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媒體是以視聽為主的科技手段,它以形象、生動、直觀的特點深得幼兒喜愛。因此,在幼兒美術教育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早已成為教學發展趨勢。教師應當重視多媒體的應用,充分發揮其輔助教學的優勢,使得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欲望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促使幼兒主動參與到美術學習活動中,以此提升幼兒的美術認知能力、美術技能、情感表達能力以及美術理解力,使得幼兒擁有發現美、感受美以及表達美的意識和能力。本文基于筆者教學經驗,就多媒體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提出幾點看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美術教學;多媒體;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1)36-0230-02
烏申斯基曾經說過:“兒童是用形式、聲音、色彩來感受周圍的事物。”而多媒體則是能展示圖片、視頻、聲音等的科技產物,將多媒體有效運用到幼兒園美術教學過程中,能夠在集中幼兒注意力的同時,讓幼兒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產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多媒體的合理利用能夠充分調動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令其調動多重感官參與到美術學習過程中,使其能夠從不同角度接觸藝術,感受藝術的氣息,逐步加深對美術知識的理解,從而產生創造美術作品的欲望。那么,具體該如何利用多媒體開展幼兒園美術教學呢?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幼兒創作欲
莎士比亞曾言:“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任何知識的習得都應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之上,幼兒園美術知識的學習也是如此。幼兒美術教師應當重視培養幼兒的美術興趣,讓幼兒朝著藝術殿堂邁出重要的一步,一旦幼兒對美術知識產生興趣,他們便會主動進行探究,這是幼兒獲取美術知識的開始[1]。
幼兒園美術教學的重點不能放在培養幼兒的美術專業技能方面,而是應當放在激發幼兒美術學習興趣上。傳統美術教學“重技能,輕興趣”,加上幼兒注意力不易集中,且極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若教師長期以傳授理論知識的模式引導幼兒進行美術學習,不僅無法讓幼兒獲取更多的美術知識,還會消磨幼兒對美術的興趣。這極其不利于教師開展美術教學,將會嚴重影響教師的美術課程教學質量。而在美術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有利于教師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將靜態的美術知識以動態化的方式形象地呈現在幼兒面前,可以調動幼兒的多重感官(視覺、聽覺等),讓幼兒對美術知識產生興趣,促使幼兒帶著熱情參與到美術學習之中,能夠有效集中他們的注意力,便于教師開展美術教學[2]。
如在教學“有趣的手掌畫”一課時,為培養幼兒表現美的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筆者讓幼兒通過感受手掌畫的趣味性,在創作與欣賞中獲得愉快的創造經驗,學習運用線條來表現各種各樣的動物神態。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借助多媒體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以吸引幼兒注意力。如筆者利用多媒體向幼兒展示一些具有創意性的手掌畫,在此過程中,筆者利用“語言+幻燈片”的方式創設具體情境,以刺激幼兒的創作欲,讓幼兒主動參與到創作活動當中。播放幻燈片的過程中,筆者讓幼兒觀察畫面,看哪些圖案是用手掌延伸創作出來的畫作。如畫面上出現了一座動物園,外圍是車輛(手掌創意畫作),動物園每個區域的中間夾雜著一些花朵(手掌創意畫作),五顏六色的,非常好看。長頸鹿園中許多長頸鹿(手掌創意畫作)都伸著長長的脖子在吃樹葉,還有可愛的大象(手掌創意畫作)正在向圍觀的游客要香蕉(手掌創意畫作)吃……利用多媒體創設具體的美術學習情境,能在激發幼兒美術學習興趣的同時,刺激幼兒的創作欲,讓其主動進行美術作品創作,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幼兒的美術學習水平。
