輔導員、授課教師和系部、班級黨、團干部逐級負責。作為專業的思政管理團隊,其間的工作人員都經過嚴格的選拔和考核,具有過硬的專業素質和政治修養,完全可以科學高效地處理思政相關工作。但是隨著工作擴展到網絡領域,工作人員的短板逐漸顯現出來。
第一,高效思政管理人員對互聯網技術的專業度不夠強。思政管理人員平時工作繁忙,對于計算機及網絡信息的關注時間有限,相較于投入大量時間精力的學生而言,從信息獲取到網絡影響力都處于劣勢地位,存在著明顯的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盡管高效思政管理人員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都有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學習和培訓經歷,但是網絡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使其對于最新的網絡技術和網絡信息難以及時掌握和獲取,而大量的學生在互聯網領域如魚得水,專業能力甚至不亞于專業教師,若想實現對他們的有效管理,思政管理人員需要注意增強自身的互聯網技術能力,拓寬信息獲取渠道,使思政管理及時滲透到高校學生的日常網絡學習之中。
第二,由于缺乏互聯網思維,高校思政管理人員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未能與時俱進。網絡世界虛無寬廣,不像現實世界有很多的條框約束,對于處在熱血涌動階段的高校學生而言,是理想的自由發揮之地。在這里他們不懼挑戰權威,可以自由和自主的發言,甚至會為了獲得自我成就感而發表過激的言論。以高校的網上教育平臺舉例,學生可在網絡平臺進行課業選擇及學期末的課程評價,這本是網絡時代師生平等對話、推動網絡交流的民主性舉措,但有的學生卻發布不當言論,并對此造成的危害不以為意。如果網絡思政管理人員不能對此行為及時干預和加以矯正,不僅會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讓學生認為不必為不當網絡言論承擔責任,長此以往還會造成網絡言論的極端化發展,頻頻出現的網絡暴力事件即是對此的最好印證。因此,網絡思政管理人員應及時轉變工作觀念,加強對高校學生互聯網言論的有益引導,鼓勵學生發表自主看法,但應做到言之有度并學會對自己的言論負責。
2.高校思政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存在欠缺
由于互聯網屬于虛擬的社交空間,很多人把發布不當言論當作是自由權利的一部分,而且由于我國互聯網立法體系滯后,對于不當言論的制造者和惡意傳播者的追責力度欠缺。在如此的互聯網環境背景之下,不少高校學生自我意識膨脹,為獲得關注、滿足虛榮心,而被惡意引導,發布對政治事件和國家大事的不當言論,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更有甚者,在網絡熱點事件之中,很多高校學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在網絡輿論的影響下對事件主人公進行惡意人肉或者網絡攻擊,給當事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傷害。網絡言論的傳播簡單而又迅速,鼠標輕輕一點言論就可能全網散布,但言論暴力同樣是暴力,如果高校網絡思政管理人員不能及時進行管理和引導,勢必埋下巨大的社會隱患。但不少思政管理工作人員缺乏網絡工作的專業知識儲備和經驗,對于網絡不良現象的出現未表現出該有的政治敏感度、不能做到以小見大未雨綢繆,更談不上對網絡狂歡中的高校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指引。
(二)高校網絡思政工作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高校思政管理工作可借鑒的歷史經驗不多,因而存在管理體制不夠健全的客觀問題,最為直接的表現為工作團隊分流而治,未能實現工作中的有效合作。在傳統的高校思政管理工作中,一直踐行的是分工明確的各級管理體制,由校黨委、組織部、政教處、授課教師、輔導員和系部、班級黨、團干部逐級負責。各部門與學生接觸的視角不同,因而開展學生教育和引導的渠道也就不同??墒腔ヂ摼W時代之下,分工過于明確的思政工作方式難以滿足網絡思政的工作要求。思政團隊由于缺乏網絡工作的經驗和前瞻性,未對網絡思政工作進行專門部署,使得網絡監管工作力度不夠,對于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不足,出現不少監管漏洞和短板。
