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教師只有通過觀察幼兒游戲行為,并分析行為背后的原因,才能落實區域活動的目的。教師要從轉變教師角色、學會傾聽幼兒、支持幼兒自主游戲、提高自己專業素養等幾個方面學會觀察幼兒、分析幼兒、了解幼兒。
【關鍵詞】區域活動;觀察;有效方式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1)36-0228-02
《幼兒園工作規程》強調,幼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形式”,表明幼兒園不僅要把游戲的權利真正還給幼兒,還應該以游戲為基本形式實現教育
目的[1]。
區域游戲,又稱區域活動,是以幼兒自主游戲為主要表現形式,幼兒都喜歡區域活動。但現今幼兒園開展區域活動時存在很多問題,一些教師成為了幼兒安全的守護者,沒有細心地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他們只在游戲區域內盲目地轉來轉去,不知道如何觀察,怎么觀察,觀察后又應該怎么做;有些幼兒園雖然有觀察記錄表,但那只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殊不知教師在幼兒園區域游戲活動中有效的觀察行為有利于促進幼兒的自主學習與發展。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中基本要求第30條提出,教師要掌握觀察、談話、記錄等了解幼兒的基本方法和教育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蒙臺梭利說過:“唯有通過觀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內在需要和個別差異,以決定如何協調環境,并采取應有的態度來配合幼兒成長的需要。”[2]。那么,如何做到有效觀察,下面筆者做一下簡單論述。
一、轉變教師角色,由“守護者”變為“觀察者”
新時代的教師要學會觀察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所作所為,只有通過觀察,才能了解幼兒,發現幼兒需要什么,然后準備區域材料,投放適合幼兒發展的游戲材料,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一些簡單的科學知識、社會知識,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促進幼兒在相互合作中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
首先談談何為“觀察者”,本課題中觀察者要做到的“有效觀察”,是指教師要把看到的、聽到的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各種行為進行記錄、分析、思考、研究,從而找到更有利于幼兒發展的區域活動的策略。從很多案例中可以看到,當今的幼兒園教師的觀察行為表現確實存在很多問題,沒有清晰的觀察目的、計劃、方法,觀察后也不分析與反思。針對當今幼兒園教師觀察行為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應在研究其成因的基礎上,從做到觀察目的精細化;觀察觀念及時更新;制定周密可靠的觀察計劃;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依據,確立觀察重點、優化觀察方法、科學分析與反思幼兒游戲中的各種表現這幾個方面規范教師觀察行為[3]。
其次談談如何觀察,在本課題研究過程中,筆者總結出以下幾種觀察方式,這些方式既能促進幼兒的發展,也能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一是冷靜觀察,作為教師,面對幼兒的各種行為應冷靜下來,才能做到有效觀察,如果打斷了幼兒的表現,也就很難讀懂幼兒;二是要理解幼兒的情緒,幼兒的情緒容易激動,作為觀察者,要理解幼兒發泄情緒的行為,如大聲嚷嚷、失敗時把玩具摔到地上,這些都屬正常現象,教師不要去阻止幼兒,而要認真觀察接下來幼兒會干什么,這樣才能真正了解幼兒;三是及時發現幼兒的需要,當幼兒需要幫助時,教師要及時指導幼兒,不能不聞不問,要做好幼兒的鷹架,幫助幼兒解決游戲中的困惑;四是觀察時要善于發現幼兒的閃光點,每個幼兒身上都有閃光點,只要教師善于發現,就能很好地促進幼兒成長。
二、從觀察角度支持幼兒自主游戲
游戲是幼兒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幼兒在游戲中能快樂的學習。作為幼兒的啟蒙教育者,教師要大力支持幼兒自主游戲,這就要求教師要學會觀察幼兒,要從觀察角度支持幼兒自主游戲。只有認真細致地觀察了幼兒,才能了解幼兒,才能走進幼兒的心靈,才能做到大力支持幼兒自主游戲。幼兒在游戲中的許多問題和困難是難以脫離教師而獨自解決的,所以教師對于他們自主游戲的支持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如何支持幼兒自主游戲是教師要深思的問題,筆者以建構區為例做具體說明。
建構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玩的游戲,在開展區域活動時,有80%的幼兒總想跑到建構區玩,他們一玩起來就不想出來,就想把自己的作品搭建得更完美。但目前幼兒園建構游戲活動中,教師支持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教師對什么是自主游戲認識不足;二是時間安排不合理,空間設計不合理;三是教師專業素養不精深,難以提供科學支持;四是幼兒園的管理體制不完善。根據以上問題,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對建構區幼兒自主游戲提供支持:
(一)為幼兒自主游戲營造舒適的環境
