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中職英語詞匯教學存在教學形式單一、教法選擇不當等問題,論述認知語境視角下中職學校英語詞匯教學策略,提出直觀呈現營造感知氛圍、解剖構詞厘清結構脈絡、有效關聯構建系統認知、突破文本追溯學習本源等具體做法,旨在提升中職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關鍵詞】中職英語 詞匯教學 認知語境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46-0113-02
認知語境教學理論為課堂教學注入了嶄新的活力。認知語境基本理論是在斯珀泊(Sperber)和威爾遜(Wilson)提出的與交際和認知有關的理論基礎上產生的,該理論認為語言產生于一定的交際情境之中,語境能很好地彌補語言本身的不完整性。對學生而言,特定的語境能讓他們對知識有更精準的感知,對快速激活他們潛在的學習動能有積極影響。英語詞匯教學是中職英語教學中極為重要的一環,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將認知理論與英語詞匯教學深度融合,進一步凸顯英語詞匯學習的實效性、合理性。本文基于認知語境視角研究詞匯教學,以期為英語詞匯的教學提供方法借鑒。
一、直觀呈現,營造感知氛圍
英語學習包含詞匯、句型、語法等內容,其中詞匯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極大影響。無論是后期的句型學習、語法知識構建,還是考試中的閱讀理解和寫作,都需要詞匯的參與,它是提高學生英語成績的關鍵。換句話說,要想學好英語,先要學好單詞,構建系統的詞匯知識體系。
詞匯學習方法眾多,但最普遍、最有效的往往是簡單的直觀呈現式學習。直觀呈現法是指將單詞的音形義以具體化的形式展示在學生面前的一種方法,學生從中捕捉到很多信息,對單詞的感知也不僅僅停留在讀音上。這樣的直觀呈現觸發了學生的感官和思維,他們的認知敏感度被激活。學生主動朗讀、主動分析單詞的構成,自主完成單詞的初步學習,進而在不知不覺中對詞匯有了更全面、系統的把握。
以中職英語Unit 5 What’s your hobby?教學為例,為了給學生提供最優良的學習環境,教師沒有直接講述單詞,而是對文本主題和內容展開系統梳理,讓學生整體把握本單元詞匯的特點。梳理結束后,教師一邊展示圖片,一邊向學生布置任務:“Please look at these pictures and describe what they are doing in your own language.”對直觀的圖片信息,學生的求知欲還是比較強烈的,他們積極搜尋詞語,展開表述。但其實學生的表述不夠專業,教師應及時展示相關詞匯,引導學生嘗試朗讀。因為有了前面的困難作鋪墊,學生已經產生了強烈的學習欲望,在一次次的嘗試中,學生不僅掌握了單詞發音,更對單詞含義了如指掌。“What is he doing?I’ve hardly seen anything in his hand.”“I know he has stamps in his hand. My grandfather used to like collecting stamps.”在愉快的感知中,學生對單詞的音形義都有了更好的把握。
當然,很多教師在講授詞匯時,尤其是實詞,都喜歡將詞匯以單獨羅列的形式呈現出來。但直觀呈現并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讓學生在理解單詞含義的過程中觸摸詞匯學習的本質。教師要對直觀呈現詞匯的本質有清晰認知,根據需要變換單詞展示形式,從而體現學習的趣味性和多元性。
二、解剖構詞,厘清結構脈絡
詞匯是英語最重要的構成部分,但詞匯學習也是學生最頭疼的事。英語詞匯數量眾多,隨著學生年段增加,她們接觸到的單詞越多,需要記憶、理解的內容也更多。面對大量的單詞,學生必然存在一定的畏懼心理。這時,教師的價值就體現在化解矛盾、給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和方法、切實發揮好指導和點撥作用上。詞匯的學習可以以單詞本身的特點為出發點和啟動點。如英語單詞由字母構成,字母的個數是固定的,但不同的字母可以組合成不同的單詞。那么,組合的過程中必然會呈現出某種規律或特征。要想快速觸碰到單詞的本質,教師應該從英語構詞的視角出發,引導學生梳理和研究英文單詞。當學生厘清了單詞的結構脈絡,英語學習就會變得輕松簡單。
在學習中職英語Unit 2 I can do it時,教師以詞匯為切入點推進教學。“Students,let’s play a little game of pasting words. The rules of the game are as follows:everyone has a lot of word cards. When a word appears on the screen,you can show the Related words and combine them into a phrase.”明晰的規則和有趣的游戲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在玩的過程中,學生多項思維得到啟動,游戲結束后,學生意猶未盡。這時,教師應把握時機進行相應的指導點撥,學生在單詞解剖組合的小游戲加持下,英語詞匯學習的速度和效率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詞匯構成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如單復數的轉變就存在某種顯性的或隱性的關聯。在單詞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激發學生探索研究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單詞的特點和屬性,并在不斷地剖析、對比中形成更深層次的認知和發現。
三、有效關聯,構建系統認知
