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新
【摘要】新時期,職業教育作為與經濟社會結合最為緊密的教育類型,承擔著非常神圣的使命。每所職業院校都應該把其教學質量管理工作提升到戰略的高度上來,加強職業教育教學的質量保障,構建一個科學可行且合理規范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切實提升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教育教學水平,提升用人單位對本校畢業生的滿意度。本文將OKR理念融入職業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體系,結合我校的教學質量保障構建案例,實現學生、教師學習的自我驅動。
【關鍵詞】OKR ?職業教育 ?自我驅動 ?教學質量管理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1-0001-02
一、我校教學質量管理問題
(一)認識問題
1.目標與需求模糊性
目前的高職生入學起點低,本身沒有太大的學習興趣,對將來的就業也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也就是說沒有就業的目標,在校期間就沒有學習需求。受到課程設置的限制,大多數學生對于專業課程的學習缺乏系統性,很多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學習的目標和需求以及學習的方式方法都比較模糊。
2.實踐過程的欠缺性
我校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在不斷地完善,但不可否認的是各門課的課程教學目標是固定的,教師往往依賴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教學教學大綱的要求去制定教學環節。在知識傳遞過程中學生始終明確“要我學會的知識”和“要我做的事”,學生只要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即可,忽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組織問題
1.思想目標不夠明確
我校要有明確的教學質量管控體系的思想目標。樹立現代教育思想,為各主要教學環節制定嚴格的質量考核標準,建立有效的教學質量管控長效機制和保障體系。科學的評價、有效分析教學質量、通暢的信息反饋、強有力的調控功能,使得教學質量監控的任務、職責、內容有了明確的區分,形成相互協調、共同發展的有機整體。
2.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不科學
首先,學生評價主體在我校實施教學質量評價活動的過程中嚴重缺位。學生是學校教學的直接輸出成果,學生的進步和成才是教學質量評價的最終目標;其次,職業教育有著鮮明的“職業”特征,企業在人才培養的末端驗證著學校人才培養的結果,但在培養的過程中介入很少,普遍存在企業評價缺位的問題;最后教務部門是單一評價主體,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反饋價值失真的問題。
(三)考核問題
主要體現在關鍵結果不理想。
1.落實診改不到位
我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落腳點是針對檢查出來的問題不斷地進行整改,“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反饋問題—進行整改—修訂計劃—再實施”這一過程是動態循環的自我診斷和改進的過程。但很多學校同時存在信息反饋慢、發現問題不能快速解決、落實不到位的現象。
2.跟蹤反饋不高效
定期的教學檢查、學校及系部領導聽課、任課教師反饋、系部教務員及學生信息員等反饋的信息如不能及時進行匯總、整理及分析,或者在跟蹤反饋的環節不夠規范和合理化,往往就會出現有頭無尾、有始無終的情況。有時候發現問題若不能做出快速響應、跟蹤、核實,就會存在無視問題或不解決問題的現象。
二、我校教學質量管理新思路——引入OKR工作法
(一)理論基礎
OKR即目標與關鍵成果法,O為目標(Object),KR(Key Result)是關鍵結果,描繪實現目標的關鍵路徑。OKR理念可追溯到1926年管理學之母瑪麗帕克福萊特提出的管理思想,她指出組織的管理者和員工之間可以通過權利的分享與協作達到更好的組織績效。OKR實施流程的基本框架為根據企業戰略設定目標→明確關鍵結果→推進執行與定期回顧。
(二)可行性分析
1.戰略導向性
我校要根據合理的組織發展戰略來確定教學質量管控體系的目標,這和OKR的戰略導向思想不謀而合。當前職教系統學生入學起點低,為了在低起點的前提下實現高質量的產出,在“新工科”背景下的教學質量體系應以教學為中心,以“診斷改進與教學改革相結合、體系建設與工作相結合”為原則,適應時代潮流我們只能更加努力,和其他院校相互交流、共謀發展。本校內部各部門緊密配合,共同承擔培養社會所需的各種各樣專業技能人才的重擔,OKR的戰略導向恰滿足這個要求。
