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華
摘要:情感教育是初中教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初中階段的學生內心比較敏感、自尊且脆弱,同時又會在面對學習活動方面,存在迷茫、緊張、缺乏自信的行為。尤其在教學改革之下,一些學校實現教育資源合并,學生面臨易地搬遷學習的問題,更是雪上加霜,這些學生本身在教育資源方面,享有的資源相對比較弱,同時,又面臨全新的學習環(huán)境,內心更是渴望被接納、鼓勵和支持。當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應當看到學生的問題,重視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
關鍵詞:易地扶貧搬遷;初中數學;自信心培養(yǎng)
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條件、心理因素,都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發(fā)展,對于適應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在家人的陪伴與鼓勵下,盡快地適應學校的生活,但是對于適應能力較弱的學生而言,是需要在同學、教師的鼓勵之下,才能夠更好地適應搬遷后的學習與生活。教師作為學生前進路上的指明燈,要以關愛培養(yǎng)學生,以方法教育學生,同時又能以堅定的信心鼓舞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自信看到希望。
一、易地搬遷學生的學情分析
顧名思義,易地搬遷學生首先在自身的學習條件上,是要落后于搬遷后的學校的學生,正是因為這種資源的落后,才采取了易地扶貧搬遷,跨區(qū)域接受教育的方式,對于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造成了沖擊。很多學生面對學習,心理負擔加重。與此同時,學生還面臨適應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初中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較差,在學習的過程中,從一個陌生的區(qū)域到另一個學習環(huán)境,內心有很多的思想斗爭,也有很多的恐懼心理,唯恐學習成績跟不上,難以融入集體之中,受到教師的區(qū)別對待,這些都是易地搬遷求學學生的普遍心理。
在進入到班級之后,學生在學習方面,學習習慣與生活習慣也在遭受著全新的沖擊。一些學生在之前的貧困地區(qū),學習成績相對偏上,學習節(jié)奏感較慢,心理上已經有了適應安逸學習的心理。突然到了經濟發(fā)展較好,教育資源相對比較偏上的學校,學生原來遲鈍、慢節(jié)奏的學習狀態(tài),會在緊張、高效的學習氛圍中受到嚴重的質疑,尤其當學生面對新班級學生的認知、談吐和自信,格格不入,這種反差甚至會讓極大一部分的學生的學習自信,一落千丈。
在這種學習環(huán)境中,很多學生是難以打開自我,主動走向班級,融入學習中去,通常這些學生在班級學習活動中扮演著這樣的角色:第一,教師讓學生分組討論時,學生的發(fā)言較少,思維運轉比較慢,第二,教師在對學生開展教學。讓學生自主學習,對學生布置作業(yè)時,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較差,學習的過程中,行為意識淡薄,跟不上教學的節(jié)奏,第三,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較差,成績偏低下,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綜合問題的出現,極其容易讓這些學生淪為學困生,學習成績上不去,學習的難度較大。
二、易地扶貧搬遷學校學生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自信的策略
(一)適當為這些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機會
上述我們在論述易地搬遷學習學生學情時,分析到了學生的心理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心理障礙與認知障礙,在課堂上要及時地為這些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生在展示自我中積累自信,勇于迎接新的挑戰(zhàn),并能夠因為教師的重視,更加地愿意在數學學習方面下功夫,迎頭趕上。
例如,教師在開展人教版《幾何圖形》教學時,教師對于學困生的關注,可以就教學中一些基礎的知識點與問題進行提問,例如,像直線、射線、線段這些知識點的基礎概念知識,問題的難度較小,便于學生快速地做出回答,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學習中的自信,還能夠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
(二)授課方式上,要照顧到這些學生
當易地搬遷的學生進入到教學班級后,教師要重新對班級的學情進行分析,識別這些學生分別屬于什么層次的學習水準,他們的學習習慣有哪些共性,存在哪些特點通過分析這些問題,然后針對整個班級調整授課方式。尤其到了適合易地搬遷學生學習的環(huán)節(jié),需要放慢授課速度,盡可能地可能地將知識講透、講細、講清楚,減少這些學生的問題遺留。
例如,教師在開展人教版,以《整數》教學為例,教師在開展完這節(jié)課后,要針對易地搬遷學生的問題隨機進行提問,詢問學生的意見,有哪些知識點是沒學懂得,教師要選擇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講解。
(三)加大對這些學生的知識補習,要懂得開小灶
易地搬遷的學生,在學校最重要的事情是學習。這些學生的數學基礎相對而言比較弱,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教學時,適當地對這些學生增設開小灶的學習活動,通過將搬遷學生與優(yōu)等生安排為同桌,帶動學困生學習,并在課后作業(yè)時間加大補習等方式,幫助易地搬遷的學生找到數學學習的動力,進而提升成績。
(四)面對學生的學困問題,要及時幫助學生解決
易地搬遷的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會面臨著眾多的問題,學習中不僅內心在心態(tài)上不夠自信的障礙,同時,又難以跟上班級整體的學習進度,數學教師面對這些學生時,要及時地了解這些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與困難,并及時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盡可能讓易地搬遷的學生都能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也能夠在持續(xù)地學習中積累自信,找到自身在數學方面的學習方法。
三、結語
教育工作開展中,數學教師面對易地搬遷學生生源的問題,要在心態(tài)上做到一視同仁,不僅如此,教師還要用心地對這些學生的問題進行分析,通過幫助學生分析學習中的問題,建立學習自信、“扶貧”學困生等方法,讓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可以提升,讓班級整體的教學質量可以持平。
參考文獻:
[1]王莉.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信心培養(yǎng)策略探究[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9.
[2]沙漢乾.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信心的培養(yǎng)策略[J].電腦樂園·信息化教學,2019.
本文系習水縣2020年基礎教育科學研究 教育教學實驗課題《初中數學教學中易地扶貧搬遷學生自信心培養(yǎng)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20XB05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