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蓮
摘 要:隨著國際社會的不斷發展,國際間的交流日益密切,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趨凸顯。作為一門人文學科,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不單是讓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英語教學讓學生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致力于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本文從培養核心素養出發,結合自身英語寫作教學的點滴經驗,重點探究了如何結合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創建以核心素養培育為導向的英語課堂。
關鍵詞: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核心素養;培養途徑
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明確了中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既要使學生掌握詞匯、句式、語法等基礎知識,還應重視學生聽、說、讀、寫等各項能力的全面提升。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則進一步強調了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英語寫作能力強調語言輸出,能夠綜合體現學生在學科核心素養四個維度方面的水平。因此,加強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一可改善學生現有寫作能力差的問題,二可直擊目標,有針對性地、全面地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此外,也有利于教師提高個人素養和教學水平,達到師生共贏的效果。
基于時代背景和新課標要求,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歷,在如何基于英語寫作教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有以下幾點做法。
一、打破傳統寫作導入模式,激發學生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首先就應當調整和改變傳統的寫作導入模式。傳統的英語寫作導入模式中,教師采用的是枯燥的命題講解方式,在教學活動中沒有真正的做到“授之以漁”。學生的思維訓練量較少,也就無話可說、無話可寫,致使課堂氣氛沉悶。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的導入中,應當敢于打破傳統,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結合課堂教學內容,通過圖片、對話、試聽、采訪等情景創設對學生進行寫作前的發散思維訓練,讓學生大膽構思和創新,從不同的角度和立場表達自己的感情、思想和觀點。以此讓學生思維更加敏捷、更加清晰,從而能更靈活、更精確地運用所學語法知識及詞組進行書面表達。
如介紹個人的旅游經歷,學生在完成前階段的課程學習之后,已經掌握了有關詞匯、短語和句型。教師通過圖片呈現和問答的方式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經歷進行構思和討論。然后筆者給學生設計了這樣的情境寫作題:請給你的好友寫一張明信片,對你的一次旅行進行介紹,字數80~100字。在思考了文章的結構布局之后,學生對于老師布置的寫作任務便胸有成竹了。
以發散思維審題的方式打開學生寫作思路,可以促進學生英語聽說水平提升,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轉變傳統寫作評價方式,塑造學生核心素養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改革,初中教學應當把培養學生能力和核心素養放在教學的首要位置上,在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觀念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教師在寫作教學活動中,應當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培養學生體驗英語、運用英語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一)學生自評,及時反思
“寫作要注重過程,其中自我修改為第三步,即學生自己修改草稿。”(Jeremy Harmer)學生剛寫好作文,自己對題目的理解、構思、結構、用詞造句等都記憶猶新,這時候老師可以趁熱打鐵,當堂指導學生批改。這比隔段時間再批改更有效,而且有助于學生仿評價、仿修改。
根據平時對學生的了解,筆者通過教室投影儀向全班學生展示好、中成績各一篇作文,讓其他學生對照教師所呈現的具體要求和評分標準評價這兩篇作文。接著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作總結反饋,教師再示范性分析,指出好的一篇作文的優點及不足,分析中等的這篇作文的優點及問題,并分別評分。讓學生對照標準、結合老師的打分,自評和同桌互評,并針對性地修改。學生通過對照標準進行自我評價,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聽取反饋是向老師學習的過程;自我批改和生生批改也是一個主動學習和向他人學習的過程。這樣批改作文不僅最大程度地利用時間,而且具有針對性、示范性和時效性,變老師的無效勞動為學生的有效學習。
(二)師生共評、出謀劃策
教師可摘錄習作中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錯誤,為作文講評做好素材收集工作。讓學生相互探討、共同促進。
以下是筆者在一次有關業余生活的作文批閱中收集到的部分典型病句:
1.Havesome boys do sports . (漢語式英語)
2.A few studentsare do they homework. (動詞疊用)
3.Students watch TV inthemspare time.(代詞誤用,缺主語)
4.I spend a lot of timeto watch TV. (spend…in doing,詞組誤用)
5.I thinktakeexercises is good for our healthy. (動名詞作主語)
6.I cookmanydelicious food for myself. (同義詞many與much混用,代詞誤用)
