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振華
摘 要:初中校園特色文化建設可以為學校思政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良好載體,同時學校思政教育活動的推進又能促進校園特色文化建設的有序進行,兩者具有相互協(xié)同的作用。因此在實踐中,開展初中校園特色文化建設時,要適當?shù)娜谌胨颊逃齼热荩梦幕瘉硪?guī)范學生言行、影響學生思想觀念,實現(xiàn)文化育人。
關鍵詞:初中校園;特色文化;思政教育;滲透
前言
校園文化屬于學校辦學理念、辦學特征、育人方針的綜合體現(xiàn),其體現(xiàn)出了學校的精神、育人環(huán)境,好的校園文化可以在無形中對學生成長帶來影響。在初中校園特色文化建設中,注重思政教育內容的融入,可以很好的發(fā)揮出校園文化的育人作用,并且能強化思政教育的育人效果,有助于學生健康道德品質的形成,有助于學生的良好成長。因此在實踐中初中學校需要特別注重校園特色文化建設與思政教育的關聯(lián),實現(xiàn)兩者的協(xié)同,共同為初中生發(fā)展發(fā)揮作用。
1. 初中校園特色文化建設融入思政教育內容的價值
初中校園特色文化的功能是用文化育人,其通過特有的形式,滲透于學生日常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會對學生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影響。校園特色文化建設與思政教育本身具有較強的契合性,通過校園特色文化可以很好的增強思政教育內容,而思政教育又可以充實校園特色文化的內涵,兩者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在當今時代中,社會呈現(xiàn)多元思想的狀況,而初中生本身的社會閱歷、社會經(jīng)驗不足,在很容易在多元文化、多元思想下迷失自身,從而對初中生的正確價值觀形成造成影響。而在初中學校教育中,單純的依靠思政教育是難以從根源上對學生進行思想引領的,還需要借助豐富、特色的校園文化,為學生打造更加和諧、健康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讓學生可以在良好文化底蘊氛圍下得到思想、價值觀的熏陶,促使學生能更加理性科學的看待事物,促進學生思想道德觀念的形成。在初中特色校園文化建設中,通過思政教育內容,能不斷拓展校園文化范疇,增強校園文化的影響力,有助于校園文化與思政教育的協(xié)同開展,推進了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
2. 初中校園特色文化建設中思政教育內容滲透路徑
2.1 借助思政教育內容調整校園特色文化建設方向
在初中教育中,思政教育本身具有極強的政治導向作用,將思政教育內容融入到初中學校特色文化建設中,可以確保校園特色文化與學生成長需求處于同一狀態(tài)。思政教育和校園特色文化建設具有極強的相互關系,思政教育在培養(yǎng)學生社會主義信念、愛國主義情懷、集體主義思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優(yōu)勢,而這也屬于初中校園特色文化建設的方法視角。
校園特色文化建設與社會文化建設具有一定相似之處,校園特色文化在形式上需要保持多樣性,從而將校園文化的特殊性、內涵表現(xiàn)出來。初中思政教育需要以馬克思主義哲學及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內容為關鍵,對學生的人格、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優(yōu)秀道德品質進行培養(yǎng),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為初中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了思想指導,確保了校園特色文化建設中的哲學教化作用。同時在初中思政教育中,會將法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看做中心,其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相應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同時也指引學生自覺的承擔起自身的社會責任及義務,學會用法律手段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思政教育內容為校園特色文化建設中,學生處理好個體與校園、個體與社會的關系奠定了基礎,推動了校園特色文化的道德教化、法治教化功能,豐富了校園文化的內涵。
2.2 借助校園文化建設拓展思政教育方式
校園特色文化是初中學校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我國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是否能將自身的書香氣息展現(xiàn)出來與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情況有極大關聯(lián)。在實踐中初中學校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關注每個學生在校園特色文化中的熏陶,借助校園特色文化來提升學生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初中學校在思政教育中,需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借助多樣化的校園主題活動,指引學生在參與感受中體會到自身的責任、使命,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如初中學校組織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等主題活動,在活動方式上也需要保持多樣性,如個人演講、匯報演出等,通過多樣化的活動來塑造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并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多元路徑。
新時期下隨著社會經(jīng)濟、文化等全面發(fā)展,初中生接觸到的信息也越來越豐富,這也使得學生的思想變得更加復雜。在初中思政教育中單純的注入理論內容是很難對學生思想觀念形成帶來影響的,所以初中學校還需要構建校園文化、網(wǎng)絡媒體、課堂教學、社會實踐等多元化課堂,在不同課堂上側重點有所差別,校園文化是思政教育的載體;網(wǎng)絡媒體是體現(xiàn)初中生思想動態(tài)的平臺;課堂教學是思政教育的關鍵渠道;社會實踐是推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路徑。初中學校需要結合校園特色文化建設取得的成效,整合學校的思政教育資源,強化學校思政教育的導向力,拓展學校思政教育空間,利用網(wǎng)絡化優(yōu)勢,來引領學生碎片化學習,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提升。
2.3 聯(lián)系文化設置多元主體
學校應該設置專門的領導小組,分析校園特色文化節(jié)建設與思政教育的主體,對其工作進行細致劃分,明確責任,推進相關主體能積極開展工作。如思政教師與在完成日常教學任務后,應該主動的參與到校園特色文化建設中,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合理的建議,推進校園特色文化建設與思政教育的良好結合。同時初中學校領導層還需要制定完善的校園特色文化激勵機制,通過多元化的方式來激活各個主體主動性,保證校園特色文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總結
總而言之,初中校園特色文化的建設對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長有很大影響,而思政教育又可以進一步豐富校園特色文化的內涵及形式,對于有家國情懷、有責任擔當、有實踐能力、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優(yōu)秀學生培育有極大幫助。在實踐中,初中學校需要結合校園特色文化需求,通過科學的方式將思政教育內容融入其中,以此更好的助力學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韓汶軒.打造特色校園文化增強思政教育實效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7(51):2.
[2]常成玉.發(fā)揮思政教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J].青年時代,2016(32):1.
[3]董朝霞.以思政教育推動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J].魅力中國,2014(24):1.
[4]郭澤鋒.把學校思政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研究[J].進展:教學與科研,2020(10):2.
[5]胡玲.構建校園文化 推動初中思政工作的開展研究[J].明日,2018(2):1.
基金項目:本文系平?jīng)鍪薪逃茖W“十四五”規(guī)劃2021年大中小幼思想政治理論課一體化建設專項課題《初中校園特色文化建設中滲透思政教育內容的探究》立項編號[2021]PLSZZ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