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學云
摘要:初中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肩負著為國家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社會責任。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思想導向,主要特點表現為人文性、綜合性以及實踐性。這門學科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我國國情和社會發展要求為出發點,并結合當前國內外形勢,經教育部門審核研究而推出的符合當代中學生心理認知的一門課程。它科學并直接地回答了“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的根本性問題。青少年正處于思想價值體系認識和形成的關鍵階段,是需要社會和教師對其進行積極地引導和培養的。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養成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30-0035
所謂“素養”是指修習涵養與平素所供養,當具體到個人素養時,是指由訓練以及社會生活實踐而形成的道德素養。它所涵蓋的內容比較廣泛,包括道德、法律、思想、政治、身心等多個方面。而“素養”又分為一般素養和核心素養兩個方面,核心素養就是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所必備的品格和關鍵能力,是素養中最核心和關鍵的一部分[1]。在初中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學習中融入核心素養的內容,形成學科的核心素養,為將來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就如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應用核心素養的路徑展開分析。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培養核心素養的意義
1.教育教學的本質要求
學生是教育教學的主體,教育的本質是喚醒學生的感知力,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為社會和國家培養合格的全面發展的人才。教育已經不僅僅是給學生傳授知識,更是創造心靈的藝術,進行信息的傳遞和情感的表達。核心素養是現代教育的革命性創新,讓衡量的標準從課堂教學內容轉移到學生的學習效果上。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未來社會對個人的必然要求,更是實現個人發展的基本保證,它所涵蓋的范疇更加廣泛。
2.新課改的必然要求
近幾年,我國教育部門進行了新課程改革,推進了素質教育的步伐,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適應現代迅速發展的社會環境,改變是必然的選擇。社會的不斷進步讓教師意識到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負責任的教學應該是讓學生全面、獨立、個性化發展的。因此,新課程改革提出和制定了學生核心素養培育體系,把關注度放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方面,這也是借鑒了其他國家教育教學的寶貴經驗,順應世界課程改革發展潮流。新課程改革的發展方向是基于學生的成長規律以及社會對人才需求方面,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包括道德、審美、智慧等更多方面[2]。
3.思想品德課程的標準要求
初中思想品德的標準應該是以初中生活為基石,通過教育和指導,促進學生綜合發展,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在教學上,應從整體考慮,合理安排課程教學,充分體現社會道德與法治精神的內涵,確保教學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應用核心素養的問題
1.理論體系不成熟
某種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需要依附當前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的發展需求,核心素養的理論也是如此,由于這一教育理念的提出時間不長,人們對這一理論認識和理解不夠,無法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核心素養的理解存在差異,無法構成統一的理念,有中國特色的核心素養培育體系還在初期階段,各方面還有待完善和創新。
2.實踐內容不準確
社會實踐不僅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基礎,更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路徑,核心素養的培育需要在實踐中進行。實踐方式多種多樣,例如社會實踐、讀書節、參加社會活動等等。但由于受很多客觀因素的影響,許多實踐活動受到時間、地點等因素的制約無法開展,實踐形式局限于課堂。
三、在初中道德法治課中應用核心素養的基本策略
1.合理利用教學資源
教材是教育工作者智慧的結晶,是學生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它不但明確了教師的教學任務,而且詳細闡明了學生的學習任務。初中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從社會現實和學生成長需要的角度出發,根據新課改精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這門課程教材內容豐富多彩,根據初中生的認知、情感和學習特點,將道德與法律、心理健康以及國情常識等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合理利用各種資源,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
2.以課堂教學為主
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方式,通過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實現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教師在進行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時,可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學場景,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鼓勵學生交流展示,用積極有效的評價方式,引導學生積極融入課堂學習,讓培育學生核心素養變得更高效。
3.開展和利用好實踐活動
在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不要局限于學習課本的知識內容,還應深入社會生活實踐,讓教學內容在實踐中升華,用生動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這不僅是學習的過程,更是增強實踐能力、鍛煉學生心理素質以及培養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核心素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同時,它也會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不斷改變。因此,教師的責任重大而光榮,需要用創新的教育教學方式,以達到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在不同時代背景下,教師要尋求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新路徑,讓學生的道德修養與法治理念相融合,在核心素養的熏陶下飛得更高、更遠,為國家和社會培育更多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尤燕梅.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方法探究[J].考試周刊,2021(12):117-118.
[2]戴久芳.核心素養背景下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課堂的構建探索[J].新課程,2021(2):37.
(作者單位: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江山國際學校25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