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阿英
【摘 要】閱讀理解障礙是指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在語言、文化、心理、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幫助學生克服閱讀理解障礙,是一個長期的且堅持不懈的過程。教師要運用恰當的方法,幫助學生擴充詞匯量和閱讀量,詳細學習語法、語篇相關知識,加強閱讀指導,從而逐步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關鍵詞】英語閱讀;閱讀障礙;教學對策
閱讀是英語學科學習的一大手段,也是學習難點。在閱讀時,學生普遍存在不認識單詞和固定搭配、不懂語法和文化背景知識、不會閱讀和做題等問題,覺得障礙重重,面對閱讀,愁容滿面,更產生畏懼心理。閱讀理解是英語學習基礎,只有幫助學生掃清這些閱讀理解障礙,才能使其具備更高的閱讀理解能力,并養成良好的受益終身的閱讀習慣。
一、注重積累,克服語言障礙
語言是構成閱讀文本的基石,而語言障礙則是影響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首要因素。
(一)結合語境,克服詞匯障礙
詞匯障礙是閱讀理解障礙中最為突出的一種語言障礙。具備一定的詞匯量是學生閱讀的基礎。一方面,閱讀文本中大量生詞的存在,就會使學生看不懂文章,從而沒有興趣再讀下去;另一方面,教師傳統單一的詞匯講解、大量例句的羅列,使學生雖然能夠記住單獨的詞義,但脫離了文本語境,學生正確判斷詞匯含義的能力明顯欠缺,致使學生在閱讀時造成理解障礙。詞匯障礙的突破,應該在語境中進行,否則就變成了“無源之本,無本之木。”八下Unit6 Topic1 Section C的King or Queen for a Day中的draw一詞,draw的含義對于學生而言并不陌生,與paint的意思相同,但在文中是否也翻譯為畫畫呢?結合語境來看,It costs each student one dollar to buy a ticket for the draw.顯然在文中是一個名詞,結合文本題目,猜測draw是指抽簽,從而減輕了閱讀障礙,達到理解詞匯意思的目的。此外,教師還應強調學生在詞匯記憶和背誦方面多努力,積累詞匯,以應對詞匯障礙。
(二)專項訓練,克服語法障礙
由于閱讀材料通常包含許多特殊句、復合句,所以,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語法障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不會分析長句子結構,影響了對句子意思的理解;二是不會判斷復合句的主句與從句關系;三是多種時態的交錯運用,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語法分析能力,才能理解文章。如果不能,則會產生語法障礙。結合閱讀文本開展語法專項訓練是教師常用且最為有效應對語法障礙的方式,通過系統學習、舉一反三、反復鞏固,不斷補充與加深,只有掌握了語法才能讓閱讀變得簡單易行。以八上Unit3? Topic3? Section C中的The Little Match Girl教學為例,在這篇文本中運用了大量的過去進行時,如Many people were getting together .../A poor girl was still walking.../The wind was blowing strongly...等等,于是,通過引領學生挖掘文中的過去進行時,進行專題訓練,除了舉一反三、鞏固強化之外,還讓學生結合自己喜歡的電影寫一篇與課文類似的影評,并盡量運用過去進行時來表達。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實踐訓練,有助于語法障礙的突破。
二、了解中西差異,克服文化障礙
人們在學習語言、人際關系交往時都會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約。每一篇文本的創作都具有其特定的歷史、政治、風俗等方面文化背景。學生在閱讀文本時,由于不熟悉與閱讀材料相關的文化背景,從而造成文化背景障礙。
(一)體驗英語文化,了解中西差異
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是產生文化障礙的重要因素。在現行的英語教材中,并未將文化知識學習單獨列出來進行學習,而是隱藏在文本的背后,因此,要應對文化障礙,就需要教師深挖教材中的文化背景知識,并進行適當補充。以七下Unit4 Topic3 為例,在本話題的閱讀材料中涉及了很多中西方的文化差異,比如,西方的愚人節、感恩節、萬圣節、圣誕節;中國的春節、中秋節、龍舟節等,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驗節日文化,筆者設計調查活動,將學生分為兩個大組,一組代表美國,一組代表中國,在課前搜集在不同節日時中西方不同的飲食文化特征、風俗習慣,從而更好的體驗英語文化,突破文化背景知識障礙。
(二)多看課外讀物,擴寬文化知識
文化隨著歷史的發展與時代的變遷而不斷的發酵、創新、積累,并具有鮮明的歷史與時代特征。要克服文化背景知識障礙,僅僅依靠教材中的少量文本是難以完成的,教師應鼓勵學生多看英語雜志、國外原版名著等課外讀物,讓學生在歷史的長河中去了解民族文化的差異。比方說,格列佛游記(英文原版,Gullivers Travels),這部小說以神奇的想象、夸張的手段對當時的英國社會現實進行了批判,尤其是對統治階級的腐敗與無能作了痛快淋漓的鞭撻。在課堂上利用格列佛游記的英語動漫向他們簡介故事情節,勾起他們的閱讀欲望,鼓勵學生在課外積極閱讀,并與學生、教師交流自己的感想和知識,這樣通過不斷的積累,擴寬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面,從而有效突破文化障礙。
三、科學指導閱讀,克服策略障礙
閱讀策略障礙主要體現在無法快速提取有用信息、不能準確鑒別各個段落的關鍵語句、不能根據上文推測下文內容、不能理清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邏輯關系、缺少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策略的欠缺,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閱讀效率。
(一)鑒別主題句,掌握文章大意
在很多情況下,閱讀理解的素材都是學生比較陌生的,培養他們理解大意、認知信息的能力十分重要。尤其是在考試中,學生必須在有限時間內理解大意,此時快速的鑒別主題句是應對閱讀策略障礙的關鍵。一般情況下,一篇文章的開頭或結尾就是主題句。當然也有很多文章的主題句并不明顯,需要學生靈活運用各種閱讀技巧,掌握文章大意。以八下Unit5 Topic3 Section C 中的1a為例,讓學生快速的閱讀文本,并將各個段落的主題句總結出來,最后歸納文本的中心句。教師可以設定時間,效率是培養學生快速獲取信息能力的關鍵,只有通過大量的練習,提高閱讀速度,才能突破閱讀策略障礙。
(二)語篇分析,整體把握文章
只注重詞、句義的講解,而忽視語篇的分析,使得學生在閱讀時對于信息的加工只停留在表層,不能整體把握文章,不會推斷作者真實意圖。在語篇教學時,教師要精心設置開頭、準備過程、做好結尾工作,最大限度地保存文章的完整性,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以九上Unit2 Topic1 Section C教學為例,在讀前,以頭腦風暴的形式激活學生背景知識和閱讀興趣,然后通過對閱讀文段內容的預測,引導學生從整體把握語篇內容。
四、結束語
閱讀的本質在于讓學生通過對文本的閱讀,理解語言文字內容和所蘊含情感。教師只有切實調動學生閱讀激情、鼓勵學生克服閱讀畏懼心理、指導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良好閱讀習慣,才能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從而有效突破閱讀障礙。
【參考文獻】
[1]王文霞.淺議新課改下初中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提升策略[J].考試周刊,2019,(064):117.
[2]胡生珠.初中英語閱讀理解的解題技巧[J].校園英語,2018(7):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