在寬松自由的空間里,幼兒能輕松自由地進行搭建游戲,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潛能才能真正發揮出來。同時,建構區的材料要具有層次性和豐富性。區域活動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過材料來表現的,投放合理、適宜、有趣味性的材料,不僅能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還能使區域活動的開展真實有效。因此教師投放材料時必須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原有經驗,要遵循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如大班建構區游戲“我喜歡的小
學”,教師就應投放能搭建房子的積木、搭建操場圍墻的積木、搭建桌子板凳的積木、搭建旗臺和插國旗的材料,還要有搭建小朋友站隊的情景積木……這樣,幼兒才能大顯身手,各顯其能,搭建出的小學別具一格,個個美觀大方。
(二)在觀察的基礎上支持幼兒在建構區能自主游戲
教育家陶行知說:“教育為本,觀察先行。”觀察是教育的第一步,而傾聽則是觀察的第一步。幼兒園教師必須做到觀察和傾聽幼兒,這樣才能了解幼兒的需要,才能做到大力支持幼兒的發展。因此,筆者發現要在觀察的基礎上支持幼兒在建構區的自主游戲,應做到以下幾點:
1.找到幼兒的需要
在建構游戲中,每個幼兒都有獨特的個性,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要,這就要求教師要理解他們對什么感興趣,他們互相說了什么,他們為什么不高興,他們為什么停止了搭建,等等,再分析幼兒的這些行為,用智慧的方式找到幼兒的需要。BF5D5898-34E3-49C7-90FB-1F24BCBFAA39
2.滿足幼兒的需要
幼兒的建構過程比結果更精彩,作為一個觀察者和傾聽者,教師在找到幼兒需要什么以后,要及時提供幼兒需要的東西,沒有的東西要記錄下來,在下次開展建構區游戲時去滿足他們,這樣幼兒的自主游戲才能有滋有味。
3.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朱家雄教授曾經說過,觀察和傾聽,它不是為了研究兒童本身,而是在于增加對兒童的理解程度,這樣才有可能與他們進行高水平的對話,才能反映他們所做的事情,才能真正滿足他們的內在需求。要想真正走進幼兒的心靈世界,就要正確理解兒童、研究兒童,這就需要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教師可以通過閱讀文獻、集體研討、培訓形式等,提高專業能力,這樣教師才能懂兒童、理解兒童,從兒童出發準備建構材料,布置環境。教師才能更好地觀察,讓不同能力的幼兒在建構中會自主游戲。
(三)培養幼兒的自主意識,提高建構游戲水平
幼兒時期是培養自主性的黃金時段,教師一定要探討培養幼兒自主性的好辦法。作為課題研究的各位研究員、教師要把自主性培養作為重點來研究(建構區以觀察幼兒的自主性作為重點來研究)。通過大家的深入研究總結出自主性培養的好方式。
1.給予幼兒自主選擇的權利
在建構游戲時逐漸給予幼兒自己做選擇、自己想辦法的空間。他們選自己喜歡的游戲去搭建,遇到問題時同伴之間相互想辦法解決。教師不要怕幼兒會做出錯誤的決斷,在幼兒做出錯誤決斷后,教師要耐心觀察并給予正確的分析和指導,并要求他們承擔自己所做選擇所帶來的責任,這樣才能幫助幼兒快速成長起來,長大后也就更能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生活。
2.讓幼兒自行安排建構游戲活動
不論是教師還是家長總認為幼兒小,不會安排自己的活動。總規劃好幼兒的游戲時間和游戲內容,也從不聽幼兒的心聲,也不讓幼兒試著自行安排,只讓幼兒做個“執行者”,那么幼兒的自主性就很難培養出來了。教師要打破這種陳舊的觀念,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每一次建構游戲之前,讓幼兒自己設計游戲內容及玩法,教師扮演觀察者和記錄者,在幼兒需要時介入指導。
3.在游戲中讓幼兒自行尋找問題的答案
有的幼兒遇到一點點困難,就去找教師幫忙解決。有的教師立刻給答案。但經常這樣做,幼兒長大以后,就不會想問題,總希望別人能提供現成答案。這直接妨礙了幼兒在智力勞動上的自主性。教師要轉變觀念,當幼兒在搭建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教師要先觀察,再給予幼兒恰當指導,鼓勵幼兒自己尋找答案。這樣幾次后,幼兒就能逐漸學會遇事時先主動思考怎么解決問題,而不是依賴他人。
區域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游戲,作為教師,要學會放手,要觀察幼兒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要讓區域活動真正活起來、動起來。
【參考文獻】
[1]幼兒園工作規程[Z].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6.
[2]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S].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2.
[3]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Z].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2.
【作者簡介】
陶淑麗(1982~),女,漢族,甘肅平川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BF5D5898-34E3-49C7-90FB-1F24BCBFAA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