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保苓
摘? ?要: 打造歷史與現實交匯的“韻味杭州”,對于挖掘弘揚杭州的歷史文化、促進文化與旅游等產業的融合、提高城市競爭力、豐富杭州城市品牌的文化內涵、推動國際旅游休閑目的地建設等有重要意義。本文提出文化創意、智慧科技、韻味體驗、品質生活、國際化品牌建設等多種路徑,推動“韻味杭州”建設。
關鍵詞: “韻味杭州”? ?內涵? ?建設路徑
杭州是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創新活力之城。產業化開發利用杭州的歷史文化資源,打造歷史與現實交匯的“韻味杭州”,不僅對于挖掘弘揚杭州的歷史文化非常重要,而且對于促進文化與旅游等產業的融合、提高杭州競爭力、豐富杭州城市品牌的文化內涵、推動國際旅游休閑目的地建設,有重要意義。
一、學術研究述評
1.關于歷史文化資源的研究。
學術界關于歷史文化資源的研究,代表性成果體現在以下方面:(1)歷史文化資源的理論研究。鄭汕(1998)、鄭冬生(1997)、向志學(2006)等學者對歷史文化資源進行了概念界定、功能等方面的理論研究。(2)歷史文化資源利用的研究。學術界主要從歷史文化資源與文化產業、旅游產業的關系展開。姚偉鈞(2012)對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與文化產業開發的理論、實務與戰略進行了系統探討。王慧敏(2013)認為歷史文化資源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要素,創意資本要素的形成、文化符號價值的挖掘和意義消費的詮釋是確立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及其競爭優勢的核心支撐。歷史文化資源和旅游經濟的研究,主要有保護歷史文化資源和發展文化旅游經濟的研究,如何康源(2004)、張衛星(2007)等側重于文化事業在旅游經濟方面的外延和其產業性質,對歷史資源與文化旅游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研究。關于歷史文化資源現狀和利用的地域研究,項桂娥、陳文彬等(2011)對安徽池州市杏花村古遺址復建進行了研究。趙東(2013)等學者認為在城市化進程中,保護和傳承歷史文化資源的最佳路徑是進行產業化開發。
2.關于杭州歷史文化資源的研究。
林正秋(1987)對南宋杭州的教育、人才、市民生活等進行了全面研究。徐吉軍《南宋都城臨安》(杭州出版社,2008)闡述了南宋王朝定都臨安的經過與原因,以及宋室南遷后中原文化對臨安的影響,系統研究了都城的規劃布局、管理機構、水利設施、人口、西湖治理、商業和手工業、教育、科學技術、藝術等方面。王月清(2006)從開發南宋勾欄文化資源、打造杭州文化產業品牌的視角出發,研究了杭州南宋勾欄文化的開發與利用。
3.關于當代杭州的研究。
王薇等(2015)對城鎮化背景下杭州歷史建筑特色傳承進行了研究。陳建軍(2016)認為杭州的城市定位是國際休閑旅游中心、全球電子商務中心、全國文化創意產業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和先進制造業基地。劉嘉龍(2015)從杭州休閑產業發展的視角,研究休閑發展對城市國際形象提升的重要作用。袁海紅等(2018)對杭州文化創意產業集聚與城市建成環境場耦合性進行研究。茍尤釗等(2020)從創新生態的視角,對杭州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全球創新中心進行了探索。
二、“韻味杭州”的內涵和研究意義
1.“韻味杭州”的內涵。
“韻味杭州”是在濃厚歷史文化底蘊和城市型山水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杭州發展的重要特色,源遠流長、內涵豐富,包括杭州歷史文化獨特的魅力、優越的生態環境、商貿繁榮的吸引力、創新創業的活力、市民和諧幸福生活的影響力等諸多方面,是長期以來杭州城市發展凝練的特征之一。它精致和諧、多元靈動,人與資源、環境和諧共生,散發著生機和活力,彰顯著杭州城市的人文精神、進取精神,蘊藏著開拓創新、蓬勃發展的潛力。杭州豐厚的文化積淀和蓬勃發展的經濟活力,為打造“歷史與現實交匯的韻味杭州”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2.“韻味杭州”研究的意義。
綜觀已有的研究成果,學術界對歷史文化資源的研究和利用主要涉及歷史學、文化產業、旅游產業等領域,并取得了一些成果。雖然對杭州歷史文化資源的理論研究比較扎實,但在杭州歷史文化資源與當今韻味杭州融合發展方面,系統研究較少,在探尋利用區域歷史文化資源的現代途徑方面比較薄弱。杭州是歷史文化名城,有豐富的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稟賦,是杭州文化和城市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挖掘杭州歷史文化資源,結合當今城市定位,與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共建共享生活品質之城、國際化城市品牌建設等相結合,探討歷史與現實交匯的“韻味杭州”發展路徑和策略,對于弘揚和傳承杭州文化、豐富城市文化的內涵、打造國際旅游休閑目的地、提高杭州的城市品位有重要意義。
三、“歷史與現實交匯的韻味杭州”實現路徑
“韻味杭州”可以通過文化創意、智慧科技、韻味體驗、品質生活、國際化品牌打造等多種路徑實現。在科學保護和傳承弘揚相結合的前提下,將歷史文化資源、生態資源的保護開發利用與文化創意產業、旅游休閑產業、智慧城市建設、生活品質之城、國際化城市品牌建設有機結合,既可以保護傳承傳統文化,又可以進一步豐富城市文化的內涵,為城市品牌打造和國際旅游休閑目的地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1.以文化為靈魂,發展杭州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
