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當代教學理念的發展以及教學觀念的演變,核心素養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逐漸得到重視,其在內容的設置上不僅可以將理論教學延伸至內在素養層次,還可為當下教學改良提供相關的改善方案。
【關鍵詞】初中數學? 核心素養? 教學理念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3-0114-03
引言
核心素養屬于當代教育發展中推行的重要教學思想之一,其在內容上主要涉及學生的內在素養教育,對于理論知識教學不僅具有補充的作用,且對于學生的個人成長而言具有重要的實施意義。對此,在現階段的學科教育中應重視核心素養的教學作用。
一、核心素養在教學中的內容及意義闡釋
核心素養在教學流程中的內容主要有思維教育、行為教育、習慣培養以及自主性培養等。思維教育主要指提升學生理論知識的領悟能力、應用能力;行為教育主要指規范學生在教學流程中的學習行為,使其在課堂環境中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以及規范學習態度;習慣培養主要指兩方面內容,即思維習慣以及行為習慣,思維習慣主要指根據相關學科的內容性質、理論特點而形成的思維方式;自主性培養主要指學生的教學參與度、自主學習、自主思考以及自主實踐等。當下的教學環境不僅重視學生理論方面的學習質量,還重視其內在素養即內在素養方面的培養。核心素養在培育過程中不僅可以幫助理論教學的高效實施,還可在學生的個人成長上形成良好的規范力量,而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可為核心素養教育提供良好的理論基礎及教學環境,二者在理論應用及內容實施上具有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特點。
二、現階段初中數學教學情況
(一)核心素養教學理念缺乏正確認知
核心素養作為當代學生教育的重點實施項目之一,一方面需要在理論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內在素質教育,使其在掌握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完善思維模式、學習態度的轉變等;另一方面需要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進行精確實施,以確保理論教學流程既符合教學實施標準,同時也符合內在素質教育的實施質量。但部分學校以及教師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往往沒有形成正確的觀念認知,導致核心素養教育在教學中缺乏有效滲透,不僅影響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效果,同時也影響學生的內在素質教育。
(二)教學模式缺乏自主性培育
以往的教學模式的實施特點具有較強的理論教學性,該過程不僅偏重于純理論教學,還重于數量上的教學實施,如“題海戰術”等。部分學校以及教師在理論教學的實施過程中由于缺乏自主性教育理念的認知,導致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導致學生在思維活躍性、發散性以及聯想性等方面存在鍛煉不足等情況。此種教學模式在實施上一方面影響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影響學生的個人成長等。對此,需要在教學活動建立正確的自主性教學觀念,進而以此作為教學活動的實時指導,最終改善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三)教學流程缺乏思維引導
思維的活躍性、縝密性對于數學學習而言具有關鍵性作用,不僅可以改善理論之間的相互作用、轉化效率,還可在課堂學習及解題過程中提升學習的質量等。但部分學校以及教師在教學流程的設置上缺乏思維引導的重視,或者引導方式較為落后等情況,導致學生在理論學習的過程中主要按照例題的解題思路進行理解,不僅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拓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活動的品質提升。
三、核心素養在教學中的實施思路及方式
(一)加強核心素養在教學中的滲透
以往的教學活動主要依據教材內容、教學指標進行教學的工作制定,該過程中較為注重教學理論的講述程度和學生的吸收程度,而對于學生的內在素養培育則存在一定不足。對此,教師在教學流程中應正確認識核心素養的教育意義、內容以及實施方式等。由此在一定程度上賦予理論教學內涵性。比如教師在銳角三角形的教學過程中,如例題:在Rt△ABC中,如果各邊長度都擴大2倍,則銳角A的正弦值和余弦值為(? )
A.都沒有變化 B.都擴大2倍
C.都縮小2倍 D.不能確定
該題主要涉及銳角直角三角形的內容考核,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主要以教師的思路進行思維引導,該過程中沒有重視學生的思維培養。對此,教師應在例題講解的過程中使學生在思維方面受到良好培養,比如通過數形結合的教學方法應用,使學生通過理論內容的具象轉化加深理論內容的理解程度。
此題的分析與解答當Rt△ABC的各邊長度都擴大2倍,所得新三角形與原三角相似,故銳角A大小不變,因此選A。教師根據題意畫出圖形,使學生結合理論知識、圖形以及設定量等進行思考,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培養理論思考能力及聯想能力。
(二)完善教學模式的自主性培育
自主性作為核心素養教育中重要的理論內容之一,其對于學生的個人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習慣、思維方式以及實踐行為等。教師在教學的實施的過程中應重視學生自主性的調動,使學生可以結合理論學習特點自主進行學習活動。教師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可采用例題:“寫出右圖中∠A,∠B的四個銳角三角函數值: ”進行教學,使學生可以在例題的解題訓練中逐漸形成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的學習習慣。
本題主要考查銳角三角函數的概念,關鍵是熟練掌握銳角三角函數的概念。教師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可對學生進行思維引導,使其在教師循循善誘的作用下理解題意并加深理論內容的理解程度。
此題解析為:
∵AC=■=■=12;
∴sin∠A=■=■=■;cos∠A=■=■=■;
tan∠A=■=■=■;cot∠A=■=■=■;
sin∠B=■=■=■;cos∠B=■=■=■;
tan∠B=■=■=■;cos∠B=■=■=■;
(三)教學流程中加強思維引導的作用
思維引導在核心素養教育中屬于關鍵性的教育指標,思維對于數學學習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僅影響理論知識之間的相互應用,還影響學生對數學理論內容的理解和思想建立等。對此,教師在理論教學的過程中應重視思維引導的特點、要求及實施方式,由此使學生在理論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維體系。比如在證明題的解題過程中,教師可向學生闡述多種證明方式,并分別以思維角度進行特點、內容講解,使學生在同一題型的解答過程中可以通過多種思維方式進行解答,從而在思維、理論知識的運用上提高其熟練度。
(四)注重培養學生的抽象素養