知識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是相互關聯的有機體。學習時,教師要對知識特性有清晰的了解和把握,進而從不同維度進行相互關聯。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會發現這樣的情況:如果教師單純地講解某個知識點,那么絕大多數學生會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理解、掌握知識,他們的創造性和創新思維得不到鍛煉。但如果教師能夠適當進行關聯,那么學生的學習活動就會變得簡單、清晰起來,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也會得到有效調動。知識具有特殊性,能夠接軌多重內容,在教學設計時,教師要從學科屬性和學習內容出發,適時進行知識關聯。而語言是生活的具化表現,要想讓學生更深切地體會到英語單詞的趣味性、實用性和貼合性,教師可以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更精準的切入點,在多維度感知中觸碰到詞匯學習的本源。
在學習中職英語Unit 4 Welcome to our party!時,教師一開始采用背誦聽寫的手段引導學生學習單詞,但在實施過程中,學生學習狀態不佳、思維遲鈍、學習積極性不高。針對學生的表現,教師應及時調整教學方案,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構建新知。“Boys and girls,if your neighbor’s children were admitted to college and planned to hold a party to celebrate,and your neighbor invited you to design it together,what would you do?What creative design will there be?”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積極思考,很快給出了設計方案。學生的設計效果是次要的,最關鍵的是他們能夠主動參與、積極探索。而對設計聚會這件事,學生即使沒有參與過,也一定見過,所以他們的積極性非常高。可見,教師將知識學習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切準了教學突破口,讓課堂教學更加接地氣,學生思維的靈活度也更高。
知識是生活的外在表現形式,生活是知識運用的中心區域。在學生思維停滯、找不到學習方向時,教師進行針對性指引,在多維度、多視角關聯中,學生的學習欲望會得到延伸和拓展,能力和素養逐漸得到提升。
四、突破文本,追溯學習本源
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離不開文本,它不僅是學生學習的依據,更是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的主要參考。在教學過程中,一切的設計和構建都是圍繞文本主題和內容展開的,如果脫離文本,學習活動就會變得蒼白無力,學習實效性也無從談起。而最大限度挖掘教材,發揮其助學效果已經成為當前教學的主旋律。單詞表是詞匯的載體,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總是會從中尋找知識點構建系統認知,但其實學生忽視了另一個更重要的載體,它就是篇章。篇章由單詞、句型等要素構成,因此,教師不妨讓學生在文本閱讀過程中感知單詞、感悟篇章,并借助文本的力量,讓學生快速熟識單詞的含義。在文本的助力下,單詞學習不會只是單一的知識點學習,它將演變成知識的多向互動。
在學習中職英語Unit 1 Nice to meet you!時,為了讓學生更精準地掌握知識、吃透文本,教師從教材內容出發,給出學習指引。“Please read the textbook quickly,circle the unknown or unfamiliar words,and then mark them with special marks and sort them out in the exercise book.”這對學生來說是一項簡單的任務,但其實在閱讀勾畫過程中,學生思維已經啟動。接著,在解決疑難過程中,教師沒有單獨講解詞匯,而是讓學生用不同符號將對應的句子勾畫出來,在翻譯句子的同時猜測詞匯的含義。因為學生的猜測是有理有據的,所以正確率很高。最后,教師根據文本進行延伸,設計對話活動,夯實詞匯學習成果。“Tom,come on,do you know who he is?”“I don’t know.”“He is the brother of your best friend Li Hua.”“Nice to meet you. I often hear your brother mention you. He says you are very good at playing basketball.”
語言類知識的學習主要以感知為主,實踐運用為輔,這也體現了學科語言的屬性。英語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這一點在詞匯教學中體現得格外明顯。教師可以以文本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在感知句子、篇章內涵的基礎上,準確把握單詞的含義,沖破單詞學習的桎梏。
中職英語詞匯有其獨特的價值和屬性。在學習過程中,選擇契合性更強的教法是課堂成功的關鍵。認知語境理論有較強的實用性,能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學生身心愉悅地投入到情境中,一邊體驗一邊感知,很快就對單詞的音形義有了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得以達成。值得一提的是,在認知語境理論下指導中職英語詞匯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直觀呈現、解剖構詞、有效關聯、突破文本等不同角度切入,再進行深度挖掘和探索,能更好地追溯詞匯學習的本源,為學生英語素養提升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宋慶梅.基于語境學視角下中職英語詞匯教學模式的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25).
[2]李娟.試析中職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學生英語,2021(22).
[3]羅集學.自然拼讀法在中職基礎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2020(46).
【作者簡介】陸文苑(1987— ),女,漢族,寧夏中衛人,大學講師,現就職于蘭州現代職業學院,主要從事中職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