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灃
【摘 要】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教師要尊重幼兒自發的表現與創造,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幼兒自主選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模仿和創作。因此,教師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應考慮這一建議,提供適當的資源材料,滿足幼兒的創造欲,促使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 幼兒教育? 區域活動? 低結構材料? 有效使用
一、低結構材料在區域活動的開展思路
1、材料認知,增強對活動內涵的理解。低結構材料是指一類沒有固定玩法,教育目標是比較隱蔽的,收集方便,玩法可以多變,對幼兒來說有很大的自主空間的材料。因此教師在設置低結構材料操作區時,要注意教育目標是要隱形的,讓幼兒自由發揮想象,利用材料進行創作,不要變成低結構材料高結構的玩。
2、材料數量,由少到多的提供。每一類材料都有它的特征,幼兒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逐漸熟悉某一類材料的特征,進而進行聯想,迸發出各種奇思妙想。因此教師在提供低結構材料時,要考慮循序漸進,由少到多的提供給幼兒操作材料。
3、材料使用,由單個到組合。由單個到組合,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指材料的使用方式從單個紙杯的加工,制作出一樣作品,過渡到對多個紙杯進行加工創作,組合成一樣作品。第二層含義是指由幼兒單獨游戲過渡到同伴合作游戲。
二、低結構材料在區域活動進行中遇到的問題
1、游戲的操作次數與時間不能保證。我班是在大班下學期進行以紙杯為主題的低結構區域活動,在學期初能保證一周五次的區域活動開展頻率,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活動紛至沓來,有來自大班畢業典禮彩排的需求,有來自小班課題大帶小的課程需要,導致孩子區域操作時間和次數不能夠得到保證。
2、幼兒存在模仿行為。模仿行為其實是通過觀察和仿效其他個體的行為而改進自身技能和學會新技能的一種學習類型。幼兒正處在學習、生長和模仿階段,好奇心強,模仿性強,可塑性強,他們通過模仿他人的行為,習得相關的經驗,得到成長。在筆者班級開展的低結構區域活動中,教師不難發現這一現象:當一名幼兒說我今天想做一頂皇冠時,其他幼兒也會跟著做一頂皇冠,到活動結束作品呈現時,幼兒皇冠的結構是完全相同的,區別就在于皇冠的裝飾不一致。
3、教師評價方式不全面。筆者早期在評價幼兒作品時,關注的是像不像,好不好看,沒有關注幼兒的思路與想法,評價主體過于單一;同時缺少激勵性的話語,每次評價完鼓掌就結束,不能促進其他幼兒進行更多的想象與創造。在評價幼兒作品時,教師不正確的評價語言可能會對幼兒造成傷害,不能滿足幼兒獲得成功的心理需要,讓幼兒產生自卑,不積極主動的負面情緒。
三、低結構材料在區域活動中問題的改進措施
1、安排固定合理的游戲時間與頻率。固定每周游戲的次數,讓幼兒養成規則意識與良好的行為習慣,幫助幼兒適應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同時保障每次區域活動的時間,讓幼兒有充足的時間去思考,想象與創造。同時大班幼兒生活經驗豐富,他們的作品有時會顯得很復雜,亦或幼兒制作多個作品,在活動時間內尚未完成,教師可以設置“未完成作品區”,引導幼兒將沒有完成的作品擺放在規定區域里,鼓勵幼兒在空閑時間進行制作,將時間碎片化。
2、增加幼兒生活經驗,鼓勵幼兒個性化創造。教師可以在生活中和孩子一起觀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抓住事物的關鍵特征,引導幼兒進行聯想,這件物體,如果用紙杯進行制作,可以怎樣做?同時在講評幼兒作品時,針對幼兒的個性化創造,教師要進行激勵表揚,這樣就在給予暗示,讓更多幼兒在下一次的低結構區域活動中嘗試進行自己的加工創作,激發幼兒的創作欲望。
3、針對作品特點與幼兒表現進行全面點評。教師要根據每個幼兒的特點與發展情況作出針對性的點評,只要這名幼兒的作品相比以往作品有所改善與提高,教師就不能吝嗇自己的表揚與鼓勵,滿足幼兒獲得成就的需要。教師也要善于發現幼兒低結構作品中的優點,引導其他孩子學會欣賞他人作品中的優點。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關注幼兒的制作過程,針對共有的問題,教師不急于拋出問題的答案,可以把問題拋給孩子,請孩子探索問題的解決辦法。
四、低結構材料對于幼兒發展的作用
1、促進幼兒想象力的提升。低結構材料因為其本身的特性,是沒有固定玩法,也沒有固定操作規則,孩子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低結構材料進行加工改造,利用各種工具與操作方法,對低結構材料進行裁剪,黏合,組合,制作出屬于自己的作品。在操作中幼兒的想象力得到了發展。
2、促進幼兒手的動作靈活協調。低結構游戲是需要幼兒動手操作的,他們需要使用剪刀,雙面膠等工具對低結構材料進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改造,其中會涉及到沿輪廓裁剪,對細小零件進行黏合,不同材料之間的組合等等,在這些操作過程中,幼兒對于手部肌肉的控制得到了鍛煉,手眼協調能力也有了一定的發展。
3、有助于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幼兒是正在發展中的個體,幼兒園的教育有助于孩子逐步社會化,逐步的融入社會,理解社會規則,并遵守規則。在低結構材料的區域活動中,幼兒在桌面制作作品時,會涉及到模仿他人的作品,會涉及到工具的交換,制作方法的講解,也會涉及到問題的求助與解決;在地面搭建建筑物時,會涉及到杯子的收集,團隊的分工合作,作品的維護等等。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他們學會了溝通合作,交換工具,也學會了團隊分工,也學會了分享交流。這些有有助于幼兒在活動中逐漸社會化,有助于社會性發展。
總之,在低結構材料的使用過程中,教師關注幼兒,積極引導幼兒對材料進行操作,讓教育融入實踐之中,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發展,讓幼兒收獲成功的喜悅,積累豐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