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煒
摘要:新課改下,學生不僅要掌握教師傳授的知識,還要具備自主探究能力,擁有自主學習習慣,方能更好地掌握知識,促進未來發展。但是,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受到傳統教學模式以及升學壓力的影響,多數教師仍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情趣缺失,數學教學質量難以保證。文章就針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展開了探討,以供借鑒。
關鍵詞:高中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01-0103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傳統教學方式已經無法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模式發生較大轉變,由原來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逐漸向學生的主體性轉換,對于高中數學教學也是如此,更加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也是教師與學生良好互動的體現。即對于教師而言,可以提高其教學質量;對于高中生來說,可以使其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一、提高高中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變被動為主動
對于高中生而言,數學的邏輯性要求較高,知識較難且復雜多變,而教師課堂教學時間非常有限,學生僅僅是被動接受數學知識的講解,不會主動思考,要想掌握知識要點是非常困難的。這時,自主學習能力就成為學好高中數學的關鍵。一些具備良好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要會領悟學習技巧,從而根據自身學習能力選擇恰當的學習方法,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2.有利于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不同的學生,其理解能力、學習能力都存在較大差異,而教師教學時間非常有限,要想使每位學生都能夠掌握數學知識點并不是一件易事。教師將新知識講解、問題解決全部放在課堂上來完成,顯然是不可能的。這樣,學生也很難接受,數學教學效果與質量同樣欠佳。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傳統“填鴨式”教學轉變為以學生為主的自主學習模式,不僅使數學教學更加豐富多彩,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能力。針對不同學生的自主學習需求進行引導,一方面,使教師教學壓力大幅減輕;另一方面,使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興趣得到了提升,教學質量必然會有所提高。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學實踐表明,當學生喜歡一位教師時,相應地也會對其所教的課程感興趣,會積極配合學習這門學科知識。數學學習是一項比較辛苦的腦力運動,需要有興趣,才能發散思維,拓寬想象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溝通幽默,情感融洽,是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基本條件,能達到教學效果。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營造輕松和諧的氛圍,在學生面臨困難時給予幫助,獲得成功時給予贊揚,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狀態下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2.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
教師是數學教學中知識的主要傳授者,對高中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為此,數學教師要從自身做起,在不斷地學習與進步中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在學習中不斷地更新知識,轉變教學觀念,將傳統數學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逐漸向以學生為主轉變,使學生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能夠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在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數學教師可以運用不同的方法來引導學生,并非只將答案或者結果告知學生。除此之外,數學教師還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以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與主動性,在學習中體驗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這時,教師只要做好引導者的角色就可以。
3.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在高中數學課堂上,教師要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只有在課堂上自己提出問題,才會真正產生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為此,數學教師在課堂上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課堂上提出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細化問題解決的過程和步驟。教師設計的問題難度要符合高中生的認知水平,突出問題的趣味性,由此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并在課堂學習中將新舊知識聯系在一起,共同探究問題的答案。期間,教師要做好鼓勵和指導,讓學生將自己遇到的問題大膽地在課堂上提出來,提升學生數學研究的自信,使全員積極參與數學課堂教學。
4.鼓勵學生積極提問,提高課堂效率
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在學生獲得基礎知識、技能和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慢慢形成的。而自主學習能力需要在教師的引導、協助下,由學生自己獨自完成。對于學生來講,課堂上學生能夠提出質疑,是學生積極自主學習的體現,往往善于提問比學習知識更為重要,收獲更多。因此,教師應積極主動地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且想辦法去解決問題。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和綜合素質的提高,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所以,教師要引導與幫助學生,為其積極創設有助于學習的條件,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質疑提問。
5.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在高中數學課堂上,教師要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只有在課堂上自己提出問題,才會真正產生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為此,數學教師在課堂上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課堂上提出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細化問題解決的過程和步驟。教師設計的問題難度要符合高中生的認知水平,突出問題的趣味性,由此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在課堂學習中將新舊知識聯系在一起,共同探究問題的答案。期間,教師要做好鼓勵和指導,讓學生將自己遇到的問題大膽地在課堂上提出來,提升學生數學研究的自信,使全員積極參與數學課堂教學。
總之,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于學生的學習效率及教師的教學質量有極大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力,進而促進高中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楊丹.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科技視界,2015(9).
[2]丁曉軍.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淺析[J].數理化學習,2011(6).
[3]劉秀娟.高中數學核心素養下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3).
(作者單位: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學2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