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寧 趙筱雅
【摘? ? 要】曾因重度抑郁有過休學經歷的學生一旦再次出現心理危機極易導致校園危機事件的發生,需要輔導員高度重視并增強干預與應對能力。文章通過對一例曾因重度抑郁有過休學經歷的學生離校出走的校園危機事件處置方法進行分析總結,提出準確判斷,及時上報;多方聚力,找尋學生;具體分析,應勢而動;掌握情況,對癥下藥;加強溝通,持續關注;由點及面,強化教育等應對策略,以期為高校輔導員應對此類事件提供理論和實踐參考。
【關鍵詞】重度抑郁? 休學? 失聯? 危機事件? 輔導員? 案例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5.039
大學生的安全穩定是大學校園穩定發展的前提和保障。近年來,由于心理問題、人際沖突、校園暴力等引發的校園危機事件頻發,如果處置不當,往往會嚴重干擾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造成較大的社會影響,將學校的處境推向一個難以控制的局面。教育部43號令第五條第七款明確指出:高校輔導員主要職責之一是校園危機事件應對。作為高校輔導員,校園危機處置是工作的重要領域,對校園危機事件進行及時處置并化解危機,是做好學生安全穩定工作的“基本功”,對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和促進校園的安全穩定發揮著關鍵作用。因此,輔導員既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避免校園危機事件的發生,又要掌握校園危機發生后妥善處理的方法,使危機事件的損害降到最低,為學校的穩定發展保駕護航。
一、案例基本情況
(一)案例簡介
學生小陳,2019年12月因重度抑郁休學,2020年9月經學校核查符合復學條件后復學至新的班級,但仍在原先宿舍住宿。一天晚上10點半,其舍友給輔導員打電話,說小陳從下午2點半左右離開宿舍仍未返回,晚上8點聯系她就一直關機,出門前無任何反常,也沒說要去干什么。輔導員給小陳打電話,一直處于關機狀態。隨后,輔導員聯系小陳新班級班助,說小陳晚上沒上團課,聯系她也未聯系上。輔導員聯系小陳家長,說明小陳下午離校至今未返校情況,詢問家長是否知道線索,家長表示小陳在下午2點左右通過微信問他要了200塊錢,沒說要錢做什么,也沒有任何反常的跡象,讓晚上先休息,估計第二天能回校。
(二)問題本質
該案例一共有四個信息要點:第一,高度關注的學生群體:曾經因為重度抑郁休學9個月,有因抑郁癥休學經歷。第二,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手機關機出現了失聯,目前沒有任何線索。第三,安全意識淡薄:沒有辦理請假手續私自離校,涉及到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問題。第四,高度復雜的外部環境:家長認為小陳不會有人身安全問題;舍友因為她進入新的班級對她宿舍外的情況不了解;新班級同學因為剛開學不到一個月彼此之間不熟悉。
二、組織實施過程
(一)解決思路
1.針對學生失聯:要第一時間向領導匯報,迅速啟動危機處置預案,通過家校聯合、報警等手段,有效控制事態發展,做到及時應對和持續關注相結合。
2.針對失聯原因:要通過詢問家長,與舍友、同學進行談心談話等方式,深挖問題根源,從源頭找原因,做到解決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相結合。
3.針對曾因心理問題休學學生:要注意重點關注,提升學生常見心理問題預防、識別、干預能力和水平,不斷增強對于學生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
4.針對私自離校的失聯表現:要加強校規校紀教育,充分發揮學生干部和學生黨員的橋梁紐帶作用,完善學生輿情信息體系,做到教育和管理相結合。
5.針對小陳呈現的單一問題:要把握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由點及面,總結凝練實踐工作經驗,深入研究把握危機事件應對的規律,做到一般與特殊相結合。
(二)實施辦法
1.準確判斷,及時上報。校園危機首先要解決的是危機,核心是確保當事學生的安全。該事件發生后,輔導員要第一時間通過小陳舍友、家長、學生骨干等渠道快速了解小陳離校出走的時間、離校前基本情況等相關信息后,將掌握的相關情況第一時間向學院學工辦主任匯報。
2.多方聚力,找尋學生。在該事件的處置過程中,找到學生是當務之急,輔導員要通過小陳微信、QQ、電話等各種手段全力與小陳聯系,借助警方、家長等各方面力量全力找尋學生。事發當晚,輔導員和小陳舍友通過微信、短信、QQ、電話等手段持續與其聯系,但一直未收到回復。第二天早上,輔導員將事件進展上報學院領導并根據領導的指示與家長進行溝通,要求家長必須到學校處理,并到派出所報警。
3.具體分析,應勢而動。在警方的幫助下,第三天上午,警方搜索到了一個用小陳身份證登記的手機號碼,輔導員立即撥通了這個號碼,雖然對方只說了一聲“喂”就迅速掛掉了,但可以確定是小陳的聲音。這樣,基本可以確定小陳是安全的,只是待在某個角落不想讓別人知道。第三天晚上8點,小陳舍友給輔導員打電話,說小陳回宿舍了,情緒比較低落,輔導員立即跟領導匯報并安排其舍友晚上輪流值班,建立QQ群在群里隨時匯報小陳的動態。
4.掌握情況,對癥下藥。學生未辦理請假手續私自離校,夜不歸宿,嚴重違反校規校紀,找到學生后,要立即與家長討論學生違紀處分與日常管理相關事宜。輔導員與小陳家長溝通此事件處置事宜時,家長表示,小陳抑郁癥貌似更加嚴重了,這次私自外出聯系不上,下次或許有更大的安全隱患,比起成才要先讓她成人,她現在已無法學習,想辦理退學,帶小陳回家治療。輔導員建議先跟小陳聊一聊,看看她的想法。因小陳一直不接電話,舍友勸說不配合,在宿舍管理中心的協調下,輔導員和家長來到了小陳宿舍,具體什么原因離校出走小陳不想溝通,只說想退學回家。輔導員留在宿舍陪伴小陳,由同事帶領家長到相關部門辦理退學手續。
