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南自貿港的建設,給海南高校帶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自貿港背景下,我們需要及時調整高校英語人才的培養策略,把英語教學與自貿港法律內容、商務內容、社會實踐、專業英語相結合,更好地為自貿港建設培養和儲備優秀的復合型英語人才。
【關鍵詞】自貿港建設;英語人才;培養策略
【作者簡介】陳英,福建泉州人,三亞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法。
2018年10月,國務院批準設立海南自貿港試驗區,這一舉措開啟了海南建設的新局面。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海南自貿港建設的發展目標為: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貿易自由便利和投資自由便利為重點的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到2035年,自由貿易港制度體系和運作模式更加成熟;到21世紀中葉,全面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自由貿易港。由此,我們可以解讀到海南自貿港的建設重心是國際貿易和投資,而要達到該發展目標,人才儲備是關鍵支撐,而英語人才的培養是符合海南自貿港建設需求的重要部分。這就要求教師要結合海南自貿港建設的發展特色和趨勢以及國際大環境的整體趨勢,重新定義和調整英語人才培養策略,儲備符合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復合型英語人才。根據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新發展趨勢,筆者對高校英語人才的培養提出以下策略。
一、英語教學與自貿港法律內容相結合
目前,英語人才的培養,更多地注重語言基本功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課內外大部分時間用來進行聽、說、讀、寫、譯訓練和加強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法律法規內容在英語人才的培養中是一片空白,對于許多英語教師和英語專業學生來說,法律法規的學習更像是另一個專業的學習內容,完全沒有要學習法律法規的意識。所以,教師首先應該打破原有的思維模式,認識到法律法規的學習對于未來適應海南自貿港的建設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人才培養的多元化和復合型,為學生日后立足工作崗位打下堅實基礎。因此,為了更好地適應未來自貿港建設的從業要求,海南高校的英語課程設置應加入自貿港法律、法規內容。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確保該課程設置的有效實施:第一,教師方面。教授英語課程的教師大多畢業于英語文學、英語語言學、英語教育等相關純語言專業,沒有法律法規方面的知識儲備。因此,英語教師應勇于打破自身的知識體系,在原有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學習自貿港法律、法規等相關內容,結合民法典內容,進行自我提升和專業知識的有效補充,并結合教學實際,為課內外英語教學實踐做好充分的準備。只有英語教師本身具有打破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和內容的意識,才有可能進行自我提升和知識儲備的更新,才可能真正把法律法規學習內容融入課堂,注重學生英語基礎語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之外的能力培養,增添課堂內容的多樣性和趣味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改善教學效果。第二,教材方面。目前,沒有英語與自貿港法律結合的專門教材,想要在英語人才培養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須要有專門的教材。因此,英語教師可與自貿港法律專業教師進行有效的專業知識溝通,把英語和自貿港法律有效結合,編寫適合本校學生英語基礎的中英文自貿港法律教材,為課程的順利實施做好文本準備。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英語和自貿港法律的結合教學更加系統化、專業化。第三,學生方面。學生要認識到自貿港法律、法規學習的重要性,自貿港法律、法規的學習不僅是一般從業人員的法律常識,更是為學生的專業學習錦上添花。有了這樣的認知,學生就可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學習,從而為日后的學習效果打好基礎。
二、英語教學與商務內容相結合
自貿港建設擴大了對外開放和商貿往來,也就意味著各行業對外交往將更加頻繁,這就要求我們要及時調整高校英語人才培養計劃,不能單薄地進行基礎英語的教學,而是需要把基礎英語教學與商務內容教學相結合,商務內容教學包括商務專業英語、跨境電子商務、商務禮儀、商務談判、商務合同等相關內容,結合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商務實際,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的基礎語言能力,更要培養學生未來從業的商務英語能力,真正實現校園學習到未來從業的“零過渡”,為學生未來踏入職場做好職業能力培養。因此,為了更好地適應未來自貿港建設的從業要求,海南高校的英語課程設置應加入常規商務內容和自貿港商務內容。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確保該課程設置的有效實施:第一,教師方面。師資質量是教學質量的決定性因素,英語教學與商務內容相結合,要求教師更加專業化、更具實踐性,才有可能勝任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一方面,加大本校專職教師的知識更新和實踐投入,鼓勵教師系統學習商務理論內容,做好英語和商務內容相結合的教學理論準備。