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寶戀
【摘要】隨著英語中考的閱讀量的增加和難度的加大,詞匯量的大小是閱讀能力的關鍵因素,在初中三年,如何引導學生輕松學習單詞并在運用中掌握單詞,是教學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論述了教師在課堂上如何有效教新單詞,課后如何鞏固新單詞,并如何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積累詞匯,增加詞匯量,提高閱讀能力。
【關鍵詞】詞匯教學,呈現新詞,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07-0089-02
詞匯是語言教學的基礎,詞匯量的多少和熟練程度直接影響運用語言表達思想的準確性,也直接影響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新課程標準》中五級要求詞匯教學的目標是了解英語詞匯包括單詞、短語、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等形式;理解和領悟詞語的基本含義以及在特定語境中的意義;運用詞匯描述事物行為和特征、說明概念等;學會使用1500~1600單詞和200~300個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新中考題型中,無論是單選、完形填空、閱讀理解,或是看圖寫話、綜合填空等,每一道題都與詞匯緊密聯系。因此,學生掌握詞匯是最根本的要求,教師如何教學詞匯也自然成為英語教學的重頭戲。
一、如何呈現新單詞
新課程所倡導的理念是“有效的語言學習應是經歷性的(experimental),而不是傳授性的(instruction-al)”。所以在教學中要把新知識點結合到令學生感興趣的操練中,經歷多次重復練習,才能在學生中形成概念。詞匯教學的步驟一定要活躍、緊湊、實用,要始終調動起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用多種方式呈現生詞。
(一)展示圖片和創設語境的方式
讓學生感知生詞,理解意思。如在教授指路和問路的“until you get to…”這個表達時,教師設置情景,把教室的通道改成……Street,……Road,讓學生舉牌,教師邊演示邊說go along……Street,走到……Road時,教師大聲說“until you get to……Road.”教師重新演示,師生共同說出“go along……Street,until you get to……Road.”教師帶讀until,并板書,學生能理解意思。并多舉例一些until的例句,例句可以是教材文章中的句子,也可以是課外的句子,課外的例句最好能舉例一些具有時代性或者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的。
(二)利用實物或簡筆畫教學生詞
學習生詞時必須先知其音和義,再用音帶形、音形義結合記憶。在教學生詞星期日到星期六時,教師在句子中What day is it today?來教單詞,結合日歷,把日歷翻開,依次提問學生What day is it today?依次教學Today is Sunday/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在學生理解意思的基礎上依次與學生大聲齊讀“Sunday,Sunday,Sunday.”接著根據發音規則,師生一起板書Sunday,教師指出元音u和字母組合av的發音,學生進行大聲拼讀單詞。教師要經常有意識地訓練元音字母在開、閉音節中的讀音,以及常見字母組合的讀音規則。在備課時要有針對性把相同音標的字母組合列在一起學習,從而讓學生自己發現讀音規則,培養學生的聽音猜詞、見詞讀音的能力。要重視音標教學,初一剛入學時用半個月時間進行音標教學,學習48個音素,學生會初步拼讀音標。在之后的教學中,要求學生預習詞匯表中的生詞時畫出每個音標中的元音音素,并畫出該元音音素的字母或字母組合,學生要會自行拼讀。在平時誦讀單詞時,要看音標讀拼寫單詞。在期中或期末的復習中,按相同的元音音素進行單詞歸類,給出音標,讓學生能看音標寫出單詞。
(三)按詞一詞塊一句子教學單詞
