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風樺
【摘? ? 要】良好的個性品質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標志。初中數學教學中蘊涵著許多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契機,教師要在培養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培養頑強的學習毅力、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創新的學習精神等方面,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促進其在各方面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 個性品質? 培養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1.035
數學教學的目的,除了要求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外,還要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以及良好的素質,包括良好的個性品質。良好的個性品質主要指正確的學習目的,濃厚的學習興趣,頑強的學習毅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勇于創新的精神。一個人只有具備良好的個性品質,能在學習中不畏困難,腳踏實地,端正態度,奮發向上,才可能取得較大的成功。相反,一個人基礎再好,智商再高,如果他在學習中不能吃苦,不能創新,他將難以更好的發展。因此,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覺得應從以下幾方面來培養學生的個性品質。
一、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學生學習活動的整個過程中,興趣及其他非智力因素始終發揮著動力、定向、引導、維持和強化等一系列相互聯系的作用。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方法多種多樣。
1.將數學知識與現實事例聯系起來。如講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時與購物中的分期付款方式聯系;講排列組合時,聯系電話號碼升位,體育比賽場數設置;講函數最值,聯系生產中如何降低成本,節省資源,等等。
2.用教學趣聞及科學家的故事吸引學生。講黃金分割時,可介紹古希臘女神像從五官到人體的各部分比例,都符合黃金分割律;演員演出站在舞臺的黃金分割點上,視覺效果最佳。講平面幾何時,可介紹幾何的產生是為了生產的需要:400多年前,古埃及尼羅河水經常泛濫,沖毀土地邊界,為了生產需要,人們總結了測量田地的知識,日積月累,逐漸使之充實和豐富起來。另外,結合教材,精選科學家們為真理而獻身的故事,增加趣味性,增強學生的求知欲。
3.挖掘、展現數學中美的因素,陶冶情操,增加情趣。數學理論雖然抽象,但不乏美的存在,如數學符號的簡潔美;二次曲線的統一美;對稱圖形的對稱美;邏輯演繹的奇異美等。
4.進行適時的測試,發揮講評的作用。講評時,展示學生的思維成果。如果學生的勞動成果得到了老師的贊賞,會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增強自信心。
5.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使學生開闊視野,豐富知識,提高興趣。
二、遵循心理規律,培養頑強的學習毅力
毅力是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自覺地組織自己的行動,并與克服困難相聯系的心理品質。在教學中,教師要教育學生要學好數學,為學好其他學科、將來繼續深造或參加工農業實踐、科學實踐打好堅實的基礎,幫助他們確立正確的學習目的。
心理學認為有了正確的學習目的,就會產生實現目的的愿望,愿望的出現推動行動的實施。在行動的實施中,教師要積極幫助,因勢利導。教師在課堂上要通過精心組織,細致講解,耐心啟發,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克制力和積極投入到學習中的毅力。同時,自信心是行動實施的動力,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積極因素,對每一點進步予以表揚。要有意識地給學生創造自我鍛煉的機會,讓他們認識自我,表現自我,肯定自我,發展自我,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另外,頑強的學習毅力是在克服困難的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所以在教學中,多讓學生解答一些有一定難度,同時又是他們力所能及的問題。當學生遇到困難時,要給予鼓勵和指導,但不要代替他們去克服困難。同時,要發揮榜樣的作用,以科學家、發明家或學生熟知的其他優秀人物為榜樣,學習他們堅忍不拔,鍥而不舍的精神,培養學生戰勝困難,勇往直前,頑強刻苦的學習毅力。
三、強化態度教育,培養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
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是徹底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提高效率的必要條件。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教師要發揮自己的表率作用。克服主觀臆測,杜絕教學的隨意性,要用科學的、嚴謹的教學態度對待教學的每個環節。同時,當被學生的提問難住時,不要不懂裝懂,搪塞應付,最好如實相告,待查閱資料徹底搞懂后再告之。
2.鼓勵學生多提問。現代教育家陶行知說得好:“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對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問題,要如實地提出來,不要膽怯。
3.教育學生獨立完成作業,不抄襲。嚴格考試紀律,杜絕作弊現象。
4.借助直觀教具、教學實驗等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四、發揮引導作用,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是長時間養成的學習行為,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獲得成功的前提,所以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要求學生課前預習,讓他們通過獨立思考,了解學習目標、重點、難點,發現疑問,從而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課堂上強化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他們動口、動手、動腦的習慣;鼓勵學生發現問題,養成逐字逐句質疑的習慣;通過階段性的驗,督促學生“知新還要溫故”,培養他們復習的習慣,等等。
五、開發創新契機,培養創新的學習精神
勇于進取、勇于創新的精神是創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之一。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創新思想,努力開發創新時機,鼓勵、提倡不畏權威,敢于質疑的創新精神。具體做法是:
1.精心備課,巧設疑問,啟發學生多角度地回答問題。
2.組織討論,各抒己見。通過小組討論,班集體討論,開發思維,不拘一格。
3.解決疑難,點撥指導。對解決疑難問題時,學生的奇思妙想要多加鼓勵,發現創意及時啟發點撥。
4.一題多解,挑戰權威。對一些靈活的、有一定難度的題力求多渠道、多角度的解題方法;對一些有爭議的題,要敢于打破常規,向權威挑戰。
總之,培養學生的個性品質,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得到的,要靠教師在教學中努力探索,大膽嘗試,做到循序漸進,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