另外,高校應多為專職教師創造下企業、親實踐的機會,為教師實施英語和商務內容相結合的教學實踐做準備。只有這樣,本校專職教師才能在教學中脫離教條主義,不局限于理論學習,而是有一定的相關實踐經驗,理論聯系實際,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實行外資企業工作者兼職高校商務實訓,由實操經驗豐富的外企人員進行實踐教學,教學內容更加接近真實案例,能夠更好地促進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從業能力。第二,教材方面。好的教材能夠使教學事半功倍,英語教學與常規商務內容和自貿港商務內容相結合,必須要有量身定做的獨立教材,根據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商務需求,專職教師與兼職外企人員合作編寫教材,兼具實用性、操作性、靈活性、前沿性等商務實操需求。第三,學生方面。高校學生應該跳出學英語就是學語言的思維模式,應主動認識到英語與商務內容相結合的重要性,除了學好英語、商務理論知識,更應重視商務實訓學習,關注商務前沿信息,為未來從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英語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語言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進行語言實踐,從而為我們的生活和從業提供良好的語言基礎。因此,高校英語教學應與社會語言實踐相結合,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社會語言實踐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積極參與交換生進修、單位實習、各種大型活動和賽事的志愿者、學校各種英語活動等等,可大可小,都是學生參與社會語言實踐的有效方式。在所有社會語言實踐方式中,多參與跟英語和商務相關的實踐,是效果最為顯著的方式。比如,校企合作建立商務實操基地、學生進入企業進行實地參觀學習、舉辦與英語和商務相關的各項賽事等。而這些實踐方式是否能夠順利實施,教師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除了系統講解理論知識外,應更多地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要注重理論聯系,給予學生全面的指導。另一方面,教師自身要注重實際操作,增加到企業工作和學習的幾率,及時更新前沿信息,把最新的商務信息融入自身實際操作和學生的實訓中,為學生把英語和商務內容相結合取得良好實訓效果保駕護航。另外,這些實踐方式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學生主動進行“沉浸式”學習,通過“理論——實踐——理論”的循環學習,使學生穩固和補充理論學習,把所學理論運用于實際操作,真正學習和熟悉商務操作和流程,更好地把英語和商務內容相結合。只有真正地把教學與實踐結合起來,才能夠培養學生的語言和商務實際運用能力。
四、英語教學與專業英語相結合
自貿港建設需要大量的商務人才,同時也需要各行各業的復合型人才,我們培養大量的商務人才,也需要培養大量的各行業復合型人才,如此才能滿足自貿港建設需求。英語教學除了英語基礎訓練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外,還可以開設相對應的專業英語,比如財經類專業開設商務英語,法學類專業開設法律英語,旅游類專業開設旅游英語、導游英語,語言類專業開設文秘英語,理工類專業開設理工英語,藝術類專業開設藝術英語等等,不同專業的學生根據本專業的就業方向,結合自貿港建設需求,在大學二年級開始學習專業英語,學生在學本專業知識的同時,學習用英語表達專業知識,比如用英語解釋專業詞匯,進行專業英語口語交流,用英語書寫專業相關的文件資料,用英語閱讀專業相關的書籍,專業資料翻譯等等,各專業學生只有把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結合起來學習,才能真正為未來走上專業崗位做好準備,為專業崗位提供語言支撐。英語教學與專業英語要想更好地結合教學,需要做好師資支撐。教授大學英語的教師需要根據所教授的專業進行相關專業的學習,如可利用高校和網絡資源,選修相應課程進行系統學習,并建立與英語的聯系,可與實踐經驗豐富的專業課教師合作,進行語言和專業的融合,為上好專業英語課做好準備。另外,由于教授大學英語的教師本身不是所教授課程相關專業出身,時間和精力有限,可把英語教師按專業分配,固定若干名教師教授同類專業,鼓勵教師加深研究廣度和深度,把專業英語教學研修成特色課、核心課。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利用教師資源和提高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達到專業英語的教學目標。
綜上所述,自貿港的建設為海南高校帶來機遇和挑戰,海南高校應及時調整高校英語人才的培養策略,根據自貿港的建設需求,立足本校學生實際,為學生量身定做適合未來自貿港建設一份子的英語人才培養計劃,從自貿港建設的商務實際出發,積累豐富的商務實訓經驗,真正把語言學習和社會實踐有機結合,儲備豐富的自貿港法律、法規常識,學好專業英語,為自貿港的建設培養優秀的復合型英語人才,為海南自貿港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王明媚.高校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的思考——基于海南自貿區商務人才的需求調查[J].智庫時代,2019(3).
[2]楊惠婷.自貿區背景下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7(5).
[3]朱卿.自貿區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探析[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