中考中對于學生詞匯的考查都是置于一定的語言情境當中的,詞匯的教學應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在運用中學,在運用中記,在運用中鞏固和擴大詞匯量。對于重點詞,重點短語的運用要還原課文,把課文的句子熟記心中,才能舉一反三,學以致用。如中考中的看圖寫話題型,除了考查學生時態、語態,還應訓練學生詞塊在句子中的運用。如學到collect stamps詞塊時,教師要有目的地訓練多種表達,如:“I like collecting stamps.”“I have collected more than 100 stamps.”“Collecting stamps is my hobby.”“Collecting stamps is fun.”等。教師在教學生詞或短語的運用時,要盡量多舉例句,讓學生漢譯英,進行高強度快節奏的訓練,這時教師要注視著全班學生表現,發現有走神的學生馬上提問他,保證人人參與課堂。
二、如何落實單詞關
(一)及時復習鞏固
有研究表明,學生需要與詞匯接觸5~16次才有可能掌握一個詞匯。同時邊學邊遺忘。遺忘的周期大約是5分鐘,30分鐘,12小時,1天,2天,4天,7天,15天。所以教師要安排好時間及時復習,要反復朗讀復習。復習周期可以這樣安排,當堂課結束時總結復習,第二天課堂復習前一天的知識點,本單元結束時即3~4天之后再對總單元復習,教完兩單元時再復習,準備單元考試,復習節奏可以慢慢加快。
(二)重視單詞誦讀
要充分利用碎片時間,即早讀、課前、課間、課后的時間召集學生全體誦讀,讀時可站著,也可坐著。在誦讀時要做到大聲,有節奏感,快速地朗讀。要保證學生的發音標準,最好是模仿課文的錄音跟讀。誦讀內容以單詞課文為主,在復習單詞或短語時還原到課文中的句子復習。教師盡量把重點詞放在重點句子復習。如復習到trousers時,可利用“What color are the trousers?”或“There are three pairs of trousers on the line,Are the black trousers yours?”等進行復習,既復習單詞,又復習了句子。
(三)過好單詞小測關
家庭作業要明確要求聽讀背在前,寫在后。檢查練習冊時專門檢查與課本原文一樣或相似的句子。有背的作業就必須小測跟上,測前可復習,小測控制在5分鐘完成。小測不合格的尋找原因,并通過教師和小組長的幫助后重考,人人過好小測關。每周一般小測4次,每個Section一次,每次的小測卷一定要訂正組長檢查過關,最后整理成冊,最后一次進行本單元的周周清小測,專門針對學生自己的錯誤重測,并最后五份小測卷整理成冊收回檢查。
三、延伸課外,擴大詞匯量
(一)滲透詞匯學習的策略,養成主動積累詞匯的習慣
找到合適自己的詞匯學習方法,如聯想法、歸納法、比較記憶法、分類記憶法、象形記憶法、口訣法、構詞法等學習詞匯,構建詞匯知識網絡。如利用mind map來分類記憶單詞。教完七年級上冊課程,我們利用假期時間讓學生嘗試用mind map來把單詞歸類記憶。有的學生把整冊的單詞分成colors,foods,clothes,jobs,animals,body parts,numbers等進行歸類記憶,并配以圖片,既鞏固復習了單詞,又提高自己記憶單詞的能力。
(二)重視課外閱讀,鞏固擴大詞匯量
充分利用學生手頭的閱讀資料,精講一些閱讀篇章,平時培養學生養成按意群,詞塊閱讀的習慣。教師在平時要引導學生關注詞塊,增強詞塊意識,多積累詞塊。在長句中能自如斷句,輕松閱讀。“書蟲系列”或21世紀報等都可以作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材料。也可下教App來收聽適合自己水平的音頻節目,如喜馬拉雅、少兒趣配音等。在輕松有趣的閱讀中感受單詞的魅力,積累詞匯量,反之更大的詞匯量能夠更好地服務閱讀。
(三)幫助學生用構成法來掌握單詞
學生如果掌握一些基本的前綴,后綴以及合成詞的意義,將會大大提高單詞量。例如,前綴in-,im-,il-,ir-表示“not”,indirect(不直接的)等;而后綴-ly可加到形容詞后,如quickly(快速地)等。合詞法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構成新詞的方法,包括合成名詞,合成形容詞和合成動詞等。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合成詞的現象,從而幫助學生節省記憶時間。初中階段涉及的合成名詞如classroom(教室),spaceship(宇宙飛船),toothbrush(牙刷);合成形容詞如good-looking(好看的),hard-working(勤勞的),handmade(手工制作的);合成動詞如underline(在…下畫線),overcome(克服)。
總之,教師在詞匯教學時要音形義結合,并以中考指導意見為指揮棒,把詞匯與考綱中的話題,功能句相結合,讓學生熟練運用教材中的四會詞匯。并通過各種途徑,擴大學生的課外詞匯量,才能讓學生在中考的閱讀中游刃有余,取得高分。
(責編 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