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蘭
摘 要:課堂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信息、提升能力素養的最主要渠道。要是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和空間里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和進步,必須十分重視效率問題。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數學和形成數學核心素養的關鍵階段,這一時期的數學學習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的長遠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數學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就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現狀而言,由于部分教師對于新課程理念的認知不夠清晰,仍以灌輸的方式組織和開展教學活動,這便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提不起興趣,嚴重阻礙了學生的自由發展,這無論是對于學生數學成績的提升,抑或是核心素養的培養都將產生極為不利的消極影響。針對這一情況,筆者就從自身教學實踐與經驗出發,從生活元素的融入、直觀手段的運用以及合作探究的開展三方面著手,對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這一問題談些看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生活;直觀;合作探究
數學是一門極具抽象性和邏輯性的學科,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要求較高,但是受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強調課本內容的灌輸,極大地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興趣、思維能力、核心素養的培養,這便使得數學教學陷入了低效化的邊緣,教學成效自然甚微。為從根本上扭轉這一局面,作為小學數學教師的我們應當深諳新課改精神,認真鉆研教材,將課堂教學的重心由“以師為本”轉向“以生為本”,在注重知識教學的同時,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及教學手段的創新予以充分的關注和重視,不斷探求更多更為有效的教學途徑與方法,以切實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使學生獲得更大限度的發展和進步。
一、融入生活元素,激活課堂活力
從本質上來說,數學是人們從日常生活中提取出來的一門學科,旨在幫助人們解決生活中面臨的一些實際問題,生活中自然也蘊含著大量且豐富的數學知識。而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潛藏的教學資源,并將其適時融入課堂導入環節的設計之中,以激活課堂教學活力,喚醒學生的生活體驗,從而為學生的后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教學“折線統計圖”一節之初,我向學生問道:“最近人們都在關心城市的空氣質量。空氣質量的好壞,其實與PM2.5有關,你對PM2.5有哪些了解?”在學生自由交流后,我利用課件出示了一幅條形統計圖,并對學生說道:“課前,老師搜集并整理了我們城市過去一個星期的PM2.5數據,并繪制了一幅條形統計圖。你從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在學生簡單回答后,我引出了新課:“如果要進一步反映PM2.5含量的變化情況,除了用條形統計圖繪制,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如此,通過將生活元素融入導入環節的設計之中,既喚醒了學生的生活體驗,又引發了學生的主動思考,有利于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
二、運用直觀手段,化解教學難點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利用現代教育手段輔助學科教學變得越來越普遍。若能將二者有機融合,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熱情,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善于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手段,將抽象、艱澀的數學知識以一種更加直觀化的形式呈現出來,以此來化解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圖形的運動(三)”這節主要包括圖形的旋轉、圖形的運動和欣賞與設計三部分內容,對學生直觀想象思維的能力要求較高,學生理解和學習起來具有一定的困難。于是,在課堂上,我先是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觀察鐘表的表針,認識實物怎樣按照順時針和逆時針反方向旋轉,進而明確旋轉的含義。之后,我在多媒體手段的輔助下,直觀呈現了許多旋轉現象,讓學生根據不同的運動現象探索并發現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通過將多媒體技術與數學教學有機融合,不僅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體驗,而且還進一步降低了學生的理解難度,優化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三、開展合作探究,落實學生主體
新課改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的價值和作用則體現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上。為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優化數學課堂結構,作為小學數學教師的我們應當從根本上轉變教與學的方式,一切以學生發展為本,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切實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以充分落實學生主體,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一知識點的教學為例,我先是利用課件創設了情境,引導學生看圖查找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將求玻璃面積的問題轉化成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問題。之后,我引導學生回顧了長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然后讓學生就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求法進行猜想。接下來,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探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如此,通過開展合作探究活動,不僅從根本上轉變了教與學之間的關系,充分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還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探索熱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合作意識。
總而言之,為了從根本上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一方面要具備創新思維,摒棄與當前新課程改革不相適應的思想觀念,采取順應潮流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另一方面要切實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發展空間,以便為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奠定堅實的基礎,這是課堂教學效率得以有效提升的兩大關鍵。
參考文獻:
[1]閆少駟.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13):118+120.
[2]孔祥濤.講究教學技巧 提高教學效率[J].赤子(上中旬),2015(08):180.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龍州鎮城南新區小學)