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光魁
摘 要:文章分析了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當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優勢,探究了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當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策略,主要體現在更新教學理念,科學合理地進行分組,注重合作學習的內容和創新合作學習的形式,利用微課來開展預習階段的小組合作,課后鞏固階段的小組合作,形成多元的合作評價方式。
關鍵詞:初中英語;口語教學;小組合作
一、 引言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口語教學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下,英語有著更為廣泛的應用,而口語有著重要的使用價值。然而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對口語教學缺乏足夠的重視,在教學當中更側重于英語閱讀和寫作等模塊,這對學生的口語應用能力的提高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傳統英語教學模式雖然能夠讓學生獲得較高的分數,卻使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較差。而在英語教學當中應用小組合作模式來進行口語教學,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口語學習氛圍,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之間的英語交流,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感知語言,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為學生的長遠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 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當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優勢
起源于美國的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實踐當中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果,是一種比較有創意和時效的教學理論和教學策略。在傳統英語課堂,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課堂氛圍相對而言比較的死板,在口語教學當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變革傳統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當中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意識,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一起學習,相互監督,不僅能夠活躍課堂的氛圍,還能增強學習的動力,使學生的口語能力得到提高。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來設計一些鍛煉口語的游戲,來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為小組合作學習做好鋪墊。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能夠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優化和發展,在鍛煉的過程中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還能使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得到培養,在口語教學當中不僅能夠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還能促進學生非認知品質的提高。基于此,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英語口語教學當中的運用,對初中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 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當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策略
(一)更新教學理念
要想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當中有效地推進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需要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引導學生能夠樹立合作學習的英語意識,在教學當中,需要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好教學的引導者,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通過討論、比賽等合作形式來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為學生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參與口語訓練的興趣,讓學生能夠去說英語。例如,在學習外研版七年級上冊“Healthy food”這一單元內容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來學習本單元的重要單詞,像candy、vegetable等,還要讓學生掌握重要的句型,例如“What kind of fruit? Cola is bad for you!”等,在對本單元主題性話題熟悉之后,需要加強口語訓練,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來讓學生結合之前學習的知識進行自由對話,需要圍繞著以單元主題“Healthy food”來開展對話,但是需要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和創造。教師還可以通過分組來讓學生開展英語口語比賽,從知識的運用、發音、相互之間的合作等多個方面來進行評價,從而選出表現優秀的小組,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將口語學習融入學習當中,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科學合理地進行分組
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明白不同能力的學生在一起學習時能夠產生良好的互補性,異質的學習小組能夠讓學生有更深入的思考,能夠有更多去發表自己看法的機會,還有利于將學習的知識放到一個更為寬廣的平臺上進行探究,從而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能力,增強對知識的記憶效果。基于此,在教師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分組時,要遵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優勢互補的原則來進行,每個小組的人數在4人或者6人,小組內的異質便于組內進行良好的合作,而小組之間的同質能夠使小組的競爭更加公平。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教師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口語表達情況、基礎知識情況、學習能力等要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從而在分組的過程中,能夠形成比較互補,更具競爭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科學合理地分組有助于學困生的轉化,也有助于優秀的學生提高學習能力。教師在科學合理分組后,還需要引導學生做好合理地分工,這樣便于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任務的完成當中,可以采取分工輪換制,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便于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配合,促進小組的共同發展。
(三)注重合作學習的內容和創新合作學習的形式
教師在開展口語教學時,需要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合作的內容,還要注重小組合作的多樣性和靈活性,這樣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到口語交流當中,有助于克服學生的害羞、懼怕心理,還能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在對教學方案進行設計的時候,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興趣點進行挖掘,要以語言內容為主。在開始的時候教師通過簡單的口語表達來吸引學生敢于開口,調動學生表達的欲望,之后教師在結合教學內容循序漸進地引入復雜的內容,這樣能夠使學生的口語能力得到不斷的提高。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來優化小組合作的內容和形式,讓小組合作的內容更有吸引力,開放的話題能夠讓學生更踴躍地去表達自己的看法,從而能夠展開更廣泛的討論,使口語能力得到提高。對于合作學習的內容和形式需要多創新,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近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例如,在學習外研版九年級上冊“Save our world”中的“How to be green?”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引導學生對各種詞匯、句型和語法等基本理論知識進行學習之外,還需要留出一定的時間來讓學生開展口語交流,針對這部分內容有著較強的開放性特點,可以對其進行設計,創新教學形式,將這部分變為帶有辯論主題特色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的視野得到開闊,知識層面得到豐富。例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看一些英語辯論的視頻,像“Advertising plays a Negative role in our society”為主題的中學生辯論視頻等,在此基礎上,學生對辯論會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師把設計的辯題以任務的形式讓小組來完成,給小組時間來豐富他們的素材,組織語言,之后開展辯論,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口語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