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榮彬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工作的不斷推進,社會各大企業間的相互競爭也愈發激烈。正是在這樣的時代發展背景下,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率同樣也呈現出增加的趨勢。而在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應及時采取必要的應急管理工作,以應對突發環境事件所帶來的危害。因此,立足于我國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對應急管理措施進行完善,便成為當前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將以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的現狀分析為切入點,進而圍繞著其開展論述,以期能給予廣大同仁以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現狀
分類號:X92
突發環境事件顧名思義,其所指的便是污染物排放、自然災害、生產安全事故等發生后,所造成的污染物、放射性物質進入自然環境中所導致的破壞。在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遭受破壞區域的環境質量會急劇下降,同時還會嚴重威脅到民眾的身體健康以及財產安全。面對這樣的情況,企業、國家需確保在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的第一時間做出反應,故而需要順暢的應急管理機制,以便應對突發環境事件。因此,結合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的實際情況,對現有的應急管理機制進行完善就顯得極為重要。
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的現狀分析
1.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制度尚需完善
截至目前,我國根據實際發展情況制定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律條文,但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制度的構建中尚有不足的存在。首先,我國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的規定中,存在有條文內容布不具體的情況,這則會導致其操作性的下降。其次,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規定中的不足或導致許多企業不知道如何構建高效、全面的應急管理制度。因此,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制度的細化便顯得尤為重要[1]。
2.企業缺少足夠的認識
我國許多企業對于環境風險問題缺少足夠的重視,這導致其并沒有對當前的風險問題保有較高的認知。同時,當下我國的企業無法對環境風險進行比較分析,這就使得企業自身無法充分認識環境風險所帶來的問題,這則會導致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無法切實注重環境風險分區、分類工作的進行。上述情況的客觀存在,所導致的便是環境管理模式無法充分發揮作用,并長期處于被動狀態[2]。
二、完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的建議
1.強化對企業發展的認識,改變固有的風險管理模式
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工作中,企業自身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因此,企業應加強對自身生產活動、發展情況的認識,對于一些可能會造成大量污染的問題給予高度重視。同時還要嚴格遵照國家標準進行處理,以此來規避可能出現的突發環境事件,從而使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模式能夠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其次,企業還要對過往常見的突發環境事件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并結合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在此基礎上制定科學、完善的應急管理方案[3]。
同時在對應急管理方案進行科學設計的過程中,企業方面還要注重對設計人員的要求,以此來確保其符合國家標準與企業要求,并使應急管理模式能符合客觀實際。此外,企業工作人員也應該及時加入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模式的設計中,并及時提出關于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的建議,這有助于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模式的不斷完善[4]。
2.構建全面的環境風險管控體系,建立高效的預警防控機制
國家層面需要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的內容進行一定的完善,即結合突發環境事件的實際情況進行宏觀調整。而企業方面則需要結合現有的條文規定,創設全面的環境風險管控體系。首先,企業方面應對此體系的創設給予高度重視,并加強對突發環境事件的分析,尤其是要注重對突發事件特點、影響的分析,在此基礎上結合法律規定、環境等諸多因素,建立完善的環境風險管控體系,這樣便可以顯著降低突發環境事件發生的概率[5]。
其次,企業還要建立高效的預警防控機制。其中預警防控機制應是一種長效機制,通過預警防控機制的應用,便可以實現對危險品的全程監視。同時,還要在預警防控機制的內容中進入應急預案、防范措施等,并儲備一定的應急物資。此外,企業方面還應定期開展相關應急演練,以提高風險防控以及應急處置的能力。最后還要構建科學的隱患排除機制,強化對隱患問題的排查以及清除。
3.強化聯動機制建設,確保環境應急制度落實
政府以及相關環保部門應對編制轄區內可能會出現的突發環境事件進行提前考量分析,并結合轄區內實際情況構建相應的應急預案,從而確保在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可以立即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應對突發環境事件。而在應急制度層面的建設上,政府部門以及相關環保部門,需要從實際出發結合區域內情況推動環境應急制度的建設,即在完成制度層面頂層設計的同時,對制度細則、應用方案等進行完善,在其完善后便應迅速落實,以此來為企業應急管理模式的創設提供依據[4]。
此外,政府層面還需要加強人員、物資層面的建設,并根據實際情況構建同水利、氣象、消防等部門的應急聯動機制,以確保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可以及時高效的調動各方力量以應對突發事件,繼而有效應對事故。并且,相關政府部門還應該加強對區域內企業的檢查,對其是否有良好的應急管理機制、預警機制以及應急物資儲存情況進行深入考量,對存在不足情況的企業應及時督促其整改,并指導其完善相關制度、人員等方面的建設。最后,政府層面還定期組織企業學習突發環境事件的應對措施以及預防等內容,以此來長期提高企業對此方面的認識。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突發環境事件會對社會發展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所以這就需要政府同企業協同努力,以加強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的建設。尤其是企業方面,應充分結合自身發展、生產現狀,對突發環境事件有全面地認識,并以此為前提制定科學的應急管理制度,而政府方面則應加強對轄區內企業的管控,并幫助其完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制度,使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概率可以得到降低,并確保在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能夠及時應對。
參考文獻:
[1]閆美青. 論全球性突發環境事件中應急管理的國際合作[J]. 廣西質量監督導報, 2020, No.238(10):40-41.
[2]吳娜. 淺談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現狀及建議[J]. 廣東化工, 2019, v.46;No.397(11):155-156.
[3]王新月.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責任與建議[J]. 資源節約與環保, 2020, No.219(2):94-94.
[4]鄧朝生. 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制度探究[J]. 環境與發展, 2019, v.31;No.155(6):221+223.
云南省生態環境應急調查投訴中心?云南?昆明?6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