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霞
【摘要】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利用數學模型的思想來開展教學活動,可以有效地降低數學的教學難度,便于將抽象概念化的數學知識,變的更加具體形象化。這種教學方式符合小學生的年齡學習特點,進而為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小學的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在教授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利用數學模型的學習方式,提高自身的數學學習效率以及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 模型思想?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1-0094-02
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利用模型的思想,可以有效地提升數學的教學質量,進而提升學生在生活中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將模型思想落實到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對數學模型思想的理解,在循序漸進的教學環境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最終使得學生可以在生活中自主積極地面對數學問題,在對數學模型具體含義的領悟下,培養在生活中應用模型思想的意識和習慣。
一、小學數學中模型思想的具體概念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使得教學模式和方法得到了極大的創新和改革,尤其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應用模型思想,極大地促進了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提升。那么模型思想的具體概念又是什么呢?小學生因為年齡特點的影響,其在理解小學教材中的一些數學概念和定義的時候會比較困難,對于形象化思維正在像抽象化思維過渡的小學生而言,這就顯得尤為不易。所以針對這種情況,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建立模型思想,就為小學的數學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通過數學的模型思想可以在保證數學知識不失真的基礎上,將抽象化的數學知識變的更加直觀形象化,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以及吸收。在進行數學概念以及定義或者是公式的教學時,可以利用生活化的內容來建立一個數學的模型,進而將數學知識與生活進行有機的結合,充分地發揮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像在學習減法時以5-3為例,教師可以將5轉化成5朵花,其中被人拿走了3朵,那么現在還有多少朵花呢?還可以將實際的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由此可見,模型思想可以有效地簡化數學學習中的問題,幫助教師和學生降低數學教學以及學習的難度。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建立一個良好的模型思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1]。
二、小學數學中模型思想的具體內容
首先,對抽象知識具有良好的概括性。在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中,需要對抽象化的知識具備良好的概括能力。在數學的模型思想應用中,需要建立一個辯證性的思維模式,利用數學的相關知識,對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基本的概括,以便于使得問題更加的具體,最后用圖形或者是符號的形式進行展現,進而建立一個數學的基本模型。由此可見,在數學的模型思想中需要不斷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概括能力,保障對模型思想的有效應用。其次,要有精準且良好的直覺思維基礎。小學的數學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的時候,不僅要重視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的辨別能力,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準確直觀化思維能力。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保證學生在自覺的思考中擁有準確的理解能力,在不斷的應用中增加自身的經驗,進而建立一個完善的知識體系。所以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以及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直覺判斷性思維能力[2]。最后,具備準確且合情的推理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掌握了基本的正確信息之后,應用基礎性的推理方式,再進行合理的推理,通過對問題的觀察和推理,繪制圖表或者是應用分類對比的方法進行推理,使其能夠獲得相對較好的數學學習結果,最后提高學生的推理能力。所以,小學的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重點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以在模型思想應用中充分地發揮其積極作用。
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模型思想的策略
1.在數學教學中,利用生活化的內容開展數學模型教學
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應用數學的模型思想解決現實問題,通過貼近學生生活的數學知識,增強學生對知識的親近感,提高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所以,教師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對生活的觀察意識和能力,以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切勿將教師自身的生活經驗強加于學生身上。在數學的模型思想培養中,其不是一個單獨存在的教學內容,模型思想本就是數學各種知識相互聯系的教學方式。因為小學的數學教師要利用生活化的數學知識與模型思想進行結合教學,提高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對模型思想的應用能力。比如:在進行加法的計算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建一個熟悉的生活化場景,以學校的一棵樹為教學背景,之后進行假設練習。假設草地有兩種顏色的花朵,其中紅色的為8朵,黃色的為6朵,那么草地上一共有多少朵花呢?之后,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算式的列舉:8+6,其中8代表了紅花,6代表了黃花。最后得出的結果是14,即是草地上所有花的數量。在這個過程中,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建立了數學探究學習,通過將草地上的花這種實物轉化成數字,就是數學模型思想的一種應用,便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3]。