在作文講評前教師將病句展示在幻燈片上,以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分析和討論錯誤。上課時,盡可能先把發言機會讓給病句的制造者,并說明出錯的原因。如果出錯的學生找不出錯誤,或知道錯誤卻不知如何改正時,可以向同學求助。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所犯語言錯誤的印象,降低再犯同類錯誤的機率。
病句診斷后,與學生共同歸納常見病句的類型。病句診斷、短文改錯提醒學生自己在寫作時注意英語表達的準確性,避免犯同類錯誤。
(三)好句摘錄、美文展示
在指出學生習作中普遍性錯誤的同時,教師也應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的習作,發現其中的精彩詞句。除了按照傳統方式提供規范的詞組和例句讓學生模仿、借鑒外,教師可以摘出習作中的精彩詞句,并注名其撰寫者,然后師生共同分析佳句。通過課堂展示佳句,寫出佳句的學生有了成就感,從而能激勵他們在以后的寫作過程中積極嘗試創新。而其他學生也會產生羨慕的心理,暗下決心要多嘗試,以提高寫作質量。一個話題的習作批改、講評之后,選擇1-2篇優秀習作或朗讀,或粘貼,或打印,使學生有機會在課外仔細品味這些佳作,從中體會他人的獨特的寫作思路。
在全班學生品讀和賞析優秀習作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以后的寫作中借鑒和運用優秀習作中的優美詞句,并大膽地進行更多的構思,變他人的知識為自己的知識。
三、加強寫作方法指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寫作是英語教學中一個重要環節,在寫作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重點在于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消除畏難的情緒、樹立寫作的信心。寫作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必要的基本功訓練。教師需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提供寫作策略指導,幫助學生應對寫作中的困難。
(一)以讀促寫、讀寫結合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充分發揮閱讀與借鑒的仿效作用,同時訓練學生的“求異思維”,致關重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講究提倡“讀寫結合”:通過讀寫訓練,達到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和表達能力。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讀和寫是相輔相成的,智慧地把握兩者結合的策略,通過擴大閱讀量來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二)了解差異,提高語言遷移能力
在中學的英語寫作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學生最愛使用母語或者有限的英語知識進行類推,產生了相當多的中式英語。教師應幫助學生合理運用母語遷移策略,通過英漢詞句、語篇、文化對比等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提高對遷移錯誤的辨別能力和監控能力,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詞句練習和篇章銜接的練習,使學生在不斷的“試誤”中,逐漸擺脫母語的干擾,寫出不僅語法正確而且符合文化規則的地道的英語句子。同時在潛意識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辨別能力,提高學生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
(三)情感體驗,增強美文鑒賞能力
教師可以在寫作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能夠感受英語的語境和語感,更好的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如: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英語詩歌或者精選的英語歌曲的欣賞,讓學生通過聽覺、視覺等感官刺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性,將英語核心素養和諧融入并有效貫穿于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常規課堂中,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化被動為主動,化單一的知識接受為心智的全面發展,賦予英語以動感與美感,讓學生們在實現全面發展的同時感受英語寫作學習的美妙。
綜上所述,現階段社會的發展,需要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加深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初中英語寫作的教學僅靠講授教材已不足以完成提高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任務。因此,英語教師在寫作教學活動中要不斷地總結和革新教學方式,轉變教學理念,從多個角度考慮寫作教學,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開發一切有利于發展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寫作訓練。逐漸把寫作這種枯燥的行為內化為一種有意義的主體性活動,使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得到了提升,在人文素養方面也得到了提高。
參考文獻
[1]廖奎華.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英語素養的培養[J].新課程(中),2016,12:131.
[2]沈習敏.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新課程(中),2016,12:231.
[3]陳艷君,劉德軍.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本土英語教學理論建構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6(03).
[4]李明遠,彭華清.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J].教育科學論壇,2016(20).
[5]宗敬.初中英語學科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校園英語,20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