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閱讀是英語學習的重要途徑,小學是學生英語興趣培養的關鍵期,小學英語課內閱讀容量有限,難以滿足學生對英文閱讀量的需求,而分級閱讀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此,本文先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現狀進行了簡要概括,然后對實施小學英語分級閱讀教學的可行性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實施建議。
【關鍵詞】小學教育;小學英語;分級閱讀
【作者簡介】呂彩霞,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廣生小學。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現狀淺析
近十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小學英語教學取得突破性進展。現階段,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逐漸成為學校、教師、家長關注的重點,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其核心素養主要體現在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和英語思維模式的建立。其中閱讀教學是小學英語課堂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學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英語閱讀教學“一刀切”。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其學習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同時不同的學生由于基礎不同,成長環境不同,家長教育水平不同,往往存在較大的差異,而學校的英語教學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法進行英語閱讀教學。對后進生而言,過高的學習要求,使得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挫敗感,學習困難,學習壓力大,影響其英語學習,甚至危害其身心健康發展;對優等生而言,過于簡單的英語閱讀內容,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新鮮感,學習沒有挑戰性,影響學生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英語閱讀采用“一刀切”的教育手段,違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則,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2.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不高。小學生活潑好動、積極性高,對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保持著強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課堂的趣味性和多樣性發展更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小學英語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入門階段,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在小學階段,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重視學生英語基本素養的培養,能進行簡單口語表達,開展日常英語的聽說讀寫訓練是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然而,諸多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學模式僵化,在日常教學中往往采用固定的教學流程,照本宣科,重視學生對單詞的記憶和背誦,忽視學生的口語表達,違背了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學習原則,也打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長此以往,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感受到的挫敗感,讓學生的英語學習之路更加困難。
3.小學生英語讀物魚龍混雜。小學英語教學離不開大量的英語讀物的閱讀。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如今,市面上的英語讀物魚龍混雜,在大量的英語閱讀讀物中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讀物對家長和老師而言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有的家長給孩子讀的英語讀物過于簡單,有的家長給孩子準備的英語讀物語法修辭過難,有的家長讓孩子讀原版著作,但不一定符合孩子當前的閱讀水平,為了小學生更好地進行英語學習,選擇恰當合適的英語讀物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4.英語閱讀教學評價過于片面。小學英語考查以總結性評價為主,通常采用試卷考核,考查學生英語聽、寫能力,基本不考查學生英語說、讀的能力。教學評價的片面化發展直接影響學校日常英語教學有所側重。英語學習包括聽說讀寫四種基本能力的發展,在英語教學中往往重視學生聽、寫的能力,忽視學生說、讀的能力,英語學習的割裂化發展不利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英語作為僅次于漢語的第二語言,說和讀的能力與學生的生活聯系更密切,在學生的生活中運用更廣泛,也是學生感受英語學習魅力的重中之重,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英語閱讀評價的綜合化發展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小學英語分級閱讀概述
1.分級閱讀概念探析。分級閱讀主要指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年齡狀況和身心發展特點對讀物進行人為的劃分,確保讀物中包含的知識內容呈階梯式上升,以滿足不同水平層次學生的閱讀需求,同時促進學生英語思維方式、知識儲備、聽說讀寫能力的階梯式發展。
2.小學英語閱讀分級教學的可行性分析。分級閱讀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有利于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知識背景選擇適合學生的英語讀物,遵循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同時分級閱讀打破了傳統英語教學中“一刀切”帶來的教學弊端,符合個性化、多樣化英語教學的發展趨勢,有利于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小學英語實施分級閱讀教學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
一是分級閱讀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同一個學校、同一個年級,甚至同一個班級的學生,英語基礎各有千秋,了解學生的學習背景、知識儲備和現有水平是進行英語分級閱讀的前提。
