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課程思政是職業學校實施專業課程有機融入思想政育元素的創新教育理念,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載體。本文探討了高職英語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并以高職英語第二冊中的“In touch with the world”為閱讀課教學設計實例,解讀實施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具體過程和實踐策略。最后對本次閱讀課的課程思政進行反思與總結。
【關鍵詞】課程思政;高職英語;教學實踐
【作者簡介】江雪,江蘇省連云港工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一、課程思政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實施的可行性
高職院校開展思政教育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其在掌握知識技能、學會學習的同時在情感上更加堅定,更具民族自信,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做到知行合一,有利于社會的和諧與穩定。但目前高職思政教育僅僅依靠單一的思想政治課程和德育講座,且內容大多創新力不足,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專業技能學習的聯系程度不高,導致其不能滿足新時代新形勢下廣大學生的需求,也難以達到教育目的。因此將思政教育融于各門學科的教學中,融于學生的生活中,融于生產技能的培養中,構建全方位、多維度的思政教育體系成為目前高職院校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的新方向,可達到思政育人潤物無聲的最佳效果。
英語學科作為高職院校的公共基礎課程,既承擔著使學生學習了解英語語言文化的使命,又是思想表達交流的工具,在教學過程中極易產生不同文化思想的碰撞與摩擦。其次,作為人文教育學科,英語的受眾面非常廣泛,所以在日常教學中融入正確的思想政治理念不僅能實現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目標,還能有效幫助教師積極進行教學改革,立足課文,提高教學的思想高度,深度發掘教材中的閃光點,使英語課程不僅體現語言教學的功能,還富含正確思想和深刻哲理。同時英語作為高職教育體系中唯一能充分展現中西方文化和思想異同的學科,其強烈的對比性使得思政教學更有說服力,更易讓學生的思維發生碰撞,從而形成良好的評判思維能力。
二、高職英語閱讀思政教學實踐
高職英語課程是學生通過語言學習了解西方社會的窗口。在日常的英語學習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有利于培養學生具有國際視野和中國情懷,增強文化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涌現出大量中華兒女共克時艱的感人事跡,2020年末“嫦娥五號”成功落月采樣,凸顯了中國科技創造的實力,彰顯了民族自信,這些為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生動的教材。
1.教材分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選自高職英語第二冊第九單元的Reading閱讀部分。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保持聯系”,本節課“in touch with the world”涉及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掌握課文內容,能夠抓住關鍵詞,學會總結并運用。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并掌握快速閱讀、跳讀等閱讀技能,為其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打下一定的基礎。
2.學情分析。授課對象為高職一年級學生,他們思維活躍,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易于培養其學習積極性。本節課所授班級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參差不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小組協同合作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此外,為鼓勵學生開口表達,教師引導學生用key words或key sentences來回答問題。經過第一課時Warming Up 的學習,學生對重點詞匯和與主題相關的短語有所掌握。同時,課前教師發布相關學習視頻與資料幫助學生對知識背景有所了解,便于在新授課時突破重難點,于情感上形成共鳴。
3.課堂教學活動。(1)導入環節。教師呈現兩段視頻,給出關鍵詞touch,提問并引導學生歸納視頻主題“in touch with the family”“in touch with the world”。
【設計說明】通過播放與疫情相關的新聞視頻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群體思考,同時利用視頻內容讓學生感受親情和家國情懷,凸顯民族自豪感,彰顯大國風范。
(2)讀前活動。教師活動:①播放關于非洲國家的視頻,了解非洲的風情、生活環境和發展情況。 ②讓學生略讀(skimming)文章并回答問題。
學生活動:觀看視頻并結合課文回答問題,得出結論:“Mobile phones are becoming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of communication because there are no roads, mails, or regular telephone systems.”
【設計說明】激活學生的知識儲備并積極與新知識構建聯系,擴大知識體系。通過略讀把握課文中心句,為拆解文章脈絡做好準備。
(3)讀中活動主題一: In touch with the family。教師通過展示題目,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找出對應的信息。提示學生根據時間節點來尋找匹配的答案;分析學生答案,幫助學生理解段落大意;在平臺發布任務單,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并講解重點詞句。
【設計說明】鍛煉學生快速閱讀掌握段落大意的能力,對新知識有初步的了解;培養學生閱讀時抓取信息詞的能力,鍛煉閱讀技巧scanning。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這都符合“全人教育”的教育理念。同時,根據Steven與家人聯系方式的變革強調技術變革的優勢和親情的重要性, 再次烘托主題一“In touch with the family”。
(4)讀中活動主題二:In touch with the world。
任務一: Closing reading,精讀第二段,做選擇題,講解語法點。
【設計說明】任務一旨在讓學生了解主題一之后,對范圍更廣的主題二進行信息鋪墊,并通過語法點展開學習,提高學生分辨信息的能力,從而深刻理解文中內容,為下文通訊工具功能的語言表達學習作好鋪墊,培養他們的評判性思維能力。
任務二: scanning reading,掃讀最后一段,了解段落大意。教師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掃讀段落并回答問題。
【設計說明】鍛煉學生快速閱讀掌握段落大意的能力,對手機的社交功能有初步的了解,有利于下一步對語言知識點的歸納和運用;培養學生閱讀時抓取信息詞的能力,鍛煉閱讀技巧scanning.
