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芳 李林濤
摘要:隨著我國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的制定和實施,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注重小學美術教育,美術教育由此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有利于學生主動思考,并將自己的想法應用于創作。
關鍵詞:小學美術;紙藝;動手能力
引言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以紙藝為內容的小學美術課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設計的紙藝課程主題要貼切學生需求,在了解學生不同程度的動手能力之后,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設置不同的練習主題和作業,讓學生在學習中收獲更多的知識。
1利用各類素材打造更具特色的教學生存環境
為了深入推進美術教學環境的精準化創設,從而持續性地加強小學紙藝創客教學的深度融合發展,教師應該通過對學習環境的感性建構,使每個學生都通過紙藝創作得到充分的樂趣和成長,從而有效地解決傳統小學美術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興趣難以得到真正提升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突破美術教學聲音化、理論化的弊端。加強“互聯網+”背景下紙藝創客教學的進一步開發,有效地拓展了教學空間,使學生在課堂上真正理解紙藝美學的內涵和主題。“互聯網+”技術的高效融合給當前的美術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地突破了小學美術傳統紙藝教學的發展區位,從而使得創造性思維和創作魅力在紙藝教學過程中得到了無限的擴大,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對于紙藝美術的深度認識,能夠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轉化為積極的主動學習模式,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互聯網+”技術與紙藝教育相融合的核心是培養小學生的審美和創造性思維,通過教師和學生一起對教室墻壁進行裝飾和合理組織,能夠有效地突出整個空間的立體感,展示紙張美學的靈活性,借助互聯網美術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創新,深入培養小學生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促進小學生在潛意識里進行積極的思考和成長。
2紙藝工作坊紙繩課程體系
工作坊課程體系是教學內容與進程的總和,是教學活動的指導思想,是教學活動的基礎,構建優秀的課程體系是保障教學順利開展的關鍵。紙藝工作坊下的紙繩課程體系應在項目式學習方法、興趣教育目標的指導下構建,由紙繩課程教學組織形式、紙繩課程內容學段安排等內容組成。小學紙繩課程教學的組織是為師生完成教學任務、按教學活動要求組合的結構形式,包括課程開展形式等內容。教學組織形式選擇關系到課程能否取得良好成效,學校要穩步推進紙繩教學,從大局著眼,權衡傳統教學組織形式的利弊,順應現代教育科學發展趨勢。小學紙藝工作坊下的繩紙課程以美術知識為基礎,課程教學組織形式應遵循綜合實踐課指導綱要規定,課時安排應合理。校本課程是以學校課程編制為主體開發實施的課程,是小學課程體系的重要部分,可體現學校教學特色。學校可以紙繩教學發展方向為基礎,評估學生的學習需求,確定教材結構內容,設置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多元化紙繩校本課程。
3培養學生的動手習慣
小學美術教學中有很多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美術思維。紙藝教學有助于促進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和合作。小學階段的紙藝教學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合作是紙藝創作的主要形式。一些小學生是獨生子女,有時可能以自我為中心,在與他人合作、交往時容易遇到問題。在紙藝教學中,美術教師可以通過相關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通過深度的交流和合作,學生能夠提升創作效率,獲得良好的作品效果。這種教學方法也需要教師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美術創造潛能,通過交流合作的實踐環節,培養學生主動創作的習慣。如,在“有趣的半圓形”這一開放式的課題教學中,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描述半圓形的事物,充分激發學生對生活的認知。其次,教師讓學生思考哪些圖形可以由半圓形變化而來,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創作和半圓形有關的紙藝作品。教師在上課之前要為學生準備充足的材料,如不同顏色的紙、畫筆以及膠水等。首先,學生獨立創作,并在下課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學生通過交流創意,認識到更多創作的可能性。隨后,教師以學生的意愿為主,將3~5名學生分為一組。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生能夠完成更具創意的作品,作為課后作業加以鞏固。紙藝創作材料不能局限于紙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自然中的樹葉、花瓣、泥土等材料,利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創作與半圓形相關的作品。教師還可以在教學樓中展示學生的優秀作品,以供學生相互學習,同時激發學生開展紙藝創作的興趣。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4開展手工課程
手工課程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途徑,能讓學生在創作中體驗不同的方法,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學生可以通過手工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增強手工課程的豐富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感受手工制作的樂趣。如,在《五味瓶》一課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讓學生了解五種味道——酸、甜、苦、辣、咸,然后讓學生用紙板制作不同形狀的瓶子,用繪畫的形式體現出酸、甜、苦、辣、咸的味道,再將繪畫貼在學生制作的瓶子上。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和創新空間。學生創作的瓶子造型多種多樣,形狀包括五角星形、平行四邊形、橢圓形、長方形、六邊形、圓柱形等。在對味道的表現上,有的學生用楊梅、蜂蜜、苦瓜、辣椒、海水等事物加以表現,有的用皺眉、笑臉、哭臉、吐舌等表情加以表現。在瓶子的裝飾上,學生也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為瓶子畫上了漂亮的花紋。這次手工課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和主動性,學生都很樂意用手工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有效增強了自身的動手能力。
結語
總而言之,盡管紙藝教學只是小學美術教學的一部分內容,但顯而易見的是,以紙藝媒材作為抓手,巧妙滲透紙藝技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拓展學生的興趣,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其價值是不可小覷的。“創新紙藝”課堂為學生創設了展示個性、奇思妙想的舞臺,學生的創新意識在這里得以孕育、萌芽和生長。
參考文獻
[1]王焱.在小學美術課堂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J].考試周刊,2018(36):172.
[2]朱小梅.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J].美術教育研究,2017(2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