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邦
摘 要:人文教育在新課程改革的趨勢下逐漸恢復了活力,家長和教師也開始意識到美術教育對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作用。然而仍然存在部分家長及教師只注重美術教育中專業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因此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清楚意識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突出學生在美術教育中的主體性,讓學生在提升繪畫能力的同時加強人文素養的提高。
關鍵詞:美術教育;人文教育;教學情境
一、 引言
在當今各行業都需激烈競爭的大環境下,以美術教育為主的非文化課程逐漸被多數學生及家長所忽略。導致美術教育邊緣化的現象愈來愈明顯。然而美術和學生的學習生活是分不開的,通過美術教育,學生能提高自身的審美水平,加強道德修養。在新課程改革的趨勢下,美術教育逐漸與人文教育相融合,使得美術教育更具生活氣息,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平復自己躁動的靈魂,提高自我認知能力。
二、 美術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美術教育既是人文教育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體現,也是人文教育得以全面開展的基礎。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美術教育將成為學生課外能力學習的重要科目。美術教育的發展不能獨立于其他科目之外,而是要與各個科目建立聯系,從而為學生提供全新的學習思路,也能為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新的發展途徑。現在的美術課程不單單是一門教授學生繪畫的課程,更多的是讓學生增加對美術作品的鑒賞能力。初中生正處于對自身的各方面能力進行提升的重要時期,也是加強自身人文素養的關鍵階段,如果教師只是簡單地向學生介紹人文素養的概念,而不加以詳細地解釋,學生就無法深刻理解何謂人文素養。而在美術課上,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圖片來對學生進行直觀的闡述。例如在進行“梅竹言志”這一章節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畫家吳昌碩的《尋梅》,先對這幅作品的內涵進行講解,而后通過《尋梅》引入吳先生在作畫時發生的故事,使學生加深對人文素養的認識,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還可以加強他們的人文素養,從而得到圓滿的教學效果。
在如今應試教育的體制下,美術等學科得不到重視,其主要原因為家長和教師對美術教育有了錯誤的認識,認為美術對于學生成長并無很大的作用,而且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學生應該把時間集中見效快,作用大的文化課學習上,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然而,教師沒有發現科目的學習之間是有內在地聯系的,通過美術學習,學生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學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同時美術課程學習見效慢的特點也可以鍛煉學生的學習心態。因此學生學習不應該放棄任何一門科目,當學習產生困難時,學生可以通過美術教育的經驗來平復自己焦急的心情,以冷靜的思維去看待問題,這是美術課程對學生在文化課上最有效的幫助。
三、 初中美術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師忽視人文素養的教育
現如今仍有部分教師在美術課程中也是用“填鴨式”教學模式,只重視對學生美術知識和繪畫技能的培養,而對人文素養不夠重視。這是傳統教育的弊端。教師也常常在課堂上占據主導地位,教學程序嚴格掌握在老師的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不到足夠的重視,產生的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答。
學生才是美術教育的主體角色,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所在是美術教學工作的重點。新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激發學生表達自身需求的主動性,實行“學生——老師”雙向開放式交流,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然而當前死氣沉沉的教學思路和一成不變的教學內容不僅跟不上新課程改革的腳步,而且使學生的想象力受到極其嚴重的桎梏。長此以往,學生的能力得不到鍛煉,想象力得不到開發,必然會使其文化課的學習得不到好的效果。
(二)教學目標設計不合理
在設定教學目標時,部分教師都把提高學生成績設定為本次的教學目標。忽視了對學生的情感等感性評價,而能評價學生的創意及文化價值的教師更是少之又少。部分教師不關心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只在意基礎知識以及繪畫的技能,缺乏深層次的教學目標,使得教學工作得不到良好的效果。
新課程改革將初中美術教育的教學目標規定為提高學生對美術文化的認知能力以及對美術教學的人文內涵進行深度挖掘。因此單一的知識教學已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美術教師不僅要加強學生的專業知識的學習,還要增加他們對人文素養的認知,從而使學生能在鑒賞藝術品時體會到藝術品上寄存的文化內涵,為自己的創作做好鋪墊,完成自身的全面發展。
(三)缺少人文素養評價
唯結果論是如今學校教學工作中存在的最嚴重的問題,教師在課程評價中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只針對最后的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優劣。這種畸形的評價方式使得學生的創新力受到限制,思維擴張能力嚴重不足。而且評價的內容也是敷衍了事,部分學生因此忽視了作品的文化內涵,只注重如何取得更高的分數,這必然會影響到學生對于藝術文化內涵的認識,阻礙了人文素養的形成。當前的初中美術教育應當優化教學評價模式,突出學生在作品上傾注的心血與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不以分數論英雄,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四、 美術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策略
(一)在教學目標中突出人文教學
教師應該并重處理專業知識與人文素質在美術教育課堂上的分配。既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一概而論。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比如每個學生在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以及對色彩的敏感程度都是不同的,這既是學生的天賦,也是教師要著重關心的部分。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當注意到每個學生的區別,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來設立不同的學習目標,使得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體會到老師的人文關懷,加強自己的人文素養。同時教師也要對課程的額外內容進行擴展,加深對學生專業素養的培養,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比如在《我的故事》一章中,教師在教授卡通畫的基礎知識之外,還可以讓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對示例的圖片進行二次創造,從而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及創造力,并鼓勵學生勇于提出問題,克服困難的勇氣。教師可以在恰當的時機對學生進行指點,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