任務三:Closing reading,精讀最后一段,提取關鍵詞匯和句式。
教師活動:在平臺發布任務單,引導學生提取信息并歸納總結;講解關鍵詞匯和句式。
學生活動:領取任務單,小組討論,投屏檢驗學習效果;學習關鍵詞匯和句式。
【設計說明】通過之前學習的閱讀技巧以及對文章大意的理解,學生能輕松提取文中所需的詞句并歸納總結。同時通過閱讀練習、小組討論,學生對文中主題二“In touch with the world”理解更加深入,從而理清文章結構、重點句型和主旨內涵。
(5)讀后活動。教師活動:根據平臺提供的內容框架,從不同主題出發復述課文內容,分小組討論匯報。 之后根據文中所學的表達方式,結合中國人的生活、社交方式,描述手機在人們生活中的功能有哪些,即如何讓生活變得更加簡單(These phones really makes everything easier)。呈現不同圖片,引導學生開展“頭腦風暴”,評選最佳小組。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推選代表復述課文;根據圖片,小組開展討論,結合所學的詞句正確描述。
【設計說明】對課文內容進行拓展,結合主題一、二的內涵,通過羅列生活中通訊工具與家人、世界的聯系方式讓學生感受到科技的迅捷發展、人與人之間touch的重要性;同時也對所學的字詞句進行鞏固與練習,強化學習效果,全班參與度得到提高。
(6)知識拓展 Touch beyond the world。視頻呈現“嫦娥五號”成功落月采樣歸來,升華學習主題,弘揚愛國、創新、探索精神。本環節是對文中兩大主題的升華,旨在讓學生形成知識遷移,發掘課文內容和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他們的思維品質和思辨能力,拓寬視野。震撼的視頻凸顯中國科技創新的實力,彰顯民族自信,鼓勵學生學習無止境、探索無止境。
4.課后活動。學生將教師布置的分層作業完成后上傳至平臺,教師在線批閱作業內容。通過師生問答、生生互動的方式,引導學生精準概括文章內容,完成布置的書面作業,為后續單元內容的學習做好準備。
三、教學成果與反思
思政教育融入英語教學需要每一位教師深度研讀高職英語課程標準,加深對英語課程性質、目的的理解,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優化課程設計思路。本次閱讀課一系列學習活動的設計都圍繞“in touch with the family”和“in touch with the world”兩個主題進行,最后拓展“touch beyond the world”,使學生在學習語言、掌握技巧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促進思政教育與課程教學協同發展。
1. 立足課文,剖析內容。高職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語篇是語言學習的主要載體。教師在設計教學思路時應當認真研讀并分析語篇,系統把握教學內容的文體結構、語言特點及作者的寫作意圖等。在本堂課教學內容的設計過程中,筆者根據語篇分析理論設計教學各環節的活動,引領學生通過搜尋關鍵詞反復鞏固主線,逐步剖析文章句際、段際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清楚地了解文章脈絡。
2. 精設活動,提升思維。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根據教學目標,教師精心設置不同的教學活動,旨在突破教學重難點,深入淺出,層層遞進,幫助學生在掌握語言溝通素養的同時,提升思維品質素養,讓學生在跨文化交流方面了解不同的文化,樹立對本土文化、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榮譽感。
3. 教學相長,激發正能量。在設計教學思路的階段,教師根據思政教育理念發掘教學與思政教育的結合點,精心設計各教學環節,層層遞進,旨在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提高其文化意識、培養其思維品質和提升其學習能力,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激勵學生的情感意志,教育教學相得益彰,充分發揮英語教學的正能量。
參考文獻:
[1]高德毅,宗愛東.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7(1):43-46.
[2]劉淑慧.“互聯網+課程思政”模式建構的理論研究[J].中國高等教育,2017(15):66-67.
[3]續芳.課程思政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實施[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20(4):66-70.
[4]史中慧,李艷芳.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實踐及思考[J].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學報,2020(3):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