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
【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改革,教育體制和教學理念也在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思想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而如今的教育教學也不僅僅只是理論知識的傳授,更為重要的是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全面發展。對于小學信息技術來說,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尤為關鍵,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成長和發育初期,他們對這個世界還處于探索階段,所以小學信息技術的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性格特點以及心理特點,設計和制定適宜的教學方法,以此更為有效的開展趣味活動。因此,本文主要談談小學信息技術趣味活動的開展探究,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趣味活動;開展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接受信息技術教育過程中要逐步形成信息意識,并且要擁有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能力和信息社會責任。那么小學信息技術老師所開展的趣味活動,就要以此為基礎,以此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也就是說趣味活動的開展只是輔助教學手段,關鍵還是要根據小學信息技術老師的引導和指導,進而順利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突破預期的教學重難點。因此,下文主要從四個方面來分析,一是創設活動情境,二是引入趣味競賽,三是開展游戲活動,四是進行小組合作。
一、創設活動情境
趣味活動的高效開展要基于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課堂教學共性。信息技術學科本就不同于其他學科,信息技術學科的優勢和價值非常明顯,那么小學信息技術老師就要為學生創設活動情境,利用PPT課件,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等,在趣味活動中融入創新元素,進而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意識到信息技術學科的重要性。
例如:在講解大連理工大學版小學信息技術《第3課 巧用涂鴉筆》這一節內容時,小學信息技術老師就可以基于教學重難點“認識美圖秀秀并會應用涂鴉筆。能夠通過各種學習資源養成自主學習能力。”去為學生出示課件,引出圖片處理軟件美圖秀秀,然后再為學生播放微課視頻,視頻內容是圖片處理軟件美圖秀秀的介紹,通過情景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入本節教學主題。最后引導學生利用畫筆工具涂鴉筆自由練習,試著使用不同的形狀和效果,并開展趣味活動,讓學生打開自己收集的家鄉美景圖片,選擇一張自己最喜歡的圖片,用畫筆工具涂鴉筆為圖片美化一下,在全班學生面前展示,看誰美化的圖片最漂亮,以此順利突破教學重難點,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操作能力。
二、引入趣味競賽
小學階段的學生不僅僅有好奇心,更有好勝心。那么小學信息技術老師在開展趣味活動時,就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心理特征,適時的引入趣味競賽,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因材施教。引入趣味競賽的根本原因是為學生創造一個良性競爭的環境,避免學生過于松懈,為后期教學工作的開展奠定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講解大連理工大學版小學信息技術《第2課 初識計算機》這一節內容時,小學信息技術老師就可以基于教學目標“了解計算機的用處;認識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學會開機和關機;認識鼠標,知道鼠標的左右兩鍵;學會鼠標的指向、單擊、雙擊、拖動操作;能通過“關閉”按鈕,關閉一個窗口。”去引入趣味競賽。有助于真正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使趣味活動的開展更為高效,進而為學生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三、開展游戲活動
在如今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趣味活動的開展不僅僅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要讓學生在趣味活動中有所收獲,有所提高。那么小學信息技術老師就要基于教學內容,開展游戲活動,比如角色扮演類游戲,因為游戲活動會帶給學生更為深刻的情感體驗,所以會引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主動參與,使得學生更為容易的融入到趣味活動中去。
例如:在講解大連理工大學版小學信息技術《第3課 在線借圖書》這一節內容時,小學信息技術老師對于較容易掌握的內容,先采用“先學后教”的教學方法,對于較難掌握的內容,再采用理論結合實踐的教學方法。通過這個過程,既可以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又可以為學生們提供了大量的動手操作空間,那么在理論結合實踐的教學中,小學信息技術老師就可以開展游戲活動,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一部分學生表演傳統圖書館借圖書過程,另一部分學生表演在線借圖書過程,經過對比發現,在線借圖書比起傳統圖書館借圖書存在諸多優勢,在線借圖書能夠有效消除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也能夠避免很多麻煩。基于角色扮演游戲,學生就能夠正確看待網絡技術的發展為生活帶來的影響。
四、進行小組合作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再加上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庭,所以很多學生都存在利己主義思想,沒有合作共享意識。那么小學信息技術老師就要基于趣味活動的開展,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給學生提供團隊合作的機會,通過這個過程,趣味活動的娛樂性和知識性就會融合的更加高效,也會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得學生感受信息技術的魅力。
例如:在講解大連理工大學版小學信息技術《第12課 電子報DIY》這一節內容時,老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趣味活動。過于簡單的活動任務不能包含所有的教學內容,過于困難的活動任務不能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去完成,合作完成活動任務最為合適。那么小學信息技術老師所開展的趣味活動主題為“嘉年華特刊”,內容包括“用藝術字制作小報標題,在文本框中輸入報頭其他信息,設置文本框顏色、邊框、文字,輸入文本,插入圖片,修飾整理。”由于學生還沒有一定的領導力,所以小學信息技術老師要充當每個小組的小組長,把活動任務細分給每個學生,就不會出現“渾水摸魚”這種現象,進而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掌握理論知識,并且擁有一定的實踐能力。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趣味活動的開展還是要順應新課程標準的改革目標和素質教育的落實目標,小學信息技術老師不能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進行教學,而是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特點結合起來,開展多元化、多樣化趣味活動,進而讓學生有充分的情感體驗,保證趣味活動的開展順應時代的潮流,使得學生能夠對信息技術的知識有深刻的理解。
【參考文獻】
[1]王佳興.“趣味”型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18,28(03):60-63.
[2]許士剛.游戲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策略[J].中小學電教,2016(03):49-50.
[3]張洪峰.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師生有效互動的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32):166-167.
[4]丁偉.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路徑淺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3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