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紅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復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顱內血腫清除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68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均接受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根據護理方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4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實施早期康復護理,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結果: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經功能明顯改善,且研究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接受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效果顯著,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改善患者生活能力。
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顱內血腫清除術;早期康復護理
高血壓腦出血為臨床常見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可對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會帶來了嚴重的負擔[1]。近幾年,隨著我國微創技術的發展和完善,越來越多的微創術式在臨床外科手術治療得到廣泛運用。顱內血腫清除術是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常用微創術式,治療效果確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同時術后需結合有效的護理干預,改善患者預后[2]。本研究旨在探究早期康復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顱內血腫清除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均接受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根據護理方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4例。研究組男19例,女15例;年齡59~75歲,平均(59.35±2.47)歲。研究組男18例,女16例;年齡60~78歲,平均(58.76±3.24)歲。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研究組接受早期康復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心理護理:高血壓腦出血起病急,驟然喪失的生活能力會使得患者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進而引發負性情緒,對此需要護理人員向患者說明治療和護理的目的,以提升其治療信心和護理依從性,尋找患者的壓力來源,并及時予以解決,消除患者的負性情緒,以免堆積成怨[3]。
(2)語言功能訓練:在安靜、舒適的環境下為患者播放音樂,刺激患者的聽覺,同時加強與患者之間的交流,鼓勵患者手、語并用,刺激其開口說話,激發患者講話興致。在此基礎上引導患者從單字開始鍛煉,逐漸過渡至短詞、短句,每個過程反復練習,直至患者完全掌握語言要領,當患者可以說出短句時,護理人員便可以開始鼓勵患者與他人交流,并參與閱讀活動,逐漸增強語言交流能力,在患者鍛煉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多加鼓勵,不可當面指出患者的錯誤之處,以免降低患者的積極性[4]。
(3)肢體功能訓練:逐步開始鍛煉,遵守循序漸進的鍛煉原則,引導患者進行適當運動,起初應從床上被動鍛煉開始,活動肩、肘等各個關節,每日2~3次,期間應保護患者的運動關節[5]。隨后可開始床上主動鍛煉,繼續活動各個關節,并指導患者進行坐起鍛煉;鍛煉時可在患者面前放一面鏡子,以便患者調整坐位姿勢,待其完全掌握坐位要領后,即可開始床下運動,幫助患者以坐位慢慢挪動至床邊;護理人員協助患者下床站立,保證患者雙下肢處于穩定位置,隨后松開攙扶的雙手鼓勵患者自主站立,期間引導患者反復練習坐立和站立,鞏固鍛煉效果,但應控制每日運動量,以患者不覺疲憊為宜;待其完全恢復坐立和站立功能后,護理人員應引導患者進行步行鍛煉,每日行走200~300 m,逐漸過渡至上下樓梯鍛煉,逐步恢復患者肢體運動功能[6]。
(4)日常生活能力訓練:鼓勵患者使用健側肢體帶動患側肢體,完成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動,比如自主穿衣、進食、洗漱等。
(5)并發癥預防護理:保證床鋪整潔,定期進行皮膚清潔,定期翻身、扣背,按摩受壓部位,并督促患者加強患者的膳食營養,增強自身抵抗力,以防壓瘡;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清除患者口腔分泌物,必要時進行霧化吸入治療,以防肺部感染[7]。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采用Barthel指數和NIHSS量表評估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經功能缺損程度。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日常生活能力、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比較
護理后,兩組日常生活能力、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均明顯改善,且研究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障礙,如口眼歪斜、肢體偏癱等,致殘率、致死率均較高,雖然經過顱內血腫微創先進術式治療后,能夠顯著改善臨床癥狀,但是術后肢體偏癱癥狀仍然存在,需要患者長時間臥床休養,極易出現多種并發癥,影響患者術后康復效果和生活能力[8]。
早期康復護理運用心理護理穩定患者心態,加強其對疾病的正確認知,為后續護理工作奠定基礎,在此基礎上加強一系列康復訓練,包括語言、運動等,促進患者腦組織修復和生活能力恢復,幫助患者重新融入社會[9~10]。同時進行并發癥預防護理,通過提前預防和積極改善的手段,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經功能明顯改善,且研究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接受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效果顯著,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改善患者生活能力。
參考文獻
[1]曾英,賀華夏.早期康復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的效果觀察[J].現代養生,2021,21(15):76-78.
[2]劉亞麗.早期康復護理對改善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患者肢體功能恢復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J].河南外科學雜志,2021,27(4):178-180.
[3]林家虹.不同護理模式對高血壓腦出血康復效果的影響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1,11(14):88-90.
[4]李清花.早期康復護理對高血壓腦栓塞患者生活質量和心理情緒的改善觀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1,11(12):46-47,50.
[5]殷廣艷.早期康復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的效果[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21,36(2):26-28.
[6]何秀麗,黃瑞玲,李自然,等.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出血患者術后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1,15(3):237-239.
[7]陳洋.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后遺癥患者獨立生活能力及情緒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21,16(2):176-178.
[8]盧丹鳳,沈曄,沈佳佳.腸內營養支持聯合早期中醫康復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影響[J].新中醫,2020,52(24):146-149.
[9]徐麗明.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出血患者術后神經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31):184-185.
[10]陳小風.早期康復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顱內血腫清除術患者的并發癥及生活能力的影響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0,10(25):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