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芝 古煉輝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下,衛生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存在特色不明顯、途徑較單一和內容較空泛的問題,新冠肺炎疫情為衛生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建設提出了新要求、新方向、新內容,將理論與實踐相融合、課內與課外相銜接、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校內與校外相對接,創新衛生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模式,將有效破解新冠肺炎疫情下衛生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建設難題。
關鍵詞:新冠肺炎疫情;衛生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課程思政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7.078
課程思政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隱性教育貫穿于所有課程教育的教學和實踐環節中,在日常教學中對學生實行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從而實現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創新創業教育是“創業知識、創業能力與創業素質同步發展”的教育,以健全學生創新創業人格、錘煉創業精神、提升學生創新創業綜合素質為出發點。要培養符合時代需要的創新創業人才,勢必要進行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建設。新冠肺炎疫情下,教育部致全國大學生的一封信提出,“在網絡資源平臺上自主專業學習和自我提升,做到‘停課不停學、學習不延期”,全面網上教學模式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建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了解衛生類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存在的主要問題,將新冠肺炎疫情中呈現的中國精神、中國力量,貫穿于衛生類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建設,探索衛生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新模式,既能破解新冠肺炎疫情下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難題,也能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綜合素質,為衛生類高職生創新創業打下良好基礎。
1 衛生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重理論輕實踐,特色不明顯
衛生類高職院校普遍存在重技能輕人文的現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建設重理論輕實踐,特色不明顯。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自然也要與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形成協同效應,相互補充,落實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而衛生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實踐基地建設方面較為薄弱,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多以傳統的理論教學為主,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和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協同發展內容模糊化,加之衛生類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動手能力強,對理論學習不感興趣,課程思政特色不明顯,創興創業教育課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協同發展效果不佳。
1.2 課堂教學為主,途徑較單一
衛生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建設多以課堂教學為主,途徑較單一。培養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具有高尚情操與拼搏精神的創新創業人才,“要求采取多元而開放的教學方式,將知識與實踐有效融合,以完善的考核制度為保障”,而衛生類高職院校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多以課堂學習為主,課堂小組活動、學生撰寫商業計劃書、課堂商業路演的方式作為課程作業和考核,學生在課堂上習得的創業要具備的程序、條件和綜合能力未經實踐檢驗,過于理想化,在實際創業時就會發現課堂上的案例和理論可能起不了什么作用,產生創業挫敗感,導致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教學效果不佳,創新創業課程思政建設差強人意。在“課程思政”理念指導下,拓寬衛生類高職創新創業課程思政建設途徑依然任重而道遠。
1.3 大思政為基礎,內容較空泛
衛生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以大思政內容為主,單調空泛。目前,“高職院校課程思政的概念界定不夠清晰”,衛生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建設多以大思政德育內容為主,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育人的界限不明晰,未能體現衛生類高職院校特色,也不能做到以生為本,針對衛生類高職生特點,激發衛生類高職生的興趣,真正做到為衛生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服務。衛生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內容多按一個套路走,基本都是在企業家精神、創新思維、團隊建設、產品研發、市場營銷、商業計劃書、商業路演等過程的理論學習中,泛泛地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統一壓縮給學生,學生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學習中獲得感不高,也未能較好地在學習創新創業知識的同時,培養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將自身發展統籌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中。
2 新冠肺炎疫情:衛生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的時代背景
2.1 新冠肺炎疫情為衛生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提出了新要求
進行衛生類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建設,培養具備企業家精神,有頑強毅力、良好的心理調適能力的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是打贏新冠肺炎疫情攻堅戰的必然要求。在疫情特殊環境下,高校創新創業課程教學云端化,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基本停滯,學生面臨著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生活和學習受到巨大影響,進行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建設,讓學生學會如何在艱難環境下,克服困難,調適自己,不畏艱難,迎難而上,主動將所學專業知識用于疫情防控,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在困境中提升專業素養,實現自我價值,提高社會責任感,將極大助力于衛生類高職院校培養具有堅強意志、仁心仁愛、有社會擔當和責任意識的創新創業人才,同時也有利于減弱疫情形勢對創新創業教育育人過程全覆蓋的影響。
2.2 新冠肺炎疫情為衛生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指出了新方向
新冠肺炎疫情下涌現出的各行各業人們以家國為大的典型事跡,為衛生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建設指出了新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在給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的回信中說:“希望你們立足于中國大地去了解國情民情,在創新創業中提升智慧才能,在刻苦奮斗中磨煉意志品格,在億萬人民中國夢的奮斗中踐行人生價值。”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下,為國家公共衛生安全領域培養擁有正確的擇業觀、創業觀,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奮斗、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醫護人才,是衛生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思政建設的基本任務。疫情形勢下,將典型事跡中凝練的創新創業精神貫穿于衛生類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進行衛生類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建設,是培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堅強的意志、服務社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醫護人才的必然要求。
2.3 新冠肺炎疫情為衛生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提供了新內容