2.提高學生在數學建模中的參與度
數學的模型思想就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建立,其主要的起點在于具備這種思想的本人,思想形成的過程是無法被替代的。也就是小學的數學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的時候,初期是教師進行示范,將實際的問題轉化成抽象的數學知識,這個過程需要學生不斷地去領會其中的含義,進而形成自己的模型思想。在學生最初的應用中,可能會出現各種的問題,像學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問題的重點,導致抽象的數學問題偏離主題,或者是抽象的對象不充分、不正確等。這個時候教師要給予理解和及時的指導,通過不斷地練習糾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模型思想。比如,在進行認識圖形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學校周邊具有圖形知識的照片。之后帶領學生到實際的場所去分析和認識這些圖形。這個時候學生通過簡單的觀察就可以找到對應的圖形。那么教師對其進行提問:大家是根據哪些特征來辨別這些物品是哪種圖形的?這樣可以引導學生對其思考的過程進行有效的認知。其中有的學生會發現是因為看到三角形的三個邊,或者是三角形的三個角等判定這個物品是三角形的。在經過不斷的練習后,加強學生對思考過程的重視,進而提高學生的模型思想應用能力。
3.提高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模型思想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在數學學習中完成數學模型的建立是模型思想的初級階段,與解決實際數學問題還有一定的距離。教師要不斷地創造機會,引導學生進一步地去完成后續的步驟。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模型思想應用的指導,提高學生獨立解決數學問題的效率,幫助學生建立應用模型思想解決數學問題的自信心。同時在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中,小學生的生活也更加豐富多彩,這時教師要培養學生在生活中進行模型思想的訓練意識,通過在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地提高其對模型思想的應用水平。比如,在小學學習重量單位克以及千克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情境來進行教學。學生在超市買食材的過程中會發現不同的食材所標注的單位有所不同,有的是克,還有的是千克、毫克,或者有的標注斤這個單位。之后教師就可以將單位的換算進行教學。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自由的交流討論時間,讓學生將生活中與之相關的知識進行總結和分析,在反復的應用中提高數學模型的思想應用[4]。
4.在課外活動中提高模型思想的應用范圍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數學模型的思想內容使得學生在掌握這一項能力中,需要一個長期的積累和訓練時間。在一步步的訓練中不斷完善學生模型思想的應用水平。教師不僅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相關的訓練培養,同時也要在課外活動中對其進行強化以及鞏固訓練,進而使得學生對已掌握的模型思想可以進行有效的利用。通過豐富的課外活動,引導學生對生活中數學元素的關注,讓學生了解模型思想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應用。比如,在元旦或者是春節舉辦班級或者是學校的聯歡會中,教師就可以將教室環境的布置工作交給學生來處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盡可能地減少對學生的影響。在環境布置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現在墻面的裝飾過程中會涉及到幾何圖形的應用。然后就會應用幾何中的相關數學知識來指導環境的布置。像各種形狀的裝飾畫,在兼顧美觀的情況下,要將不同形狀的裝飾畫進行有效的排列組合。另外,在教室環境裝飾的過程中還要思考需要多少裝飾畫,將裝飾畫所需要的數量與墻面的面積進行數學聯系,測算出正確的數量。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在生活中利用模型思想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是一個需要長期積累,不斷訓練的過程。通過小學階段的教學培養,為學生未來的數學模型思想學習和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在培養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要有足夠的耐心,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將數學知識與模型思想進行緊密的練習,提高生活化的數學場景,增強學生對模型思想的實踐練習,進而不斷地完善學生對模型思想的理解。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不斷地創新和改革新的教學策略,提高模型思想的應用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一清.核心素養視角下培養小學數學模型思想的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20(8):94-95.
[2]何澤衛,王貴明.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模型思想的培養策略[J].新一代:理論版,2020(3):99-99.
[3]張邯英.淺談小學數學模型思想的教學培養策略[J].東西南北:教育,2020(10):0225-0225.
[4]李詠梅.小學數學模型思想及培養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國學教育,2019(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