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穎 易柏寧 賀小思 杜天晨 劉瑩 劉小粉



摘 要:葫蘆島市地處我國環渤海經濟圈,果樹產業是其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該文分析了葫蘆島市果樹產業發展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并結合該地區果樹產業發展環境和實際情況,從管理形式、種植技術等方面提出加快葫蘆島果樹產業發展的建議,即通過優化葫蘆島果樹種植產業布局、強化技術支撐、改善設施落后等措施,發揮果業優勢,滿足市場需求和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關鍵詞:果樹產業;現狀;發展建議;葫蘆島市
中圖分類號 F307.1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06-0049-03
The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f Fruit Tree Industry in Huludao City
FENG Ying1 et al.
(1 Beijing High-Quality Products Production and Selling Service Station,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The Huludao city was situated to Bohai economic circle of China, Fruit tree industry is a major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ts national economy. By analyz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fruit tree indu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actual situation of fruit tree industry in Huludao City, some suggestions were given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fruit tree industry in Huludao City: by optimizing fruit tree planting industry layout, enhancing? technology support power, and improving backward facilities and other measures, the Huludao City is expected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fruit industry, meet the market demand and realize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Key words: Fruit tree industry; Situation;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Huludao City
葫蘆島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性氣候區,全年光照充足,土壤類型豐富多樣,包括草甸土、棕壤土、鹽化草甸土、棕壤性土和海濱鹽土,中心城區(120°38E、40°56N)年平均降水量達560~630mm,良好的氣候條件和環境優勢適宜落葉果樹的生長。果樹產業是葫蘆島市主要產業,也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產業,果樹生產不僅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而且具有顯著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1]。截至2016年,全市果樹種植面積達98800hm2,位居遼寧省第2。面對新時期現代化果樹產業的發展要求,葫蘆島果樹產業還存在一些問題,限制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升。為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堅持“個性發展、提質增效”的原則,加快葫蘆島市果樹產業建設進程和現代化發展能力提升,讓果樹產業迸發更多經濟價值,帶動環渤海經濟帶的突破式發展,優化區域農業結構,提升葫蘆島市現代果樹產業的品牌影響力[2-7]。
1 葫蘆島市果樹產業發展狀況
1.1 果樹面積及產量 近年來,為促進果樹產業持續向好發展,葫蘆島市推行了優果工程、萬元增收工程。隨著水果價格的上升,果樹產業生產規模持續擴大。由表1可知,2006年葫蘆島市果樹面積109733hm2,2009年下降到80000hm2,2010年開始上升,截至2016年果樹面積達到98800hm2。水果產量則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
1.2 果樹種植結構 目前,葫蘆島市果樹種植以蘋果為主,其次是梨、桃、葡萄等。2006—2016年葫蘆島市蘋果種植面積不斷上升,梨樹和桃樹種植面積先降后升,葡萄種植面積略有下降(表2)。2016年蘋果種植面積達47000hm2,占全市果園總面積的52%,產量達到608000t,占全市果樹產量的52%;梨種植面積為36733hm2,占全市果園總面積的41%,產量達到484000t,占全市果樹總產量的41%;桃種植面積占全市果園總面積的5%,產量占全市果樹產量的4%;葡萄種植面積占全市果園總面積的2%,產量占全市果樹總產量的3%。