新冠肺炎疫情中呈現的家國為大的社會責任感,團結協作、守望互助的民族精神,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堅強意志等思政元素,為衛生類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了新內容。衛生類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以健全學生創新創業人格、提升學生創新創業綜合素質為出發點,新冠肺炎疫情下,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為國為民、大義凜然、掛帥出征,無數白衣戰士義無反顧、英勇無畏、逆行而上,無數普通人無私奉獻、團結協作、眾志成城,堅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中國精神、中國力量。疫情中全國人民展現出的這種社會責任心、愛國主義精神和不屈意志,不僅為衛生類高職生秉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提供了榜樣示范,也深化了疫情防控下衛生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建設內容。
3 新冠肺炎疫情下衛生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新模式
3.1 理論與實踐相融合,構筑課程思政“同心圓”
理論與實踐相融合,將創新創業精神貫穿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始終,構筑課程思政“同心圓”,增強新冠肺炎疫情下衛生類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實效性。在新冠肺炎疫情這場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的形勢下,無數仁人志士前往疫情一線,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將這些實踐中的鮮活的課程思政元素融入衛生類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再以創新創業精神引導實踐,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為學生構筑起‘同心圓,讓他們感受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來自實踐,能夠指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讓學生在困境中自覺發揮專業優勢,將理論學習與當前現實情況相融合,結合政策優勢,利用“互聯網+”優勢,結合所學創新創業理論知識,克服當前疫情下創新創業環境困難,選擇合適的創新創業項目,在便利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下人們的日常生活的同時,感悟創業的艱難、曲折,提升自控力、心理調適能力、抗挫折能力,在實踐中提升理論素養,在理論指導下深化實踐,助力于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這場突發的公共衛生領域的攻堅戰。
3.2 課內與課外相銜接,搭建課程思政“立交橋”
課內與課外相銜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搭建課程思政“立交橋”,創設新冠肺炎疫情下衛生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良好環境。新冠肺炎疫情下,網絡學習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將課內小課堂和課外大課堂相銜接,創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良好環境迫在眉睫。
首先,通過QQ、微信、微博、公眾號、貼吧等渠道,將社團活動、創新創業講座、創新創業知識等與創新創業教育第一課堂云端銜接,提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的趣味性。
其次,通過創新創業網絡模擬平臺,彌補疫情形勢下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不足的缺憾,讓學生通過創新創業網絡模擬平臺了解自身的創新創業素質,將線上課堂學習與課外實踐模擬鍛煉相銜接,激發創新創業積極性,提升創新創業信心,全面提升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的認識。
再次,通過將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以及“挑戰杯”“互聯網+”等創新創業大賽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專創融合,創賽互助,搭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立交橋”。
3.3 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建設課程思政“快車道”
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建設課程思政“快車道”,利用“互聯網+”優勢拓寬新冠肺炎疫情下衛生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路徑。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創新創業帶來源源不斷的商機,網約護士、春雨醫生都是“互聯網+”背景下興起的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創新創業案例。“互聯網+”背景下,網上創業成本相對較少,風險相對好把控,利于學生在創新創業的過程中提升綜合素質,提升疫情形勢下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效果。在當前形勢下,衛生類高職院校可以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巧妙利用“互聯網+”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的便利,結合專業特點、政策優勢、線下實際情況,從事網上創業這種低門檻,投入成本相對較低,風險相對較小的創業方式。引導學生進行“互聯網+”自主創業,將線上與線下相結合,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綜合素質,也有助于推動衛生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快速發展。
3.4 校內與校外相對接,砌起課程思政“承重墻”
校內與校外相對接,整合云端校內外優秀課程團隊資源、校企合作資源,鼓勵學生跨省團隊建設,砌起課程思政“承重墻”,提高新冠肺炎疫情下衛生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質量。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下,各中、小、微企業受到較大沖擊,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實踐教學受到重大影響,職教云、騰訊課堂、釘釘等平臺成為開展教學的主要渠道,以保證疫情期間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云教學”的模式為全國各地的創新創業教師實現線上合作提供了巨大便利,也為全國各地的大學生突破省際邊界,進行云端合作提供了有利條件。利用好疫情形勢下的優質課程團隊資源和跨省團隊建設便利條件,整合校內與校外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資源、校企合作資源,針對學生的心理狀態,調整教學規劃,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加強對互動環節的設計,激發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學習興趣,提高網上教學質量,將極大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將在校所學創新創業理論知識運用于校外創新創業實踐中,在社會實踐中提升創新創業綜合素質,從而提升衛生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思政質量,砌起課程思政“承重墻”。
參考文獻
[1]馬俊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協同育人研究[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8:150.
[2]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1).
[3]李金.“課程思政”理念下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路徑[J].中國民族報,2020,(06):1-2.
[4]姚高翔,李春萌.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的隱憂與應對策略[J].高教論壇,2018,(11):7-9.
[5]陳寶生.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N].人民日報,2019-04-23(09).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衛生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發展研究”(GDJG2019320),廣東省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2017年一般課題“衛生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發展研究”(GDGZ17Y008),廣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關于2020年度課程思政示范課程項目“‘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00112)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夏小芝(1988-),女,漢族,河南洛陽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創業教育;古煉輝(1988-),女,漢族,廣東梅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創業教育(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