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課作為信息時代所衍生出的一種新型學習資源,具有短小精悍、高度聚焦、便于共享的特點,迎合了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趨勢,現下被廣泛應用于各學科教學中,本文對微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做出了相關介紹,將微課的運用設定為三個環節,希望能夠為相關教師同仁提供一定的借鑒參考,為學生的英語學習增添助力。
【關鍵詞】微課? 初中英語?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5-0084-02
現代教育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初中英語教學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教育資源,教師應該與時俱進,創新大膽的運用這些新型教育資源,為課堂教學增添動力。其中微課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將課堂重點知識濃縮到幾分鐘的視頻當中,并在教學的多個環節進行應用,可實現傳統課堂難以實現的教學效果,在今后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對微課的研究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1.初中英語教學微課設計流程
微課最早是由美國北愛荷華大學LeRoy A.McGrew教授提出,是針對傳統課程內容冗繁枯燥,學生學習需投入大量精力的問題,而錄制的60s課程,隨后在世界范圍內的各學科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微課,教師可以采用ADDIE模型制作方法,將微課的制作劃分為五個階段,即分析(A)、設計(D)、開發(D)、實施(I)、評價(E)。
(1)前期分析: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全面的分析,節選出最適合制作微課的部分,同時還要對學生的學情進行分析,要在充分考慮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對微課內容作出合理選擇。(2)確定微課主題,明確知識類型:教師在進行微課制作時,必須要有明確的主題,明確知識點屬于哪個類型,是詞匯、語法還是語篇,結合不同類型知識,選擇合適的制作方法。(3)資源設計:微課以微視頻為核心,但卻不是單一的視頻形式,由教案、課件、學習任務單、配套練習等多方面組成,因此教師在制作微課時,還要結合微課內容,做好資源設計[1]。(4)微課視頻的錄制或拍攝:可使用錄屏軟件或者相關錄像設備,然后在將錄制的視頻,通過視頻加工軟件,進行剪輯調整,合成符合教學需求的微課視頻。(5)微課教學活動實施,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即課前導學翻轉課堂、嵌入式的課內助學、課外課后自主學習。(6)微課評價與教學反思,微課教學活動實施后,教師要對實施效果做出反思,并不斷對微課做出修正。
2.微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2.1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課前應用
在傳統的初中英語課堂中,多是將教學過程劃分為兩個階段,即知識傳授階段和知識內階段。其中知識傳授,就是通過教師在課堂中的口述講解,從而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而知識內化,則是通過布置作業的方式,讓學生在習題練習中,幫助學生鞏固知識記憶,加深對知識的操作應用[2]。而在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實現了對傳統課堂教學的本質顛覆,對新知了解認知是通過微課的輔助在課前完成,而知識的內化,則是在次日的課堂教學中,由教師與學生合作互動協助完成。
課堂前:知識傳遞。依照上述筆者介紹的微課設計流程,教師可以將制作好的微課學習資源,預先上傳到班級的網絡教學平臺當中,學生只需要點擊下載,就可以在課前,接收到教師提供的微課學習資源。然后學生就可以在課前,依照微課呈現的知識點和學習任務,進行課前的自主學習。這樣通過微課的輔助,學生在課前對課上知識內容,基本上就有了大致的認識了解,課上只需將課前學習階段的一些學習困惑,在課上交流指出即可,更好地幫助學生在課上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完成了知識傳遞過程。
課堂內:知識內化。在課堂中,教師要發揮出自身的組織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將課前學習內容進一步吸收內化。如課前學生微課學習結束后,會提交相關的任務反饋,教師結合學生的反饋情況,發掘班級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共性問題,并作出相關教學準備。而在課上,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出現的疑難問題,重點討論。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輔導中,實現知識內化。
課堂后:鞏固拓展。在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課程教學結束后,教師還可以將搜集與本課內容相關的補充材料或是練習內容制作微課,以任務拓展的形式,讓班級當中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繼續鞏固練習、拓展學習。同時,也可以將課堂中學習的一些優秀作品,在課后進行展覽展示。
2.2嵌入常規課堂教學的課內應用
嵌入常規課堂教學的課內應用,主要是指以微課作為教學工具,將微課運用于常規教學的各個環節,如導課環節、知識點講解環節、歸納總結環節等,以此突破課堂教學常規,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趣味與新意,下面筆者將對此做出詳細的介紹。