數學不僅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更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在教學中,數學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抽象素養。首先,教師要從數學的抽象概念著手,逐步培養學生的抽象素養。數學概念是初中數學最基礎的知識,也是理解數學知識的重點和關鍵。可是初中數學教學中不難發現,部分教師對數學概念的重視程度不夠,在概念的理解上花費的功夫不多,大部分時間都放在講解例題和探究難題上。其實這種做法有點本末倒置,數學概念的透徹理解才是解題的關鍵,數學概念看似簡單,實則很抽象,深入理解是一件困難的事,所以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思維素養。教師在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的過程中可以借用多媒體技術,也可以讓小組展開合作探究等方式,讓學生透徹地理解數學概念,挖掘出其內在的知識,然后引導學生運用抽象的思維能力去思考、解答數學問題。在循序漸進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形成。另外,教師還可以把抽象的數學概念生活化,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事例中理解甚至運用數學的抽象概念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讓學生把抽象的數學變得形象生動,通俗易懂。
(五)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
在一種溫馨的,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每個人的素養就會變得很高,這是一個心理問題。初中數學教學也是一樣,平時的授課中,教師不僅要注重給學生講解知識,而且還要盡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愉悅的課堂氛圍。初中數學教師一定要改變那種高高在上的“師道尊嚴”的理念,在具體的教學中,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有趣、愉悅的學習環境。這不但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潛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勇于創新,提高初中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而且還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把學到的數學知識能夠靈活地運用在現實生活中,為祖國建設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可是由于初中學生的數學基礎不一樣,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不一樣,再加上升學壓力, 面對越來越難的數學知識沒信心,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也會逐步淡化。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借用多媒體或者平等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滿足初中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需求。例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前播放一點柔美的音樂,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也可以制作一個精美有趣的新課導入,引導學生積極樂觀,在不自覺的情況下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同時,初中數學教師還要善于和學生隨機進行平等交流, 教師只有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才能根據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從而讓學生以最佳的狀態快速融入數學學習當中。例如,在數學課堂上學習“確定與隨機事件”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暢所欲言,自己對于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隨機事件的理解,并且說說自己身邊每天的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隨機事件,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也不知不覺在這種輕松的氛圍中理解了這三者之間的關系,還把社會生活中的現象與授課內容相聯系,既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又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學習的樂趣,還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思維靈感,說出意想不到的答案,寓教于樂,事半功倍。
(六)借助數學知識中蘊含的文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數學雖然是理科,但是它的發展也離不開文化的傳承。數學教師在講解數學原理的時候也可以對這一數學公式、定理等形成的背景加以介紹, 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一概念、公式、定理等, 并幫助學生有效地拓展數學思維。其實在初中數學知識中,只要我們深入挖掘,就會發現其中蘊含著許多深厚的文化和哲學道理。數學知識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還可以讓我們理解事物之間蘊含的聯系與轉化,或者提升學生的審美觀。例如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利用時機穿插講解數學的發展歷史,或者是《九章算術》等知識,不僅讓學生了解了數學從古至今的發展變化,而且也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增強民族自豪感。
在學生作圖、寫數字、寫符號時,教師都可以要求學生不但要正確作圖、正確書寫,計算正確,而且還要從審美的角度要求學生書寫工整,作圖細致美觀。數學知識中滲透文化內涵,更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結束語
本文根據核心素養在教學實施中的方式、內容以及實施意義,并結合相關文獻資料以及實際教學情況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理論探究,旨在通過此探究活動改善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情況,由此在一定程度上賦予教學流程思想性、邏輯性以及效率性。核心素養對于學生的個人成長具有重要的實施意義,需要在教學流程中給予重視及專項研究,由此使學生在理論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習慣、思維方式等,最終為其在后續的學習生涯中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顧慧玲.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分析[J].才智,2018(9).
[2]孔磐,李澤廣.分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中華少年,2018(8).
[3]張天華.試論核心素養下初中數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思考[J].好家長,2018(84).
[4]許翠玉.初中數學教學中體現“核心素養”的教學方式分析[J].新課程,2018(14):36-37.
[5]嚴弘.初中數學教學核心素養教育策略探究[J].學周刊,2020(06).
[6]林云英.初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中抽象素養的培養策略[J].中學數學,2020(05).
作者簡介:
胡藝紅(1984.12-),女,甘肅武威人,漢族,本科學歷,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