二是分級閱讀順應了個性化、多樣化教學的發展趨勢。每個學生的興趣點不同,在閱讀中關注的重點也有所差異。分級教學有助于學生結合自身的興趣特點和學習習慣選擇適合自己的英語讀物,是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學生英語的個性化、多樣化發展。
三是分級閱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更好地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分級閱讀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了空間,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同時,分級閱讀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分級選擇合適的讀物;其次,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提供有效的閱讀指導;再者,要求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考慮到學生的差異來安排教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師業務水平的提升為教學質量的提高創造了條件。
三、核心素養下小學生英語分級閱讀能力的培養建議
1.全面了解學生,貫徹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小學生分級閱讀能力的培養要考慮到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身心發展特點。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具體運算階段,學生思維由直觀形象向抽象邏輯發展,由不可逆向可逆思維發展,由自我中心向非自我中心發展,因而低年級學生在讀物的選擇上不僅要考慮到內容的簡單,還要考慮到插圖的多少、色彩的豐富性,多樣化、新奇有趣的讀物更能吸引學生,間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以廣東版小學英語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一課“Hello”為例,本課是英語學習的第一課,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故事內容并運用hello、hi、nice to meet you進行簡單的問候,能運用“What's your name?”進行簡單的對話。雖然同為三年級的學生,但學生之間的水平已經具有非常明顯的差異,有的家長比較重視孩子的英語學習,在幼兒階段已經讓孩子接受英語口語教育,到三年級,孩子英語日常對話已經發展得非常好,而有的孩子在三年級之前完全沒接觸過英語。分級閱讀能有效解決學生知識水平差異帶來的影響,給基礎較好的學生布置難度較高的英語讀物,而完全沒有接觸過英語的學生去讀重復性較高、詞匯簡單的繪本,根據學生的發展特點因材施教,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
2.注重讀物的選擇,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讀物是學生英語學習的載體,是學生內心世界和英語世界溝通的橋梁,因而讀物的選擇是分級閱讀教學不可忽視的問題。首先,在選擇讀物時要注重讀物的權威性,選擇名家譯注或經過時間沉淀的經典兒童文學作品。其次,選擇讀物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低年級學生讀物以激發學習興趣為主,要考慮到內容的有趣、新奇,滿足學生的探索欲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中年級學生讀物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更能學有所獲;高年級學生讀物要考慮到英語讀物中包含的美好品質和精神,幫助學生塑造自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年級的學生在學校剛剛接觸英語,對英語的了解有限,幫助學生克服英語學習初期的困難,建立英語學習的自信心是重中之重,因而在學生英語讀物的選擇中應選擇重復性較高、以單個單詞或簡單的句子為主的繪本,一方面通過色彩豐富的圖畫幫助學生理解英文單詞內容,符合三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英語自主學習,另一方面簡單重復的詞匯或句子有助于使學生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克服畏難情緒,幫助學生更快地進入英語學習狀態。
3.科學進行閱讀指導,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小學生英語分級閱讀離不開教師的組織和引導,需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對學生的閱讀進行科學指導,包括閱讀方法的指導,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讀、分小組互讀、接龍讀、默讀、瀏覽等多種形式,閱讀內容的交流方面,可以制作手抄報、讀書簡報、讀書漂流卡和記讀書筆記,也可以舉辦讀書分享會,還可以建立讀書角、讀書墻等,引導學生交流讀書心得,分享閱讀英文讀物的樂趣、閱讀后的總結,引導學生寫讀后感,提煉書籍中的精彩之處和內容要點等,幫助學生更好地利用英文讀物提升英語綜合能力。
4.靈活選擇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多是教師講、學生聽,一節課上學生的參與有限,違背了學生是教育主體的教育理念。分級閱讀教學運用圖片教學、拼圖教學、自由閱讀等多種教學方法,將課堂還給學生,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建設者和引導者。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思維碰撞中拓寬了學生的思維,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還能給學生提供更自由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不受限制地成長。
四、結語
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僅僅依靠課內的閱讀和學習是不夠的,發揮分級閱讀的優勢,幫助學生在課內閱讀的基礎上,發展自己的特色,促進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發展,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是當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也是發展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1]蔡雯.巧用分級閱讀,提升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J].名師在線, 2020(28):63-64.
[2]徐燕.分級閱讀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校園英語, 2020(28):134-135.
[3]竇妍.小學英語分級閱讀的探究[J].傳播力研究,2020(18):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