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念念
【摘? ? 要】寫作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因為沒有經歷過系統(tǒng)的寫作,所以需要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從而使學生達到教學目標上的寫作水平。在面對小學生時,教師的教學內容需要有針對性,教學方式應具有實用性,保持耐心,切不可操之過急。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作文啟蒙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7.167
寫作能力是學生在小學階段需要重點培養(yǎng)的技能之一。寫作能力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而且對學生的語言表達、事件描述都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能夠使得學生與人溝通能力大幅度提升,有利于學生與身邊的人更好地交流。剛剛進入小學階段的學生,沒有經歷過系統(tǒng)的寫作訓練,如何使學生理解、接受寫作就成為教師面對的巨大難題。作為學生寫作的啟蒙教師,教師需要做的是: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外,還需要讓學生理解寫作的意義,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因此,教師的寫作教學不應是死板的、枯燥的,而應該是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針對學生的難點展開教學。教學也不應只在課堂上進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會對學生的寫作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一、小學作文啟蒙教學對學生的重要性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作文寫作從來都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而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更多的把重點放在了“教學”上,而不是“啟蒙”。當學生對寫作的認知不夠深入的時候,就會對寫作產生一種天然的反感,甚至是抵觸情緒。當學生帶著這樣的一種情緒進行學習的時候,顯然是會對學習產生不利影響的。良好的寫作習慣能為學生提供許多知識積累,同時,也能夠為學生的情感體驗增加素材。寫作可以起到修身養(yǎng)性,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的作用,能使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品味到世間百態(tài)、人情冷暖。人不可能體驗到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情況,但在寫作的瀚海中,卻可以切身感觸到不同的環(huán)境。
對于學生的寫作啟蒙,教師常用的方法是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使學生能夠在閱讀中,從簡單的模仿開始。然而,這只是啟蒙教學的一部分,寫作啟蒙教學的重要意義是在于激發(fā)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認識寫作的意義,從而培養(yǎng)起良好的寫作習慣。
二、教師如何對學生進行啟蒙教學
寫作教學的方式有很多,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用于學生的教學方式。因此,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這樣才能夠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學的效率也能夠得到相應地提升。
(一)背誦傳統(tǒng)經典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對知識無限好奇的階段,這個時候要求學生背誦經典名篇,為學生講解文中所蘊含的意境,就像是在學生的內心深處播撒優(yōu)質的種子。學生通過多讀多背,不斷地去感知和理解文中所體現(xiàn)的優(yōu)秀文化,對于學生的寫作啟蒙大有益處。而且,古詩詞講究韻律,學生有可能會根據(jù)其中的一兩首名句,而產生強烈的好奇與喜愛,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在腦海中積累起相當數(shù)量的名家名篇,在日后的寫作中,學生通過唯美古詩詞的運用,就能夠為作文的內容增加可讀性。
(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寫作需要素材,而素材的來源分為兩類,一類是日常發(fā)生的事件,或者看見、聽見的事情,加以文學的改良,成為寫作的素材。另一類就是通過閱讀獲取的素材,將閱讀中的內容進行改編,成為自己的寫作素材。因此,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龐大的閱讀基礎,能夠為寫作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會對學生的寫作產生巨大的輔助作用。學生根據(jù)閱讀得到的內容,結合寫作要求進行一部分改良,就會形成自己的寫作內容。同時,閱讀中積累的素材,也會解決某些學生因素材匱乏,不知道寫作應該從何下筆的困惑。
(三)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
寫作實際上就是對事件的陳述,當學生擁有足夠完善的表達能力的時候,就可以將自己想要描繪的事件通過文字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無論是寫作還是日常的表達能力,都需要一定的敘述邏輯作為支撐,按照相應的順序,細致、完整地表達出相應的事件。因此,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的寫作有著極大的幫助。掌握正確的表達能力,就可以使學生避免邏輯混亂、敘述不清、順序顛倒等情況出現(xiàn),寫作的整體框架才能夠完整,敘述的方式才能夠得到提升。
(四)重視仿寫的作用
所有經歷過寫作訓練的人都知道,寫作都是由仿寫開始。通過對文章的分析和模仿,根據(jù)仿寫文章的格式和邏輯,一點一滴的形成自己的風格。寫作的啟蒙教學也不例外,學生通過具體的文章,形成段落、邏輯、順序的概念。比如:仿寫的文章名為《上學路上》,講述的內容是學生在上學的路上所經歷的所見所聞。學生就能夠根據(jù)這篇文章加以改良,寫出一篇《放學路上》。如果再經過改進,甚至可以寫出諸如《媽媽上班路上》《過年回家的路上》等。這些看似簡單實則對學生的寫作有著巨大的幫助,學生只有不斷地模仿,才能從中領悟到寫作的技巧和敘述的邏輯,為最終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做鋪墊。
三、興趣是一切教學的前提
任何一種教學方式都是外在的作用,真正能夠促使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是內在的動力,也就是學生的對于寫作的學習興趣。通過不斷激發(fā)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認真觀察周邊的生活,點滴記錄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為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添磚加瓦。并且,學習是生活的一部分,千萬不能拋開生活的本質,將學習孤立對待。教師應通過一系列的方式,使學生認識到寫作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從中得到成就感和樂趣。這樣學生才能夠體會到寫作真正的價值所在,才會主動地投入到寫作學習中去。
小學階段是學生在學習道路上重要的一部分,它的作用在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對于不同的學習內容產生興趣,并逐步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寫作教學也不例外,小學階段的啟蒙教學就是為學生在日后的學習做鋪墊,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寫作,并將寫作當成一項能夠受益終身的事情,從中得到樂趣與快樂。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作文的啟蒙教學對于學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寫作的技巧和能力需要長時間的培養(yǎng)。而在啟蒙教學中,重點則應該是學生對于寫作的認識與認知,只有激發(fā)起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才能夠使學生在寫作的道路上得到進步。
參考文獻
[1]黨丹華.淺談小學語文寫作能力的啟蒙教學[J].數(shù)字化用戶,2018.024(021):176.
[2]王傳國.開啟寫作的大門——淺談小學語文寫作的啟蒙教學[J].小學生(下旬刊),2017(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