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尚花
摘 要:隨著我國綜合實力以及國際地位的日漸提高,我國也越來越重視人才的培養與教育,國家也多次召開會議,在會議上強調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提倡教育改革,改變以往傳統的應試教育,樹立新型教育觀念“立德樹人,以人為本”,但是,很多學校并沒有這個教育觀念貫徹落實下去,很多改革只是表面功夫。而且,教師對于學困生還是以往的處理方法,很多都是口頭教育,并沒有實際地去解決問題。文章以初中數學為例,來說一下學困生的成因,并且給出在新型教育觀念下學困生的問題的解決建議。
關鍵詞:學困生;初中數學;建議
一、 學困生的界定
成績落后的學生,基本在班級排名的后幾位。他們大多數對課堂不感興趣,課堂上不聽講,甚至擾亂課堂紀律。學困生的自律能力非常差,對于教師布置的作業他們往往不屑一顧,在課堂上也時常出現開小差,打瞌睡等不良學習習慣。還有一種學困生范圍比較小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偏科,比如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學科,某個學生很擅長語文、英語,但是數學科目分數卻低到離譜。學困生的界定基本如此,接下來文章就來分析一下學困生的成因以及相應的解決辦法。
二、 學困生的成因
(一)外在環境因素
1. 教師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思想不正確
很多學生的學習成果是與教學的教學方法直接掛鉤的,就比如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學方法“有教無類”,在這種教學方法下,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領域,這種教學方法雖然在當前教育中不能通用,但是道理卻是一樣的。每個教師的教學方式都是不一樣的,在當前教育中,一個教師要教很多個學生,所以,教師是按照自己的教學方法來的,他們無法去適應學生,而且也無法兼顧多個學生,教師在抓重點學生的時候也要重點關注學困生,但是,教師用的方法卻是差不多的,優秀學生和學困生的學習進度以及學習方法有很大差異,但是教師并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只是一味地教育,這也就間接導致了學困生的出現。而且現在很多教師仍然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學的目標依然是成績第一位,也就是說教師重視學生的成績,卻不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引導,在教學中,一味地強調學習成績,很可能讓學生產生很大的抵觸心理,讓學生更加厭煩課堂,所以說,教師的教學思想以及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態度。
2. 家庭因素
家庭對于學生而言是一個十分具有影響性的生存環境,因為家長自身的學歷、職業、個性、價值觀以及思維模式都會對學生有著直接性的影響。畢竟,只有家庭條件十分優越,才能夠根據自身的經濟收入來為學生安排充足的學習支出,從而才能夠確保學生在求得知識的渴望中,可以獲得滿足自身的訴求。同時,如果父母學歷較低,則會導致在環境當中無法滿足父母對子女的幫助,也就是在學生渴求知識時,家長能夠對學生的問題給予解答,并通過家庭文化氛圍的培養,實現幫助學生鍛煉自我表達能力的提高。此外,家庭輔導的質量以及家長對學生的實際評價都會對學生的學習有著很嚴重的影響。比如,在輔導的過程中,家長自身學識量不足則無法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而且如果家長一直以負面的情緒對學生進行評價,那么學生也會在長時間的家庭影響下導致失去學習的信心,從而逐漸不愿意參與任何與學習相關的活動。
3. 學校因素
對于學校而言,能夠影響到學生學習成績的主要因素就是學校在為學生學習時所配置的相關教學設施是否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實際需求。同時,學校所提供的服務水平是否能夠使學生感受到學校的文化氛圍,這都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一定的影響。而且,如果學校教室少且學生多,那么就會導致教師的管理水平下降,從而也無法針對學生的個人問題進行及時解決。
4. 健康教育的缺失
人的意志決定了人的行為,因此學困生的產生不僅僅只是學生個人的因素,也與外部的環境有關。如果學校缺乏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也會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滿足自身內在的成長需求,而且學校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主體單位,就應該將學生的整體發展作為教學的內容。對此,一旦在教學的過程中,學校無法實現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保障,則會導致學生在學習時無法感受到學校的人文關懷,也不能夠真正實現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平等交流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覺,而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在發生某些問題時不愿與教師進行交流,甚至出現教師即使發現了問題,也存在不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而對學生批評、指責,這時就會使學生極大程度上喪失對這一門學科教師的信任和喜愛,進而就會影響到學生在學習時的熱情。
(二)學生自身的學習原因
1. 學生的數學基礎薄弱
很多學生在小學的數學學習的時候,就沒有打下基礎,很多數學知識都不太清楚,比如一些公式和理論知識,他們在做數學題的時候都不知道該用哪個公式,所以說,到了初中階段,面對難度更高的數學學習內容時就無法跟上教師教學的步伐,很多知識都是云里霧里的,久而久之,基礎越來越薄弱,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就越來越低,以至于最后直接放棄數學的學習,形成了聽天由命的心態。
2. 學生的學習興趣低下
初中數學相對而言是有一定難度的,而且也比較枯燥,很多學生一開始是抱著好好學習的態度去對待數學的,但是學習方法卻過于認真,一板一眼,不會變通,在這種長期的學習繃直的情況下,很容易對數學失去興趣,也沒有耐心去認真對待數學,如果學生不能從探索數學的樂趣出發,那么只會看到數學的枯燥,不會發現數學的樂趣,也就會越來越厭煩數學課堂,甚至于懼怕數學課堂。再者,很多學生的學習方法也不正確,在課堂老師的講述中學生當堂聽懂了,但是卻沒有課下去落實,也沒有做到重復記憶,這樣一來,等他們再次遇到相似的題型時,只會想到這道題老師講過,我看過,我記得,卻寫不出具體的步驟,也就是說,這種學習方法只是學生了解到自己的想法上,卻沒有落實到實際上,空談自己已經學會了。
三、 學困生數學科目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