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崇明
摘 要:初中階段作為教育的中間環節,成為學生學習最重要的階段,初中化學學科屬于教育模塊中新的學科體系,導致初中學生在接觸和學習的過程中會面臨很多的問題。另外,初中化學因為科目性較強,化學實驗教學成為學生學習化學的主要渠道,實驗化學教學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學科素養,是初中化學踐行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因此,初中教師需要重點關注實驗教學環節,通過趣味性的方法,開展豐富的趣味性化學實驗,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化學認知能力,幫助學生奠定堅實的化學基礎。
關鍵詞:趣味化學實驗;初中化學;應用
一、 引言
初中化學知識包含著學生日常的生活現象和經驗,是一門實踐性、應用型較強的學科,化學實驗具有趣味性和創造性的特征,通過神奇的化學實驗可以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各種化學反應、化學現象,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意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改變以往單一的課堂知識講授方法,注重利用化學實驗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和實驗動力,幫助學生樹立化學思想和化學思維,提升學習能力。
二、 趣味性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作用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化學是一門操作性強的學科,需要具備豐富的研究經驗,才能掌握具體的實驗技巧,且在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經驗學習化學知識,幫助學生在化學實驗的過程中深入理解化學原理、概念等?;瘜W實驗具有趣味性的特征,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將各種試劑進行調制可以讓學生看到神奇的化學現象,從而吸引更多的學生投入到化學實驗中,激發學生的研究意識和興趣。
(二)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
化學實驗只有不斷地嘗試、實驗,才能看到實驗成果、實驗現象,讓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總結實驗經驗和技巧,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動手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探究意識,幫助學生形成系統化的化學思維。且教師在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個人能力,為學生提供突破口,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自覺觀察、動手實驗,讓學生構架系統化的實驗步驟。
三、 趣味性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問題
(一)實驗環節和理論相脫節
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是輔助教師教學的有利條件,因此,教師要將化學實驗放在教材和課程的整體之中進行教學,不能使化學實驗和化學理論知識相脫節,但是傳統的化學教學因為各種問題,導致實驗環節和理論環節相脫節。教師在教學中通常只是通過單一的知識、概念講解,讓學生從教材上學習化學實驗步驟、方法、現象等,或者在實驗課上自己進行演示示范,讓學生進行觀看、記憶。這種教學現象不僅使學生喪失了化學實驗的興趣,也不利于化學教學效果的提升。
(二)實驗危險性較高
初中化學實驗主要通過調劑各種試劑,或者對各種金屬進行燃燒等,這些過程難免會存在一些危險因素,不僅是因為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的失誤導致,有些是因為化學實驗本身就自帶危險因子。另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及時叮囑學生注意一些事項,學生難免會出現失誤操作導致危險的發生,且學生只是通過相應的視頻來學習化學實驗具體的步驟,對其了解不到位,或者缺乏充足的練習機會,也會導致危險的發生。
四、 趣味性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一)更新教學理念,提升教學質量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開展的依據,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制定教學目標時,要根據學生學習實際和化學實驗實際制定科學、可行的教學目標,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引導學生為自己制定學習目標,師生合作,促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升。另外,教師還要根據教學目標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改變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貫徹新課程教學理念,實現現代化化學教學。首先,化學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將學生放在實驗教學的核心,認識到學生具有無限的發展潛力,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驗機會,讓學生聽過反復練習,提升自己的實驗能力。另外,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加強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認同感,引導學生將教材中的理論和實踐進行結合。例如,在學習酚酞試劑的調制變色一課時時,教師可以事先引導學生對各種酚酞試劑進行辨別,先為學生提供嘗試的機會,讓學生生做好課前準備,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主進行調劑。對于調劑完成的學習可以引導他們進行變色觀察,對于調劑沒有完成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啟發性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練習,提高學生的獨立實驗能力,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指導地位。其次,當實驗完成后,教師可以對學生整個實驗過程的行為、表現進行綜合評價,將學生實驗中的觀察力、協調力、研究力、反復練習都作為評價的因素,讓不同基礎的學生都有進步的空間,從而提高學生的實驗參與度。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開展趣味性化學實驗教學活動需要圍繞趣味性進行設計,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研究意識,才能使學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專注力在實驗過程中,從而實現趣味性化學實驗教學。首先,教師可以對化學實驗教具和器材進行改動,吸引學生嘗試新東西,這樣既能節省實驗時間,也能營造濃厚的實驗氛圍,且教師可以從問題探究角度出發,通過設計一些問題,激發學生的解答意識,讓學生敢于挑戰自我。例如,在火的燃燒和熄滅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火燃燒的介質和條件設計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回答,從問題的答案中學習掌握相關的知識。教師也可以根據生活日?,F象提問學生,像生活中常見的火柴、酒精燈、煤氣灶等燃燒現象,讓學生自由討論、積極探究,提高學生自我總結的能力,引導學生在后期相關化學知識的學習時,也能通過此方法全面了解化學現象發生的原理。
(三)提高學生化學實驗研究的專注力和認真度
在進行化學實驗研究時,必須具備高度的專注力和認真、仔細的性格,才能使實驗過程更加準確和完美,稍微不注意就會出現失誤或者失敗現象。且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個性特征顯著,膽大,喜歡質疑、猜想、辯論,在實驗中難免會分神,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無法正確地操作實驗,也可能會在操作過程中出現失誤現象。因此,教師需要細心引導、嚴格監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和態度,在實驗前要仔細觀察特征,在實驗中要認真、專注,在實驗后要及時反思、總結,逐步提高自己實驗能力。例如,在學習沉淀物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先引導學生對實驗器材中沉淀物進行觀察,觀察沉淀層、沉淀物特質、漂浮層物質的特點。然后為學生提供實驗器具,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實驗,叮囑學生小心、專注、認真,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進行監督、指導、巡視,對易粗心大意的學生進行指導和提醒,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當部分學生的作品沒有出現分離時,引導學生共同探究原因,討論彼此的步驟,及時對沒有完成的結果進行反思、總結、對比,得出最后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