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飛
摘 要:初中和高中的數學教學要求跨度較大,很多學生在進入高中時會產生不適應數學學習節奏的問題。而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下,高中數學教師要改變過去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注重用挖掘學生潛能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適應能力,使學生擺脫不適感,形成積極的數學學習心態。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當根據教學的實際需求,對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的有效方法進行科學的探索,提出有價值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初高中;數學教學;教學銜接;問題探索
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頭難,對于高中數學教學,如何讓學生在高一順利地進入到高中數學學習狀態中來,是每一個高中數學教師所必須思考的問題,因此,實現初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銜接是十分重要的。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響應新課程改革的教育思想,正確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采取可以激發出學生學習潛能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逐漸調整好學習狀態,使學生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成為學習上的主人。
一、審視教師定位,強化師生互動
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下,教學發生的最大變化之一就是師生關系的轉變,在過去,教師經常占據著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課堂上是被動的,只需要仔細聽教師的講解即可,而在新課改中,學生成為了課堂上的主人,教師要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使學生利用自己的觀察、質疑、探索和歸納來構建出知識,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這一關系的轉變也給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帶來了幫助。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新審視自己的定位,采取學生自主、合作的教學策略,構建互動性的課堂,讓學生充分地投入到數學知識的搭建中來,獲得數學學習的成就感,從而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更快地把握好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的節奏。高中數學教師要不斷地探究新課程改革下教師的定位要求,調整好自己的狀態,盡量地貼近學生的心理和認識,深入分析學生的行為舉止,從而有的放矢地展開教學,讓學生輕松地接受數學知識,形成良好的數學教學氛圍。
二、找到初高中緊密銜接的知識點
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可以作為學生高中所學知識的基礎,很多的高中數學教學內容都是對初中數學知識點的延伸和擴展,因此為了使學生可以順利地掌握高中數學教學知識,教師應當對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內容有充分的了解,找到與初高中密切銜接的知識點,結合學生在初中的學習情況來進行延伸和擴展教學,使新的數學知識可以融入到學生原有的知識框架中去,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拉近學生和數學之間的距離。
例如,學生在初中階段會學習平面幾何相關的知識,在高中則會學習立體幾何方面的知識,在初中會學習用度數表示的角,在高中則會學習用弧度制表示的角,等等。教師要仔細探究數學課程標準大綱,對教材進行全面認真的梳理,了解中學數學教學體系,為學生在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鋪橋搭路,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效率。
三、優化教學設計,豐富學生情感體驗
教學是一種藝術,精彩而合理的教學設計可以讓學生全身心地沉浸在這場藝術盛宴中,自然而然地獲取到知識。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優化教學設計是實現初高中數學教學順利銜接的好方法,對于提高整個高中數學教學的質量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要從課堂導入、教材運用、信息技術資源開發和使用等角度來實現教學設計的優化,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
例如,針對課堂導入。引人入勝的課堂導入可以喚醒學生的學習狀態,吸引學生對數學問題的關注,為課堂教學的順利展開奠定好基礎。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來展開課堂導入,使學生可以順著自己的思路進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來。在講解二次函數的知識時,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學習了相關的知識了,教師就可以在課堂導入環節引入二次函數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回憶二次函數的概念,激發出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可以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了解將要深入學習的知識;再比如,在教材的使用上。教材是學生獲取數學知識的主要來源,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將文字和圖畫交叉使用,用來豐富教學的形式,輔助學生的知識構建。另外,在應用教材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考慮到邏輯上的順序和教學目標,還要充分地考慮到班上學生的實際認知特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來適當調整教材的應用順序,從而使教材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所服務,提升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體驗感。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要做好初高中教學的有效銜接,讓學生順利地融入到高中數學教學環境中來,學生就一定可以在數學方面獲得提高。因此,身為教師,我們要對學生和數學課程有充分的了解,制定詳細、合理的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計劃,最大限度地激發出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潛能,使學生可以學會自主地構建出數學知識,實現智力、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全面提升,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魏啟萌. 高一教師解決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問題的案例分析[D].天津師范大學,2014.
[2]黃鴻櫻. 基于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的中考命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
(四川省平昌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