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鵬鵬


摘 要:在教育信息化時代發展的背景下,眾多先進的教學技術涌入到課堂教學中,微課便是其中之一,也是應用作為廣泛的信息化教學技術.將微課引入到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可以幫助教師攻克數學教學的難關,提升高中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發揮出微課的優勢,有效地促進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旨在將微課融入到數學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以最大限度地體現出微課的教學價值,助力高中數學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新.
關鍵詞:高中數學;微課;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1)36-0022-02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將人們帶入了信息化時代,“讀屏”似乎已經成為了人們每天都會做的事情,手機、電腦設備的普及,更是為信息的快速、高效傳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微課作為一種以視頻、音頻、圖片結合的教學方式應運而生.與傳統的教學相比,微課借助音頻、視頻以及文字結合的方式,將所傳達的信息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出來,可以讓學習者通過更為直觀的視覺觀察理解知識點,凸顯出學習主題的內容,也成為了教師課程教學中的有利輔助工具.但是,因為微課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許多教師并沒有掌握微課在學科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方法,因此導致微課的實踐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有不少教師對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產生懷疑,這些問題迫切地需要解決,也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內容.
一、微課在課前預習教學中的運用
良好的預習習慣養成對于高中生的數學學習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但是通過對高中生現階段的數學預習情況來看,許多學生雖然能夠意識到預習學習的重要性,但是卻又面臨著不會預習的難題.在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中大部分教師的預習學習任務布置比較籠統,又無法做到課前預習的一對一指導,因此導致高中生的預習學習目標不清晰,預習學習效果不高.而微課在課前預習教學中的運用,就可以很好地解決教師課前預習指導的難題,通過師生互動平臺為學生傳送預習學習指導的信息,讓學生可以在課下的時間觀看內容,為高中生的數學課前預習指明了方向的同時,也大大地提升了學生的預習學習效率,明確了本節課要學習的重要知識點有哪些,促使學生在預習中初步理解重要數學知識點,讓高中生接下來的課堂學習有所側重.
以《任意角的三角函數》為例,首先,教師制作的預習微課件中向學生展示了在高中數學必修一課本已經學習過的函數概念,函數的數學表達式、定義域、值域以及函數值變規律,指數函數的圖像與性質,對數函數的圖像與性質,冪函數的圖像與性質,之后微課件中展示一個不完整的表格,表格中是幾種冪函數y=x、y=x2、y=x3、y=x-1等,要求學生們將對應函數的定義域、值域、奇偶性、單調性、定點等內容補充完整.繼續呈現出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的銳角三角函數定義,梳理出在直角三角形ABC中,sinA=∠A的對邊÷斜邊,cosA=∠A的鄰邊÷斜邊,tanA=∠A的對邊÷∠A的鄰邊.最后引出本節課學習的任意三角函數預習重點知識點,讓學生可以在教師所制作的課前預習指導課件中明確“任意角的三角函數”課前學習需要從三角函數的定義、定義域、值的各象限的符號以及公式幾個方向入手,在預習學習中梳理出這些基本知識點,以提升學生的預習學習目的性.
二、微課在知識理解教學中的運用
與初中數學不同,高中階段的數學課本中被納入了許多抽象難懂的數學概念,微課在高中生數學概念性知識理解中的運用,可以起到將抽象數學知識轉化為更為具體的、直觀的數學圖形或畫面等方式,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抽象知識點.
以《任意角的三角函數》這節課中學生們普遍難理解的“三角函數線”的概念教學為例,這節課中的“三角函數線”概念講解需要學生認清三角函數線的概念,適應從“數”到“形”的過渡,并理解正弦線、余弦線、正切線等概念定理.譬如,在“正弦線”的知識點講解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展示如圖一的內容,并講解到:“如圖一所示,角ɑ終邊與單位圓交于點P,過點P做x軸的垂線,垂足于點M,則sinɑ=MP/OP=MP(OP=1).MP即為角ɑ的正弦線,MP的長度為sinɑ的絕對值,MP的方向為sinɑ的正負.在正弦線的概念講解之后,教師應提出問題引領學生思考:“你能用正弦線分析不同象限角對應的正弦函數值的符號嗎?”要求學生對問題分析并展開討論,利用三角函數線的概念分析讓學生理解正弦線在各象限中的符號.
接下來,教師利用微課展示圖二中的內容,并要求學生通過圖二中給出的信息,完成用正弦線分析正弦函數定義域與值域的問題,這樣不僅可以深化學生對三角函數線概念的理解,也培養了學生利用三角函數線解釋正弦函數定義域、值域的能力.
余弦線以及正切線的概念講解同樣可以利用這種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知識理解型的微課課件制作中教師要做到三點:第一,針對性強;第二,知識點講清、講透;第三,避免過程過于繁瑣,從而讓高中生能夠通過微課的視頻觀看,掌握三角函數線的概念,深化對數學抽象知識點的理解與吸收程度.
三、微課在疑難解題教學中的運用
習題解答是高中生數學學習中的有一個難點,許多的學生在數學問題的解答中會出現無法找到突破口的問題,有時對于教師所講解的習題解答方法也是一知半解,而課堂的教學時間有限,教師不可能將每一名學生沒有掌握的習題解答點全部重復地講解一遍或多遍,學生在課下的時候,也缺乏與其他學生主動討論的積極性,長期以往學生的解題疑惑點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就會越積越多.為了解決這種問題,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將課堂中的習題講解過程錄制成視頻課件,并在下課后傳送到學生的移動終端學習設備中,這樣學生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疑惑點選擇重復性地觀看教師的習題講解視頻片段,做到及時地課下補救.
以經典題型“三角形解的個數示例”為例,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假設在△ABC中,∠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已知a、b、∠A(∠A為銳角),討論三角形解的個數.”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索三角形解的個數是多少,不同的學習小組可以提出自己的解題方法以及得出的三角形解的個數,譬如:A小組采取了數形結合的方法,得出當a1與sinB=1時△ABC分別是無解、有一個解;當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