5.加強溝通,持續關注。小陳已經有過休學史,又再次發生了危機狀況,很有可能是家長的心理知識有限,沒有重視問題。因此,小陳家長辦理完退學手續后,輔導員告誡他一定要重視小陳的心理狀況,重度抑郁的治療關鍵是服藥,要到專業的醫院做診斷并嚴格遵照醫囑按時吃藥,積極配合做好治療;叮囑小陳回家后好好休養,不要再私自外出,可以隨時跟輔導員溝通。在退學過程中,輔導員秉持“離校不離心,聯系不斷線”的原則,定期與小陳家長溝通,詢問小陳的狀況。
6.由點及面,強化教育。對于學生的紀律意識淡薄問題,輔導員通過學生干部會議、主題班會、年級大會、團課等形式開展主題教育活動,使學生準確把握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學校規章制度,充分利用身邊因違反校規校紀而受到相應處分的典型案例,開展警示教育活動。對于學生心理問題多發情況,一方面輔導員通過定期與學生談心談話、進行心理危機排查等方式,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和思想動態,將學生的心理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另一方面,輔導員通過走訪學生宿舍,深入學生基層一線,使學生感受到輔導員的關心,化解隔閡,加強交流,做到課堂與課外相結合,個別和一般相結合。
三、工作成效
離校不離心,得到了家長的肯定。辦理完退學手續后,輔導員將小陳和小陳家長送到學校門口,準備告別時,小陳父親面向輔導員深深地鞠了一躬,并表示,“老師,小陳讓您費心了,辛苦了”。輔導員回想起小陳從入校以來與她接觸的每個瞬間,體會到了身為輔導員得到家長認可的那種喜悅,感悟到了“輔導員工作是一個良心活”這句話的真諦,認識到了正在從事的這份工作竟如此偉大。小陳退學回家后,輔導員定期與其家長溝通,經家長反饋,小陳現在正在積極接受治療,癥狀有所好轉。
四、經驗與啟示
1.安全穩定是第一責任,與其亡羊補牢不如提前應對。學生未請假私自外出,一是沒有紀律意識,二是沒有及時與輔導員溝通,這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尤其對于已經大二的學生而言,這樣的做法更顯示了工作漏洞,值得反思!作為輔導員,要準確把握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學校規章制度,通過組織開展安全教育活動讓學生入腦入心、見行見效,要充分利用好新生入校、節假日特殊時段的時間節點,做好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要做到問題源頭處理,防微杜漸。
2.人文關懷是第一前提,與其緊張焦慮不如從容應對。作為輔導員,在開展心理育人的工作中,要從思想政治工作的大維度做好學生的關懷與幫扶,與學生談心談話過程要做好記錄,這樣便于在后期對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學生進行后續跟蹤,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要學會家校聯合,做好統籌聯動,學生休學或退學期間要與家長保持聯系,學生出現危機時要有效發揮心理健康中心教師、學生骨干的力量,綜合做好工作,取得家長的信任和肯定。
3.科學發展是第一要義,與其事后跟進不如日常提升。輔導員要做鑄魂育人的排頭兵,必須要牢牢樹立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觀念,以良好身教垂范青年大學生。輔導員要加強法律知識、社會學知識和心理學知識的學習,努力提升職業能力和專業素養,能熟練把握學生情感、人際交往等方面事務咨詢指導的政策、方法和技巧,指導學生對日常遇到的各種復雜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探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切實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才能真正換來學生的信任。
4.“關鍵少數”是第一資源,與其單打獨斗不如構筑體系。輔導員是育人環節的重要一環但不是唯一一環,要能夠調動各方面資源,形成育人合力。尤其是抓好學生黨員和學生骨干這一“關鍵少數”,組織開展學生教育活動,培訓指導各級學生骨干具備初步應急常識,及時反饋輿情,做好朋輩幫扶,積極創新學生事務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總結凝練工作經驗,從而深入研究把握學生事務管理的規律,才能妥善應對各種問題帶來的挑戰,做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基金項目:青島農業大學2021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項課題(QNSZ2021051);青島農業大學2021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新農科背景下研究生思政教育模式研究)。青島農業大學學生工作品牌“一院一品”項目(“521”思想引領工程)】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Z].2017-10-01.
[2]魏燕哲,楊洋.大學生法制觀念與行為脫節的原因及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06(25):112-113.
[3]劉波.高校輔導員要爭做鑄魂育人的排頭兵[N].貴州日報,2019-06-11(008).
[4]仇海霞,王昱燚.專業化背景下高校輔導員分類發展路徑探究[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3(05):85-86+88.
[5]何登溢.高校輔導員職業發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