二、借助多媒體,突擊美術重難點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強調要為幼兒在藝術領域制造機會、創造條件進行學習,以便讓幼兒感知社會生活和自然中的美,增強幼兒對美的體驗,使得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更上一層樓。因此,在幼兒園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善于運用多媒體為其創造感知美的機會,將抽象、復雜的美術知識以具體、生動、形象的形式展現給幼兒,降低美術知識的理解難度,加深幼兒對美術知識的理解與感悟,突破重難點知識,從而使幼兒掌握更多的美術知識[3]。
如在教學“水果拼盤”一課時,其中的重點便是讓幼兒學習并嘗試運用有序排列的造型方法制作水果拼盤,難點則為引導幼兒大膽利用各種水果進行創作,制作出有主題的水果拼盤造型。為幫助幼兒突破重難點知識,在美術教學過程中,筆者利用多媒體播放相關水果拼盤的視頻,引起了幼兒的創作興趣。接著,筆者引導幼兒欣賞每一種水果拼盤在色彩、裝飾圖案以及造型等方面的搭配。這種方式能讓幼兒在感受水果拼盤圖案造型的豐富多彩的同時,掌握相關的排列造型方法,從而讓幼兒萌生制作水果拼盤的想法,并主動實踐。值得注意的是,在幼兒制作水果拼盤的過程中,筆者會有意識地鼓勵幼兒大膽運用各種水果進行創作與裝飾。幼兒的作品完成后,筆者會挑選出獨具特色的作品,讓幼兒分享他們的創作經驗,說一說用了哪些水果,是什么樣的主題等。制作水果拼盤的活動能夠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創造力和審美能力。
三、重視欣賞活動,培養審美意識
在幼兒園美術教育過程中有一個重要的學習板塊,那就是美術欣賞。在此過程中,幼兒可以集中欣賞美術名作,感受作品所呈現的美,有利于提高自身鑒賞藝術作品的能力。但由于知識面的限制,幼兒缺乏鑒賞美的經驗,很難領悟到真正的美,更不要說培養、提升審美能力了。為此,教師可借助多媒體開展美術欣賞教學活動,利用其圖文并茂、聲文并存的優勢為幼兒呈現更多的美術欣賞教學資源,以拉近幼兒與美術的距離,拓寬幼兒的美術視野,培養幼兒的審美意識和能力[4]。
如在教學“美麗的青花瓷”一課時,為讓幼兒初步感受白底青花的古樸簡約的美,欣賞青花瓷,筆者借助多媒體帶領幼兒進行一次“美的旅行”。筆者以幼兒喜歡的動畫人物敖丙引導幼兒進入課題,音樂緩緩響起,逐步調動幼兒的情緒,激發幼兒的美術欣賞興趣。接著筆者運用多媒體播放古典音樂,讓幼兒在舒緩的旋律中跟隨“東海龍宮三太子”一起探索“龍宮”。出現“龍宮”的內飾——青花瓷時,筆者引導幼兒:“剛才我們看到的瓷器顏色跟我們現代的瓷器有何不同?請你注意觀察青花瓷的花紋、形狀、圖案,待會說說它們美在哪里?瓷器上畫了什么樣的圖案?畫出了怎樣的故事?他們在干什么?”通過多媒體輔助美術欣賞教學,引導幼兒對問題進行思考,可以促使其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知曉青花瓷的相關知識,加深幼兒對青花瓷的認知,了解青花瓷獨特的藝術特色。這不僅能夠滿足幼兒的探究欲,還能夠讓幼兒在這樣的學習中拓展藝術視野,豐富他們的審美情趣,培養他們的審美意識和能力,促使幼兒更近距離地感受中國文化。
總之,幼兒美術教師應當善于運用多媒體開展美術教學,借助多媒體讓美術教學過程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豐富多彩,以便刺激幼兒的多重感官,讓幼兒主動參與到美術學習活動當中,積極去感知美、享受美與創造美,收獲更多的美術知識與技能,從而有效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真正達到快樂教學、快樂學習的境界。
【參考文獻】
[1]張秀明.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集體活動中的運用方法[J].天津教育,2019(12).
[2]施麟怡.幼兒美術活動的靈魂——創造力[J].成才之路,2014(29).
[3]劉夢婷.創意美術活動在幼兒美術教育中的滲透路徑探究[J].新課程(上),2017(12).
[4]陶艷萍.讓創造之花在幼兒美術活動中綻放[J].讀與寫
(教育教學刊),2019(5).
【作者簡介】
王婕(1990~),女,漢族,江蘇昆山人,本科,幼兒園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970004FD-A4E5-4E23-9AF2-F33D638E7C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