國務院批復的《長三角發展規劃》中,提出杭州要改造加強傳統產業,大力發展金融、商貿、物流、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加強科技創新、組織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提高主導產業核心競爭力。杭州的文化創意產業將文化元素不斷融入國民經濟發展的各行各業,要賦予文化產業發展新動能,著力發展杭州特色的文創產業。
杭州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蘊深厚,不僅擁有豐富的物質文化遺存,還擁有一大批具有鮮明杭州地域特征和西湖文化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將杭州豐富的人文資源融入文化創意產業、旅游業發展過程中,以文化元素呈現、產業化、品牌化作為重要手段,增強原創開發能力,賦予文化遺產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保持其原有的生機和活力,彰顯“韻味杭州”特色,使其成為具有杭州特色的文化產業品牌[1](15-17)。
采用多元化開發方式,發揮品牌的經濟價值,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建立文化創新平臺,加強文化創意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信息平臺建設,建設具有杭州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實現文化產業資源配置的國際化,充分利用國際的資源,借力打力,擴大文化創意產業的國際影響力。
2.以旅游休閑為抓手,打造全域旅游休閑目的地。
杭州是中國最佳旅游城市之一,杭州旅游業在體制創新、項目建設、產業融合、公共服務、宣傳營銷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新形勢、新機遇下,以旅游休閑為抓手,打造全域旅游休閑目的地,實現全域旅游創新發展。杭州旅游休閑產業要集聚全要素資源,拓展開發環節,發展全領域產業,形成復合型、多功能的產品體系[2](48-56)。創新以全域大旅游、城市大景區為支撐的城市形象,注重城市文脈傳承、城市記憶塑造與城市有機更新、旅游產品的構造結合,深化杭州城市內涵,塑造文化與山水相互交融、市民與游客共建共享、高端產業與高品質人居相得益彰的城市形象和氣質。進一步活化資源,建設靚麗特色小鎮,深挖、延伸、融合產業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區功能,讓特色小鎮成為創業創新的重要平臺。
3.以科技為手段,建設創新智慧之城。
以科技為手段,建設創新活力的智慧之城,推進智慧杭州建設。杭州的產業結構已經形成高新科技創新發展、服務經濟高度發展的格局。阿里云城市大腦等項目,促進了城市交互理念的更新運用。推進智慧產業化,要重點發展以大數據、云計算為核心的新一代智能信息技術,推進智能信息等新技術成果的轉化、產業化及大眾化的應用,開拓新空間、實現新治理,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多便捷、高效的“韻味杭州”智慧體驗。
4.以人為本,提高韻味杭州生活品質。
以人為本,提高韻味杭州生活品質,強化韻味生活、韻味體驗,建設東方品質之城。杭州城市的人文特色在生活理念、生活內涵、生活倫理和生活環境等多方面,影響杭州人的生活品質,融入百姓生活之中。杭州精致、優雅的城市文化品位,傳承了古都文化的歷史文脈,散發著氤氳的人文底蘊,為生活和工作在這里的人們提供了高品質環境,形成了具有極大磁場力和示范性的生活美學,引領一種城市生活的新秩序——日常生活的民主化、審美化和對品質化的追求。經濟富庶、人文情懷、對生活品質的追尋是“韻味杭州”的重要體現。
與時俱進,不斷提高生活品質。由于經濟和社會發展、理念創新、技術更新、市民訴求不斷變化等,城市生活品質處于不斷變化和動態發展中,要及時根據形勢需要、百姓訴求,更新城市管理頂層設計、管理方式等內容,使城市管理舉措和國家大政方針、城市發展及市民生活訴求相適應。創新文化理念、文化內容和文化業態,突出杭州杭派文化的內涵和特色,讓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成為品質生活的常態,增強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5.以國際視野,推進韻味杭州國際化。
通過舉辦大型活動,建設國際商務會展之都和賽事之城,策劃實施一批國家高端會議和體育賽事。積極與杭州國際友好城市、全球行業協會、國際組織和機構溝通,依托浙商、杭商優勢,有計劃地舉辦國際性產業、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等一系列重大會議。
推進國際研究機構和在杭企業、研究機構的合作,培育一批國際知名的創新型領軍企業,培育一批世界知名的大企業和本土跨國公司[3](64-69)。立足傳統文化的深厚根基,針對國際上不同層次的文化需求,繼承和創新杭州獨具特色的西湖山水文化、佛教文化、運河文化、良渚文化、南宋文化,推出多元化、國際化、品質化的文化產品,推進文化交流,增強杭州文化的吸引力和輻射力,打造東方文化國際交流重要城市。
四、結語
杭州城市發展,必須把歷史文化的保護、恢復、開發和利用放在戰略高度,持續推進歷史文化名城、創新活力之城、東方品質之城和美麗中國樣本的建設,努力把杭州建設成為“獨特韻味、別樣精彩”的世界名城。
參考文獻:
[1]王真慧,張佳.杭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業發展互動探討[J].現代物業,2010(9).
[2]魏小安.杭州旅游:新城市新模式新發展[J].旅游學刊,2012(4).
[3]吳可人.提升杭州城市國際化水平分析與對策[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8(4).
基金項目:2017年杭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打造歷史和現實交匯的“韻味杭州”內涵和實現路徑研究》,課題編號:Z17YD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