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霞
【摘要】在特殊教育學校內有許多不同程度、不同健康情況的殘疾學生,這些學生認知能力、成長規律、個性化發展需求不盡相同,需推行分層理念為殘疾學生提供均等學習機會,優化教育服務效果,在教學計劃、教學方法、教學目標推行過程中滲透分層理念,使殘疾學生能增強社會適應能力、自理能力及自學能力,為學生不斷學習成長夯實基礎。
【關鍵詞】分層理念;特殊教育;作用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07-0055-02
分層理念是在分層教學基礎上經由總結歸納發展而來的教學思想,傾向于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層級,針對各層級學生運用針對性較強的育人對策,通過恰當分層高效輸出教育內容,提高教學質量,保障教學規劃設計與教育目標貫徹落實相契合,使教學活動能始終圍繞學生全面發展特殊性展開。然而,有些特殊教育學校存在分層理念應用不徹底問題,主要源于未能意識到分層理念的積極作用,育人理念存在偏差,無法突出分層教育價值。基于此,為轉變特殊教育觀念,提升特殊教育水平,探析分層理念對于特殊教育教學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一、增強特殊教育針對性
分層理念的突出特點是因材施教,在明晰特殊教育學校內不同健康情況、不同程度殘疾學生共享教育服務教學實踐形勢前提下實施分層理念,尊重每位殘疾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根據殘疾學生行為表象、心理狀態制定特殊教育目標,并根據學情引領教師群體解構該目標,肩負分層教育責任,看清教育教學方向,使教師育人著力點更為明確,以此為由集聚特殊教育資源,打造人性化、生本化、針對性課程,滿足本校殘疾學生學習成長需求。基于殘疾學生在接受教育過程中學習成長,心理狀態、行為表象隨之改變,應用分層理念教師可及時把控學情,圍繞殘疾學生實際情況有目的性地改進教育目標,同時篩選教育資源,形成全新課程,保障特殊教育“對號入座”,在“目標分層規設——內容分層集聚——學情分層反饋——目標分層優化”閉合環路加持下增強特殊教育針對性,使特殊教育猶如齒輪般滾動前行,繼而體現分層理念在特殊教育教學中的作用。
二、調動殘疾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
在以往統一性、一體化較強的特殊教育教學活動中,有些殘疾學生雖然緊跟育人步伐,但仍會在學習實踐中感到吃力,消磨學習熱情,產生厭學心理,此時若教師未能及時發現殘疾學生情緒并抓住學情波動規律將出現特殊教育教學活動脫離實際現象,教書育人心血將付諸東流。與以往的特殊教育教學理念相比,分層理念更具生本性,在殘疾學生學情加持下聚合資源、創編教案、設計活動并加強評價,使殘疾學生表現得更加積極主動,能在分層理念中汲取成長養分。例如,教師在設計分層合作學習方案時會考慮到各組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在學情均衡前提下規設小組,確保各組學優生、學困生兼具且關系和諧、氣氛融洽、目標一致。相較于殘疾學生獨立完成自學任務,教師以組為載體鼓勵殘疾學生互助協作,能提高自學效率,在同伴面前不會擔心說錯、做錯,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同組殘疾學生可圍繞發現的問題交流互動,在互助、提問、探究、總結基礎上點燃求知熱情,調動學習積極性,用“主動求知”代替“被動接納”學習狀態,使殘疾學生思維增加活躍,期間還可增強社交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合作互助能力等素養,發揮分層理念素質教育作用。基于此,在特殊教育教學中需運用分層理念,體現分層理念育人作用,調動殘疾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凸顯殘疾學生特殊教育教學改革中的核心地位。
三、逐步改進特殊教育體系
當前鼓勵特殊教育、普通教育合并,政府提供資金保障,說明特殊教育體系并非一成不變,要跟隨教育形勢以人為本不斷調整。一切教育活動的主體均是學生,如何把控學情逐步改進特殊教育體系,成為特殊教育教學實踐需解決重要問題之一。分層理念體現教育過程與結果的關系,殘疾學生能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攀登知識高峰,將教師分設層級視為腳下的成長階梯,教師則在分層理念推行過程中統籌育人資源,剖析育人信息,將學情視為特殊教育教學體系改進“風向標”,始終根據殘疾學生學習成長真實情況劃分層級,避免教師育人決策較為盲目,在合理分層前提下驅動教育體系,為特殊教育資源輸出疏通渠道,使殘疾學生能參與教學活動,分步驟、分階段學習成長,保障學情與特殊教育教學周期性頂層設計方案一致。特殊教育教學體系除由教育管理者及教師驅動外,還有家庭、社區、社會公共福利機構等主體參與其中,在完善特殊教育體系同時如何協同育人成為難點,這就需要發揮分層理念作用,鼓勵參與特殊教育教學服務主體共享學惰信息,在以人為本基礎上針對學情深入分析,劃分行之有效的特殊教育教學層級,提高多方協同教育默契性、有效性、聯動性,保障各方均能在特殊教育中做出貢獻,避免使蠻力、使錯力、亂使力,使特殊教育體系分層保障效果更優,基于分層理念發揮逐步改進特殊教育體系作用。
四、有利于特殊教育教學方法改革
分層理念指導性較強,同時具有改進教學方法作用,以設問教學法為例,教師在意識到殘疾學生處于不同成長狀態后結合教學內容所設問題更具開放性、層級性、靈活性,保障處于各個學習層級殘疾學生均能思維活躍、大膽表達、參與其中,在回答問題中檢驗自學成果,與教師積極互動,使教師可根據殘疾學生回答問題的結果持續設問、恰當追問、合理啟發,確保設問教學法可發揮育人作用。分層理念之所以能發揮教學方法改革作用,主要源于教師關注殘疾學生學習狀態,緊跟不同層級學生學習動態,積極與各個層級殘疾學生高效互動,將教學方法視為基于分層理念創建高效課堂重要條件。除分層理念能直接改進教學方法外,該理念還具有集聚育人資源作用,這在新時代“互聯網+特殊教育”改革過程中極為重要,教師根據分層理念立足網絡整合課程資源,保障視頻、圖片、音頻、文本等資源均與各個層級殘疾學生學習需求吻合,能在利用海量數字資源前提下創編層級性極強的育人方案,為殘疾學生提供優質教育服務,響應教育信息化改革政策號召,繼而助推特殊教育教學方法不斷升級。
五、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特殊教育教學過程中殘疾學生處于不同成長階段,傳統教育理念容易忽視殘疾學生個性化成長需求,無法引領殘疾學生全面發展,為此教師需運用分層理念,發揮該理念增強特殊教育針對性、調動殘疾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提高教育內容傳導有效性、逐步改進特殊教育體系、有利于特殊教育教學方法改革、提升特殊教育師資水平作用,使師生能在分層理念作用下同步發展,助推特殊教育教學活動不斷發展,確保殘疾學生能在分層教育中增強綜合素養。
(責編 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