2.目標一致性
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管控體系的目標必須圍繞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高技能型專業人才這一根本任務來設計制定各部門要達成的分目標,保障人才培養計劃的實現。OKR的設計思想是對組織目標進行逐層分解,通過一個個小目標的實現來達成組織目標,滿足了目標一致性原則。
(三)OKR對我校教學質量管控體系的價值
職業教育既有高等教育屬性,也有職業教育屬性,與企業之間存在著天然的密切聯系。目前,我校實施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教育主線,培養集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等為一體的第一線高技能人才為根本任務,由此,OKR理念對我校教學質量管控體系有較強應用的價值。
1.目標聚焦
目標過多會削弱對重點目標的關注,所有目標不可能一次達成,為使學校建設更加高效,聚焦目標是關鍵,實施OKR的最大的一個價值是能幫助職業院校教師或學生實現目標聚焦。當目標越來越近時,成就感會給人更大動力,更加努力地向著目標前進,如此良性循環,實現自驅。
2.溝通與協同
實施OKR的價值在于其透明性,學校從管理層到教師、學生,每個人都有公開透明的目標,防止不同部門和個人工作內容的重疊。制定OKR的過程,也是學校上下全員充分溝通的過程。大家可相互查看各自工作的內容、進度和得分、了解彼此的目標需求、清理重疊的工作,使相互之間的協同達到一種積極的群體效應。上下級和同級之間的評價、督促,能夠激發個人的競爭意識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需求。
三、構建基于OKR的職業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體系的路徑
(一)根據OKR理念設計學校各部門的OKR
根據學校發展戰略目標(O)設定教學質量管控體系目標(O),明確關鍵目標(KR)。O和KR的關系是相互支撐,上一級部門KR可轉換為下一級部門或個人的O,若干部門可以同時具有相同的O,再各自分解自己的KR,確保目標實現。我校作為職業教育院校,一個很重要的人才培養目標就是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各種各樣的應用技能型人才,為了實現這個O,需要從兩個途徑實現,即兩個KR,其一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全能型人才(KR1),其二是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KR2)。學校的KR轉換為學校的O,也是兩個,即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全能型人才(O1)和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O2)。之后,就可以分解各個部門的目標了。根據學校的兩個目標制定其關鍵結果,如表1所示。
(二)構建基于OKR的職業教學高質量發展體系
新時代職業教育在由層次教育提升為類型教育的背景下,要充分考慮職業院校自身的現狀,結合國家教育部質量診改指導方案,將企業目標、學校目標、教師目標、學生目標、關鍵結果等OKR理念融入到學生的教學質量管理體系。
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起點就是OKR的目標標準,涵蓋質量保證體系的整個過程,其中“常態化糾錯”和“階段性改進”形成了教學質量保障的閉環,可隨時進行,通過預警監測點的警示,進行常態化自診,快速糾偏。同時以該保證體系為基礎,對教師的評聘、考核和激勵制度進行完善。
四、結語
職業院校最核心的訴求之一就是建立一個相對科學且切實有效的教學質量管控體系。職業院校只有真正結合企業、行業,才能更好地、更精準地去塑造教育教學生態。我校正在探索的基于OKR理念設計的教學高質量發展體系,相信其科學的質量診斷和改進機制,必能幫助職業教育者和受教育的青年大學生更好地制訂個人目標,在公開透明的環境下激發他們的干勁、學勁,形成自我驅動,進而明確自身價值,實現學校教學質量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航俊.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效果評價體系構建[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21):122-126,134.
[2]喬代富.高職院校教學質量評價策略優化——基于層次分析法視角[J].安徽官博電視大學學報,2019(3):55-59.
[3]張鵬躍.OKR,為創新型組織而生——助讀OKR:源于英特爾和谷歌的目標管理利器[J].人力資源.2020,(4):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