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
【摘? ? 要】隨著新課改在教學中的推進,課堂已經不同于往昔,新課改也深深地影響著高中生物課堂,對生物課堂的要求有所提高。作為教師必須要加強生物教學的質量,盡可能地開展實驗教學,調動課堂氣氛,讓學生感受到生物知識的魅力。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生物? 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1.095
生物是一門需要探索的學科,十分注重實驗。作為一門研究生命起源、發展、進化以及物種產生的學科,生物充滿了嚴謹性和科學性,能夠極大地培養學生的嚴謹性和實踐能力。同時,生物研究對人類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例如細菌的發現,就讓醫學前進了一大步。高中學生通過這門學科的學習能感受到世界的精彩,其想象思維能夠得到擴展,也能在實驗過程中收獲許多信息??傊?,高中生物的學習能讓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教師必須予以重視。
一、高中生物學科現狀分析
高中生物中的必修課程主要是講生物的物質、結構基礎以及細胞的相關知識,還包括人類、動植物以及種群的知識。選修主要是一些技術的培養,還有一些生物工程的介紹。高中生物十分注重生物的發展史,從遠古到現代,從海里到陸地到天空,從微生物到大的群落,都有講到,也會著重講解生物領域中發生的新科技、新成就,還注重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的聯系。總之,新課改的大背景下的高中生物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學生的要求都有所提高,但是理想總是美好的,現實中的高中生物課堂,往往有的教師自身素質跟不上,學生的學習意識依然欠缺,學校教育資源匱乏鮮少開展實驗活動,導致學生的動手能力差,課堂氛圍也不活躍。不得不說的是,傳統的生物課堂中都是著重培養學生應對理論考試的能力,忽視了學生的動手實操能力以及科學意識的培養,導致有的學生在理論考試中能夠獲得好的成績,在實操方面不盡如人意。例如,在高中生物中,有做觀察培養皿微生物的實驗,有的學生甚至連顯微鏡的使用都不會,觀察的方式也有問題,這都是在傳統教學培養下凸顯的缺點,學生缺乏實踐意識,更不要說在課堂中獲得全面的發展。
二、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課堂的效率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不管是做什么事情,只有有興趣才能讓人更加有精力去學習,高中生物的學習也是如此。如果學生沒有學習興趣,那么在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氛圍也不會很好,理論知識在課堂上沒有被消化,學生也理解不了知識點。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快樂的學習,主動的學習。教師可以把知識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例如,在“釀造酒變成醋”的課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微生物作用的整個過程,還有完成發酵需要的條件,讓學生自己在家里可以嘗試完成發酵的過程。又如在講述植物的構成中,可以讓學生回去試一下切洋蔥,讓學生自己探究為什么切洋蔥時會不受控制地流淚,洋蔥產生這個作用的原理是什么,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自己主動探索,對生物這門學科產生興趣,學生對生物的學習也能更加積極。
(二)在課堂上加強師生互動
在傳統教學中,課堂上發言的只能是教師,學生發言的機會大多來自教師抽取問答,學生主動舉手的極少,很多學生特別抵觸課堂發言。教師在課堂上發現學生私底下發言時,都會呵斥制止,這樣不僅僅會傷學生的自尊心,也會讓學生恐懼課堂。教師這樣做其實也是出于維護課堂秩序的目的,不讓學生跟不上課堂的節奏。實際上,作為教師,為了讓學生處在課堂的主體地位,一定要給學生發言的機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強制發言,膽小的學生會很恐懼這種方式,學生在課堂上總是提心吊膽恐懼教師抽到自己回答問題,導致聽課效率降低,教師應該摒棄這種沒有差異的提問方式,而是實時的提出問題,讓學生共同回答或者是讓學生分組討論、代表發言,教師及時評論或者讓學生自評互評。生物知識點復雜龐大,教師有時候也可能有遺漏,鼓勵學生及時提問,也不失為一種辦法,這樣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協商以及口語表達能力,還能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
(三)利用現代化技術進行教學
當代社會信息技術飛速發展,5G技術的發展讓人們提前步入信息生活,在疫情期間信息技術起到了極大的作用,通過網絡讓教學能夠正常進行。同時現在許多課堂也結合了信息技術,幻燈片的使用,讓學生能夠更加走入情景,教師能夠節省在黑板上板書的時間。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有些不能夠在實驗室完成的實驗,教師可以借助網絡視頻演示,例如細胞的分裂,豌豆雜交等可能在現有的學校實驗室條件下,難以觀察到,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搜索相關視頻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一些自然現象,例如蜜蜂授粉,螞蟻搬家等也可以給學生展示,教師通過將授課與現代化技術相結合,讓課堂更加的有趣,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
(四)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有些課堂效率不高,教師不能反省自己的能力素質是否落后,作為教師,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新課改背景下,課本知識也有所改變,課本的版本也多種多樣,有些教師不能及時更新,總是認為自身的知識能夠應付學生?,F在的網絡發達,學生除了課堂,還有多種渠道接受信息,如果教師不能與時俱進,那么在課堂上,教師的權威就會受到影響,學生會喪失對課堂的興趣,對教師講授的知識不能信服。除此之外,教師也應該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例如在傳統理念中,教師的地位高于學生,上課只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而現代教學理念,要求以學生為主體,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總之,教師要及時通過各方途徑提高自己的素質。
(五)強化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實操能力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 ,教師要注重教材和實驗內容的融合,取長補短,科學結合教材和實驗,進行教學活動,在提高學生生物知識的前提下,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例如,在化學試劑染色有機組織的實驗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將斐林試劑和可溶性糖(果糖,葡萄糖)相結合觀察變化,學生能夠觀察到磚紅褐色的沉淀;最經典的就是淀粉遇到碘液變藍。在實驗操作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自己滴試劑,觀察是否有顏色的變化,生成什么樣的顏色,并且記錄下來。在觀察RNA和DNA的實驗中,讓學生觀察動物、植物以及人類的表皮組織,比較后,做出結論。
總而言之,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自主操作、觀察并得出結論。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中,一定要估計出難易程度,不能盲目的挑選,有些難度過大的,會讓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受挫;太單一的教學方法,會讓學生喪失學習樂趣,一定要選擇難度適中且有趣味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孫超,楊軍.新課改下提升高中生物教學效率的策略探討[J].中華少年.科學家,2016(23):181.
[2]田秋云,徐建國,胡青平.新課程標準下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思考[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2(02):80-8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