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睿
【摘? ? 要】隨著教育的改革,要求教師在課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高中生物的學習在拓展學生思維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生物學涵蓋知識范圍廣,對物種起源進行研究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在生物這一學科上,教師要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讓學生對生物保持積極學習的興趣,為對生物學未知領域進行研究奠定基礎。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1?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2-0066-02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re Quality in Biology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The 13th Middle School, Hami Ci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China) TU Rui
【Abstract】With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teachers are required to cultivate the core literacy of students in the curriculum. The study of biology in high schoo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xpanding students' thinking. Biology covers a wide range of knowledge. Research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can broaden students' horizons. In the subject of biology, teachers should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cultivate students' core literacy, allow students to maintain an active learning interest in biology,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research in unknown areas of biology.
【Keywords】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Core literacy;Teaching strategy
一、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意義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順應發展的創新教育理念,強調教師要注重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進行教育改革。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核心素養目標,在教學中對傳統應試教育進行創新,通過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引導學生進行形成自主思維,主動思考問題,養成良好的學習思維習慣,在深入學習中了解相關的生物知識,掌握物種起源的相關知識,對世界萬物有著基本的認知。
二、目前高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
在生物教學中,高中學生的教學需要遵循靈活原則,若教師一味地采用“灌輸式”教學,將導致學生只能片面地學習到教師板書的內容,無法深入分析生物公式的規律,不利于學生自主思維發展。在核心素養背景下,課堂教育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實行者,為國家未來發展培育高素質的人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立足于學生對知識的接納程度,及時關注學生的理解思路,在學生遇到學習瓶頸期時,及時進行有效引導。通過核心素養的導向要求,制定合理且符合學生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促使學生以更好的姿態迎接高考。
(二)忽略學生個性發展
核心素養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這時候的學生,是荷爾蒙分泌正盛的時期,教師的教學方法若未能做到與時俱進,則很容易阻礙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打擊學生對生活和學習的積極性。高中生物中對青春期的教育會有所涉及,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時,要讓學生正視青春期出現的各種問題,尊重學生在青春期成長的差異性,以客觀公正的態度進行教育,引導學生思維健康發展,在學習道路上加以指點,在人生道路上適當引導,讓學生能夠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實現核心素養下的生物教學的真正意義。
三、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利用先進的多媒體進行教學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多媒體也逐漸步入學生的課堂,很多高校已經廣泛建設了多媒體教室。在講解高中生物知識的時候,有的知識點會比較抽象化,我們實際生活中也很難接觸到,難免會出現學生理解不到位的情況。為此,教師可以適當地利用多媒體教學,帶領學生去多媒體教室聽課,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分屏解析抽象的生物知識點。生物學的起源發展跨度大,多媒體可以將全部資料進行有效集合,從最基本的細胞生物到現在的微生物研究,信息技術可以把生物分子反應式從抽象化的課本知識變為形象圖畫,讓學生更直觀地用肉眼觀察分析分子反應的規律。
比如在教學“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時,其中說到細胞呼吸時,需要在有氧的條件下進行,極個別的細胞在無氧環境也可以呼吸。在有氧條件下的細胞呼吸,有機物氧化分解成無機物,釋放能量,構建的模型是根據:“有機物+O2--CO2+H2O+能量”這樣的公式來反應的。多媒體技術可以模擬細胞呼吸的具體實驗過程,讓學生能夠細致地觀察到細胞在有氧呼吸時,是如何進行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釋放能量的。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很多知識光靠教師口頭講解,學生可能難以在短時間內理解和消化知識。而教師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將能夠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生物知識,并深入分析和掌握知識,有利于學生邏輯思維的形成,更加高效地掌握重點難點知識。因此,教師的教學觀念要順應時代的發展,這樣才能打造高中生物高效課堂。
(二)開明教學,打破封建
在高中生物染色體的課程中,教師針對“染色體的分裂規律,DNA分子數目的變化”這一個專業知識點,要從方方面面來深入分析染色體的有絲分裂和無絲分裂,以及DNA的遺傳變異的相關知識。人的染色體是由男女基因組合的,在精卵結合之后,通過將親代細胞的染色體復制,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受精卵才能保持生物的親代和子代之間的遺傳性狀的穩定性,生出來的孩子就會遺傳父母的一些特征。但是學生在學到這個課程的時候,可能對染色體和DNA了解并不多,最多的疑問是:“染色體和DNA如何變化,才能決定男女基因的,生男生女是不是只能怪女人?”這時,教師應該向學生強調,在生物學中,這樣的問題會有詳細的解析說明,生男生女不是女人決定的,而是由基因決定的,教師還可借此機會順便向學生科普“兩性知識”。教師在教學中,加深學生對人類自身的認識,將生命科學的基本知識通過健康的方式傳遞給學生,能夠讓學生對青春期的男女發育差異有正確的認識,用良好的心態去看待。教師可以一次以此方式,在生物教學中加以核心素養的先進思想,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糾正學生的錯誤思想,引導學生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生命。
(三)變難學為巧學,變低效率學習為高效率學習
高中生物學知識比較抽象,難于理解記憶,因此教師要給予學生量身定制的記憶方法,從而幫助學生消除記憶障礙。
1.形象記憶
形象記憶。譬如:“尖括號”效應在高中生物課程中有三例:第一,著絲粒一分為二,昔日形影不離的姐妹染色單體被紡錘絲拉向兩極時,所展示的“戀戀不舍”。第二,生物膜上的磷脂雙分子層,其尾部親脂端手牽手共同組建親脂小家庭。第三,興奮的傳遞方向的確定,突觸的半尖括號與興奮傳遞方向箭頭的半個尖括號配成一個尖括號。
2.體驗記憶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課本的一些活動探究中有一些模型制作,教師可以特地安排一節課,帶領學生進行動手操作、模型制作。在制作過程中,教師可以講解一些相關知識點,既能幫助學生內化課本知識,又能使學生的聯想、發散性思維的能力得以提升。例如,“減數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孟德爾的兩大定律模擬實驗”以及“DNA分子模型”的搭建,課堂內,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模型圖,學習抽象的理論知識;課堂外,教師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小組演示實驗,通過課堂內分享學生自制的模型和演示模擬實驗,共同探索其中的奧妙。
3.理解記憶
理解記憶,是最基本的記憶方法,它提倡的是“先懂后記”。因為只有理解了才掌握得準確,記得牢固。譬如:要攻克綜合性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氧元素的來龍去脈的題目,教師應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對知識進行梳理,從而引導學生了解具體研究過程以及對應的研究方法,進而鼓勵學生確定放射性檢測的對象、可能結果以及相關依據,最終建立屬于學生自己的邏輯思維。又如,教學“興奮的傳導”的原理,教師應引導學生理解“極化、去極化、反極化、復極化”這些專業術語之間的關系,進而聚焦“Na+”和“K+”在細胞內外的分布狀況以探索電荷分布發生改變的原因,最后,定論為“去極化——‘Na+內流——內正,內正則意味著外負,內正外負為反極化,對應動作電位,反之,復極化——‘K+外流——外正,外正則意味著內負,外正內負為極化,對應靜息電位”。再結合填詞游戲串聯一系列生澀的專業術語。通過這一途徑,學生只需要記住一半的知識點即可推理另一半的內容,真正實現了教學效果的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趙芳.高中生物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與評價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2).
[2]朱東升.高中生物教學中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設計研究[J].文存閱刊,2018(10).
[3]劉晶.淺談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少年,2018(04).
[4]王顏鋒.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教學模式探究[J].高考,2021(02).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