比如網絡社交的便捷性使得學生的社交圈得到有效擴大,而社交紛爭的隱患也由此劇增。在門類繁多的社交平臺、微信、微博熱門網站和及時通訊的APP中,學生可以通過點贊、回帖等方式進行言論回復。但一些高校學生因為瑣事發布惡意評論甚至在各大網絡平臺發布惡意信息,如果高校網絡思政管理人員未能及時發現并進行合理引導,同學之間的小摩擦就可能發展成為網絡暴力中心,對當事學生造成身心的巨大傷害,更會樹立不良典型,讓學生認為網絡暴力是發泄和解決問題的合理途徑。因此,網絡思政管理人員應構建合理的監管體系,設置專門的網絡部門對學生進行監管和合理引導,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將不良事件扼殺在萌芽階段。
二、完善高校網絡思政工作體制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網絡思政管理的專職部門
在互聯網滲透生活方方面面的當下,為了加強對高校學生的網絡引導和思政管理,對學生關注的熱點領域和事件做出及時、精確的回應,使高校思政管理的精神得到有效落實,各大高校應設立專職部門開展網絡思政管理工作。第一,在各大平臺設置學校官方媒體賬號,對網絡輿論進行正向引導。高校的各平臺官方媒體號可以對高校的各項政策信息和熱點資訊進行發布,并對政策和精神進行及時、正向的解析。在遇到突發和熱點事件時,官媒可代表學校發布相關信息,以肅清謠言,正面引導輿論導向。第二,對信息的發布渠道進行統一管理。除了專職的網絡思政部門,各級傳統思政管理人員發布的信息也應進行統一管理,做到既能實現信息快速準確的上傳下達,又能避免信息混亂、冗余的現象出現。因此,應建立統一的信息發布渠道,保證學生及各級工作人員及時了解信息。第三,設立針對網絡突發事件的應對機制。高校網絡思政管理人員應對學生的思想動態保持高度的警覺性,設置應對網絡熱點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對于事件及時進行疏導化解,避免出現事件的進一步擴大或惡化。第四,開發網絡輿論檢測系統,設置檢測熱點關鍵詞,及時對輿論進行監測和排查。同時應加強與各大院校之間的檢驗交流,必要時開展有益合作,共同實現對高校學生的思政管理。
(二)加強對網絡思政管理工作團隊的專業能力培訓
雖然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是對網絡思政管理工作的巨大挑戰,但學生的網絡信息檢測、處理工作還是要逐一完成,因此加強網絡思政管理隊伍的綜合能力的培養勢在必得。首先,對團隊定期進行思想政治培養。高校應定期組織對網絡思政管理工作團隊的思想政治培養活動,不斷加強隊伍的思想政治修養和思想覺悟,培養團隊對工作的高度責任心。其次,加強對隊伍的互聯網思維和信息技術能力的培訓。高??膳c社會廣泛合作,邀請互聯網技術專家和網絡輿論專家開展培訓課程或講座,對網絡思政團隊進行專業能力的培養,增強其信息技術處理和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
(三)高校組織創建網絡思政工作標志性欄目
互聯網信息繁雜,大量冗余信息浪費學生寶貴時間,因此引導學生關注正面信息,是高校網絡思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標之一,而組織創建標志性欄目是落實這一目標的有效手段。第一,創設符合學生實際的網絡思政宣傳欄目。各大高校應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結合學生的興趣在公眾號或官媒設置思政宣傳版塊。以趣味故事或熱點事件解讀的形式,每天向學生進行思政知識的普及,抓住學生心理,用輕松的形式對其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第二,加強對校園網站、貼吧的管理。校園網站、校園貼吧一直備受學生關注,加強對這些平臺的輿論導向管理,打造學生喜歡的熱門欄目,如清華的“水木清華”、北大的“北大未名”等,在學生喜聞樂見的信息中,對輿論進行引導,使之成為吸引學生、對其進行思想者政治培養的重要路徑。第三,高校的黨委團委也應積極組織活動,如思政知識競賽、 九一八紀念活動等,在學校網站開辟專題,對紅色歷史和思政知識進行普及;各系部、班級創設班級QQ群、微信群,定期進行思政知識傳播,也能及時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
三、結論
綜上所述,高校的網絡思政管理對于引導學生接受正面網絡信息,避免學生被不良信息荼毒,及時化解和處理網絡突發事件有著積極的作用。因此,各大高校應設立專門的網絡思政管理部門,并加強對工作團隊的政治和專業素養的培養,以加強對高校學生的思政管理,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高軍.網絡時代背景下思政隊伍素質問題的思考[J].杭州電子工業學院學報,2000(5).
[2]史鐵杰,余妍霞.高校思政教育網絡資源利用與共享情況的調查與思考[J].滁州學院學報,2007(1).
[3]程振設.網絡時代高校思政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