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賢明
【摘 要】 如今人們處在法治社會中,如果不懂法不知法不具備良好的法治意識將很難在社會中生存下去。初中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高效的教育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品質,同時還能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這能促進學生日后得到更好的發展。如今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如何對現存教育問題進行解決成為了重點研究的內容。
【關鍵詞】 初中? 道德與法治? 法治意識? 策略分析
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因此道德意識和法治意識都比較薄弱,學生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為了避免學生誤入歧途,在初中階段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顯得十分重要。通過推進道德與法治教學不僅能夠強化學生的道德意識,同時還能讓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法治意識,這些正確意識的培養能夠為學生日后的成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初中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大大提高,社會所需要的也正是這樣的高素質人才。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教學意義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從當前的實際發展情況來看,在新課改深入變革的背景下,我國各個階段的教育都在積極進行優化和轉變,從總體上來說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是如果對現有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模式進行深究,不難發現其中還存在許多問題。
首先,之所以要在初中階段開設道德與法治教學,最為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識和法治意識,這兩種意識能夠推動學生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在此基礎之上才能促進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但是目前,部分教師并沒有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仍然延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這就直接導致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學習興趣非常低,部分學生甚至會出現抵觸學習的情緒。
其次,目前教師所制定的教學目標不夠合理,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念和法治觀念,但是目前絕大部分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仍然將重點放在理論知識的教學上,大部分的時間都讓學生學習理論知識,而且在教學過程中也都是采用灌輸式的方式來向學生傳授知識點,這就直接導致大部分學生都沒有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這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還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意義分析
由于初中生的年齡較小,因此對于事物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在學習和發展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此時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加強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讓學生從小就樹立起正確的道德法治觀念。當學生具備良好的法治觀念以后,會懂得如何利用法律來維護自身的權益,學生能夠更好地利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法治意識培養的策略
(一)注重對教材進行研究,滲透法治教育
教師在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應該深入對教材進行研究,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滲透法治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材是十分重要的教學工具,教材中包含了極為豐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對教材內容的學習,能夠對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進行正確的引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將教材內容與現實生活進行緊密的聯系,不斷加強學生的認知,讓學生對某些事物產生共鳴,這樣才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進行法治教育滲透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只讓學生簡單地學習一些法律條文的內容,教師可以將法治內容融入到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就接受了法治教育,這遠比教師機械生硬地將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要更加有效。
(二)正面化法治教育的實施
由于初中生的年齡較小,因此接受知識的能力較弱,想要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進行更加高效的法治教育則對原有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認知能力,通過創新引導的方式來不斷強化學生的法治觀念,讓學生能夠以嚴肅認真的態度來對待法律知識。當學生在學習交通法律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視頻,通過對視頻進行觀看,學生能夠直接了解到哪些做法是正確的,而哪些做法是錯誤的,這些行為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在觀看完以后,教師可以將視頻的內容與知識點進行融合,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對交通法規形成一個正面的認識。
(三)采用創新的教育形式
處在初中階段的學生還沒有形成正確的法治觀念,因此自我保護意識較為薄弱,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創新教學形式,不斷提高法治教育的質量,讓初中生懂得如何運用法律來對自身權益進行保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相關的安全知識和動畫宣傳片進行結合,由于初中生年齡較小,因此非常喜歡看動畫片,因此動畫片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動態教育的模式下能夠對學生的視聽感官進行沖擊,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點內容。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逐漸樹立起正確的法治觀念。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學生能夠轉變傳統被動式的學習模式,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道德與法治課堂中。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滲透法治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和法治觀念,讓學生從小就具備良好的法治意識。
參考文獻
[1] 高潔.法治案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20.
[2] 周亮.道德與法治教學培養學生法治意識的途徑[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9(36):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