2 葫蘆島市果樹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2.1 栽培技術落后 傳統優勢栽培區的果園主要建成于20世紀80年代與90年代初,由于長期沿用傳統栽培技術,設計規劃落后、病蟲害較嚴重、樹勢衰弱、效益低下,如今已步入老殘果園行列,無法適應現代果園發展的需求。新建的矮砧密植園依然沿用傳統的喬砧栽培技術,樹冠高大,留枝量多,枝條角度小,通風透光性差,成花難,產量低,質量差。密植栽培造成株距和行距偏小,小型農用拖拉機無法作業。果農為提高產量采取刻剝拉、四季修剪、挖根控冠等復雜的技術措施,勞動強度大,生產成本高。
2.2 基礎設施投入不足 果樹種植區大多位于丘陵坡地和低山緩坡地,以大水漫灌為主,“靠天吃飯”現象嚴重。抵御病蟲害和外界自然災害能力差,一旦遇到極端天氣易出現減產情況[8]。機械化程度低,少數果園只有在除草和噴藥環節使用機械,其他農事作業多為人工勞動,極大地增加了生產成本。
2.3 技術支撐體系薄弱 由于機構縮減、經費不足等原因,技術人員較建市之初大幅縮減。觀摩、技術學習和培訓機會不多,知識更新速度慢,影響了果樹產業發展和技術的創新突破,無法結合時代發展趨勢創新技術[9]。
2.4 采后處理技術有待改進 相關統計結果顯示,葫蘆島市采后處理的果品不足總產量的1%,總貯藏能力不足總產量的20%。現存的幾家果汁加工小企業,加工原料多以鮮食殘次果為主,加工設備老化、技術落后。
3 葫蘆島市果樹產業發展建議
3.1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因地制宜加強果園水利、電力、道路等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水源是果園優質高產的先決條件[10],通過實施節水灌溉工程,改大水漫灌為節水灌溉,著力提升果園的灌溉條件。提高果園機械化水平,完善相關配套設備,降低人力成本和勞動強度,提升現代果園生產效率。
3.2 強化技術支撐 加大葫蘆島市果樹領域從業人員與高等農業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定期開展技術指導,形成果樹種植示范村和示范點,實現產學研的有效結合[11-12]。培養優秀的技術人員,制定相關優惠政策招聘技術專家與人才,在實踐中指導果農規范操作,強化示范點、示范村建設。各級農業主管部門發揮職能優勢,定期組織開展面授課、網授課等,強化果農培訓和技術更新,促進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3.3 抓好果品精深加工 果品精深加工是果業發展成熟的標志,而葫蘆島市精深加工企業數量少。政府應通過招商引資,為果樹產業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大力扶持精深加工企業,支持現有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和產業結構升級,提高果業精深加工研發技術及果品附加值和利用率。
3.4 促進“互聯網+果業”發展 信息化是產業化的重要條件,是完善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杠桿[13]。新時期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互聯網+果業”可以足不出戶了解果業動態,進行果品交易,實現信息共享。2020年,“直播帶貨”“網上訂購+基地直送”“電商平臺+基地直供”等銷售新業態、新模式成為農產品供應趨勢和常態[10]。因此,要充分發展“互聯網+果業”,拓展果業發展的新模式,提升產品知名度及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張瑞,界春曉,朱啟酒,等.北京市果樹產業與美麗鄉村建設融合發展建議[J].中國果樹,2020(06):130-133.
[2]杜永臣.發展特色蔬菜產業助力鄉村振興—評《中國特色蔬菜主產區產業發展報告》[J].中國蔬菜,2020(05):112.
[3]黃慶,肖鑫,鄧家旋,等.漢壽縣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舉措[J].長江蔬菜,2020(10):4-6.
[4]李建軍,汪校鈴,楊玉,等.基于物聯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構建的研究[J].北方園藝,2020(08):141-146.
[5]李靜宇,林立波.歐洲鄉村旅游對中國鄉村旅游發展的啟示[J].北方園藝,2020(08):147-152.
[6]聶明珠,劉慧萍.基于政府與小農散戶博弈視角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規制路徑選擇[J].北方園藝,2020(07):159-165.
[7]劉窈君,楊艷萍.水果品質控制的無損檢測技術應用及發展[J].北方園藝,2020(01):152-157.
[8]李子輝.葫蘆島市果樹凍害調查[J].北方果樹,2018(03):52-53.
[9]趙旭偉.葫蘆島市果業生產中的主要問題與發展對策[J].北方果樹,2018(01):48-50.
[10]吳俊華,劉瑞宇.山西省果業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中國果樹,2020(06):118-122.
[11]殷方升,董莉莉,趙倩雯.遼寧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與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20,48(03):79-81.
[12]王慧娟.遼寧農業發展與農業供給側改革問題初探[J].農業經濟,2018(09):3-5.
[13]吳永志.長三角地區果樹業現狀及其發展戰略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8.
(責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