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琦
【摘? ? 要】閱讀是學習英語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學習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采取科學的教學模式來構建高效課堂。本文主要探討支架式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支架式教學 大學英語 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7.173
支架式教學模式是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出的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模式。支架式教學模式通過一步一步地給學生提供線索或提示,形成一定框架,學生依照框架進行深入學習,一步一步地攀登,逐漸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掌握所要學習的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學生已經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的教學目標應以引導提示為主,幫助學生掌握英語閱讀的技巧,提升閱讀速度,提高理解能力,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習者。閱讀能力會影響學生的英語整體學習效果,但學生的詞匯量、文化背景知識、閱讀習慣等都會影響到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支架式教學能夠幫助學生逐步解決這些困難,在克服困難的同時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英語課堂上,需要學生充分運用自己已知的英語知識對未知的課文進行消化吸收,因此,需要學生能夠通過學習支架搭建自己的知識框架,將所學知識靈活應用轉化,再不斷補充新的知識,將框架填充完善,這樣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就能夠達到自主獨立的要求。支架式教學需要教師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不能越過前一步直接實施自主學習。學生需要大量知識作為根基,才能滿足他們獨立學習的要求。本文就從搭建知識框架開始,分三個學習階段闡述支架式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為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用支架式教學模式提供幾點可采取的建議。
一、創設教學支架,構建知識概念框架
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支架式教學模式,應從基礎知識開始進行知識概念框架的構建。教師要先明確教學目標,在課堂上的教學目標不能過于寬泛,要準確表明教學目的,如教會學生狀語從句的使用方法。過于寬泛的教學目標容易使教師的教學內容量太多,課堂時間不夠用,學生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吸收太多的知識。另外,教學目標不能偏,不能將課文內容或主題當作教學目標,這樣的教學目標會使教師迷失教學方向,將教學重心放在內容的灌輸上,而忽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設置的教學目標應該是要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所以要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以使學生通過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掌握更多知識。教師將知識進行分塊化講解,通過塊狀知識聯系成知識框架,學生不僅可以分單個知識點進行深入探究,也可以將各個知識點進行整合,尋找其中的關聯,形成知識體系。教師對課程內容需要進行詳細分解,該課程需要向學生傳達什么思想、傳授什么技能,教師需要在課堂上讓學生明白。
英語閱讀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詞匯量和語法基礎,教師應先從這方面為學生創設學習支架。詞匯和語法是學習英語的基礎,教師應嚴格要求學生每天固定記憶、練習,教授學生記憶詞匯的方法和技巧,熟悉詞匯的多種用法。語法的學習也應以分塊化學習為主,將語法進行歸納分類,讓學生熟悉各種定語從句、狀語從句、主語從句、介詞、連詞等的用法,并能進行區分。語法的熟練運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學生詞匯量不足的缺點,因此,教師應注重語法的教學,讓學生不局限于理論知識,而能真正在遣詞造句或理解語句上應用語法。教師進行知識概念框架構建時要時刻幫助學生溫習之前學過的知識,不斷提高對知識的熟悉度,學生的知識體系才能逐漸形成。
二、融入情景教學,推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當教師為學生搭建好了知識框架,就可以在課堂中融入情景教學,圍繞當前學習的主題,將學生引入一定的情景中,讓學生充分發散思維,實際應用所學知識,將理論轉化為實踐,推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情景教學法能夠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參與課堂交流討論,跟隨教師的思路,而支架式教學需要教師更多以引導的方式教學生學習,因此,情景教學法能夠很好地融合支架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提示中,展開思考、發現問題、探索解答方案。教師在課堂中應圍繞課程內容的主題讓學生展開探究,確定與給定概念相關的各種屬性。教師對相關的屬性按照重要性從大到小地進行排序,然后演示理解概念的過程,介紹給學生讓他們自己進行分析。
英語閱讀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教師在課前應讓學生提前將此方面的知識進行預習、儲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設置情景,讓學生根據自己搜集到的資料進行聯系、分析,最后展開結論探討。在整個過程中個,教師的角色應像是一個“主持人”,引導學生按照正確的流程進行學習和思考,知識的遷移運用都是自主實踐,最終推動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
三、開展合作式學習,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很多人認為英語閱讀是個體學習的過程,卻忽略了閱讀本身是一個群體分享的過程。因此,教師開展合作式學習,能夠與支架式教學模式結合,彌補學生支架構建的空缺,優化知識結構。教師可以將一篇英文原文交給學生自行閱讀理解,布置相應的閱讀任務,要求學生合作討論出結果。合作式學習閱讀可以讓學生高效理解閱讀內容,發揮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長,快速將學習結果總結出來,如詞匯量多的學生將文章原意翻譯出來,總結能力好的學生將文章分段歸納大意,語法、寫作技巧好的學生分析文章寫作手法等。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比其他學生的閱讀能力,也能發現自身的不足,并可以在后期學習中彌補不足。合作式學習能夠讓學生在合作探討中發散思維,拓展知識面,鍛煉閱讀技巧,從而提升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閱讀是英語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采取支架式教學模式能夠滿足大學英語教學要求,以引導啟發為教學理念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本文探討了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支架式教學模式的策略,首先,教師應創設教學支架,構建知識概念框架;其次,在課堂中融入情景教學,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最后開展合作式學習,提升閱讀能力。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能夠推動大學英語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瑜,李瑩.支架式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2012,000(005):192-193.
[2]邢艷莉.英語視聽說教學中的“支架”建構[J].科技信息,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