首先,教學導入環節運用微課。在嵌入常規課堂教學的課內微課應用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環節運用微課,即在課程講授之前,選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作為導入材料,在課程當中進行播放,利用微課高度聚焦、形象直觀的特點,將學生的注意力快速地吸引到課堂學習中來,實現一種“課未始,趣先行”的教學效果,從而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基礎和保障。
其次,知識講解環節運用微課。進入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后,無論是詞匯、語法還是語篇,知識難度都明顯加深,每個課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會遇到一定的瓶頸困難,而這就需要教師結合每節課程的重難點知識,做出優化教學設計,從而幫助學生突破瓶頸。而在嵌入常規課堂教學的微課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微課作為輔助工具,利用微課短小精悍的特點,將課堂中的重難點制成微課,并以視頻的方式保存下來,以此直擊教學重點,為學生立體直觀的顯示播放,更加清晰易懂,同時學生也更加樂于接受,有助于學生突破學習難點,實現更好的知識講解效果。
最后,歸納總結環節中運用微課。初中英語知識學習量明顯增加,學生容易出現知識極易混淆的問題,而針對于這一教學問題,在嵌入常規課堂教學的微課教學中,同樣可以通過微課的運用加以解決。如在每節課程或者單元學習技術后,教師可以將課堂中所有的知識點進行羅列,構建單元課程的思維導圖,同時還可以加入一些課堂相關的典型習題,從而為學生制作一個匯總性質的微課[3]。然后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一微課視頻,帶領學生進行復習總結,這樣不僅具有更好的清晰直觀性,同時由于微課是可以打破空間時間限制的,學生在今后也可以隨時隨地的通過翻看微信,復習單元課程知識,而這無疑都是傳統英語課堂教學不可比擬的。
2.3學生課外自主學習的課后應用
自主學習是新課標的重要倡導,依據布魯納所提出的構建主義理論,知識是學生自主習得構建的,只有學生自主構建的知識,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知識。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也是如此,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學節奏較快,學生難免在課堂聽課中,出現沒有聽懂或者只是遺漏的地方。而這些問題若是不能得到解決,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發展是十分不利,因此就需要學生在課后下功夫,對課上學習內容進行自主復習鞏固。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中,雖然很多教師也認識到了學生課后自主構建復習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教學條件的方式限制,學生的自主學習缺少輔助和監督,往往難以實施,自主復習效果并不理想。而在新時期背景下,微課作為一種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可為在線學習、移動學習或混合學習提供多種支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這種特性,將微課作為課堂的拓展內容,在課程教學結束后,引導學生應用微課進行課外自主學習。如教師可以將課程中學習的重點錄制成講解型微課或者歸納總結型微課,然后讓學生輔助運用微課,在課后自主復習。由于微課是錄制下來的課程,是可以隨時點擊快進、倒退或者暫停的,這樣學生就可以依照自身的學習興趣和知識漏洞,在課后運用微課,更加便利的自主學習。此外,教師還可以將學習課外英語資源的方法以及微課制作方法傳授給學生,然后讓學生在課后,自主嘗試搜集相關課程學習資料(語篇背景知識、語法詞匯知識等),進行更多的英語原版閱讀或是賞析,嘗試自主制作微課,并以此作為學生的課后作業。這樣的教學方式,極大地突破了教學常規,可以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拓寬對英語知識的認識了解,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實現更好的自主知識構建。因此在學生課外自主學習的課后應用微課,也是今后初中英語教師可采取的一種微課應用形式。
3.總結
微課以信息技術為依托,按照人碎片化的認知規律,將某個知識點作為授課內容,制作成音頻影像課程,教師可運用微課進行在線學習、移動學習或多種混合學習。本次對微課的實踐研究,以初中英語學科教學為研究對象,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進行微課應用,形成三種基于微課的初中英語模式,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實際自由取舍,選擇最適合的微課應用模式,為學生的英語學習增添助力。
參考文獻:
[1]林曉瑜.關于微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2021(43):117-118.
[2]柳永輝.核心素養下微課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新課程,2021(14):7.
[3]唐仲萍.微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2021(8):110-111.
作者簡介:
馬政軍(1967年10月-),男,漢族,甘肅武威人,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